开车时的“第三只眼”

  安全有效,是后视镜改造史中始终环绕的核心。

  对于驾驶员来说,汽车后视镜好比他们的“第三只眼睛”。传统汽车上,内外后视镜是“标配”,驾驶员通过它们来看清汽车后方、侧方、下方及车内情况。然而,恶劣天气、后座遮挡随时都可能让这只“眼睛”失明。

  为了让这“第三只眼”更加灵光,在不久前的日内瓦车展上,日产公司发布了一款智能内后视镜。它将智能液晶显示屏与传统镜面后视镜完美结合,可以随时在不同模式间自由切换。凭借这款新产品,日产公司希望让驾驶员可以更轻松地掌握车外情况,减少后视镜“失明”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

  这款智能后视镜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安装在车背后顶部的130万像素窄角相机和嵌在内后视镜框内宽高比为1:4的液晶显示屏。

  从外观上看,智能内后视镜和传统后视镜没有太大差别。然而,在行车过程中,如果恰逢雨雪天气或遭遇强光,利用镜面后视镜难以看清外部环境时,驾驶员只需轻轻拨动隐藏于内后视镜后方的小开关,就能将后视镜从传统镜面模式流畅切换到LED镜面模式,整个过程只需1-2秒的时间。

  当然,倘若后排乘客或其他障碍物阻挡了视野,驾驶员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其“一键隐身”。

  一旦后视镜转入LED镜面模式,车背后的窄角相机便会将实时捕捉到的动态图像传输到内后视镜的液晶显示屏上。为确保摄像头传递信息的丰富度和完整性,设计方在其图像处理功能上也颇费了些功夫,使得它能够降低后方汽车刺眼的大灯眩光以及日出日落时直射的强光。

  此外,这面智能后视镜还是个贴心的“随车安全助手”,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些紧急安全提示,比如偏离车道的警告和紧急刹车等。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搭载了这款新型智能后视镜的部分日产车型,还能根据特定情况在窄角相机和原车型配有的全景摄像头之间进行切换,协调工作。譬如,低速停车时,智能后视镜的显示内容能够切换到由全景摄像头拍摄的全景环视图像(此前都是出现在中控面板)。当停车地较为狭窄时,透过智能后视镜,驾驶员可以看清从车前到车后的180度视野,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危险。

  作为行车安全辅助系统的典型,后视镜从1914年诞生至今,足足历经了百年。在汽车发展历程中,看似不起眼但关乎安全的后视镜其实也尝试了各种“微创新”:从最原始的普通镜片后视镜,到普通防眩光镜片、电子防眩光镜片,再到可以防积雾积水的电加热镜片,以及能够灵活调整位置的电动后视镜、倒车自动下滑后视镜……安全有效,是后视镜改造史中始终环绕的核心。

  “智能后视镜满足了用户对后视窗更广视域以及更清晰视野的需求。这一点给新车型的设计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新思路。”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安迪.帕尔默表示。据悉,智能后视镜将被首先应用于ZEODRC赛车,这款赛车将参加今年的勒芒24小时拉力赛。从2015年起,日产计划将智能后视镜推向全球市场,陆续为车主提供装配服务。

  文/本刊记者 黄燕仪、宋一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