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牛人逛牛圈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牛人,牛,牛肉,法国
  • 发布时间:2014-05-06 08:59

  在去参观大兴基地之前,赵同学先给我们普及牛肉基本知识:“一头牛,要想卖出好价格,最主要看最好的部位能不能卖出高价:上脑、眼肉、里脊、外脊等部位质地好,就能卖上好价格。西餐厅里提供的高档牛排,就是眼肉、外脊等部位。其他部位的肉一般差价不是很大。要形成这些部位的绝佳口感,跟牛的品种、饲料、饲养方法都有很大关系。”

  赵禹臣,1991年生,中国农业大学2009级本科生,2013年保送肉牛中心研究生,导师为孟庆翔教授。

  法国的品种肉牛饲养基本上12个月能够长到500公斤左右,不是说法国人给牛用了激素什么的,而是他们的饲养方法非常先进,能够让肉牛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不断提高。

  跟着赵禹臣一起参观中法肉牛中心位于大兴的饲养基地的过程,就是见识一个有知识的牧牛人如何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过程。品质高的肉牛如何养成,与喂养的方式有极大关系。

  在看牛之前,赵禹臣同学带我们先见识的是基地的粮草储备——青贮。“去年本来要跟当地农民收大量的秸秆的,结果因为价格没谈好,没收成。只好到牧区买羊草,但是羊草价格贵,没办法大量储备,所以也限制了今年养牛的数量。”

  正当我们对堆积如山的羊草叹为观止时,赵禹臣同学却提醒要注意细节:“羊草的质量也有高低,叶子多的羊草营养高,因为植物的营养大部分储存在叶子里。还有怎么加工饲料也很重要。”这时他随便翻看了一下地上已经切割好的饲料,说:“秸秆也好,羊草也好,牛的胃最适宜的消化长度是1~2厘米左右,这些都有些太长了。加工饲料有传统的切割方法,但是现在有一种非常先进的汽爆法,是我们肉牛中心最先应用于肉牛产业的,这种技术能在瞬间把草料打成丝状,将植物内部的细胞壁打开,更有利于牛吸收营养。”

  这时映入眼帘的是躺卧在牛栏里的成群的黄色的牛,这就是品种优良的利木赞牛。赵禹臣指了最大的一头牛,“你看这头,后躯发达,脊背平直,整个体型呈四方形,这就是利木赞肉牛的特点:肌肉发达、脂肪少而肉质却非常鲜嫩。”

  光顾着称赞这头身形高大毛色发亮的利木赞牛,对身边成排正在吃料草的小牛没怎么太注意,赵禹臣却停下来说:“最近这几头小牛的毛色不太好啊。”他抓起一把料草看了一下,说:“精料少了,秸秆的长度也太长了。”

  就这样,我们一路看过黄色的利木赞牛,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白色的夏洛来牛,有一头美瞳牛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为什么这头牛的眼睛如此漂亮?“这应该是法国的欧伯莱克牛的冻精与利木赞牛交配的,欧伯莱克牛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睛非常美。”赵禹臣同学说。

  逛牛圈的时候,不时见到工人喂草,工人们和赵禹臣已经相当熟悉,跟他聊着饲养上的新进展,哪些牛正准备交配啦,哪些牛怀孕啦,哪些牛已经生了小牛啦,赵禹臣笑着听,然后友善地提醒工人:“刚才我看到4号棚有一头牛拉稀了,可能吃的料草有些不对,你们待会儿去看下吧。”

  逛完牛圈,接着逛实验室,从牛圈到实验室大概一公里路,赵禹臣和肉牛中心的同学们有时候在这里做实验,一呆就是半个月。赵禹臣带着我们楼上楼下地介绍,“其实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牛的胃展开的,要想生产高品质肉牛,就要让牛的胃消化和吸收更多营养。”他指着一排研究牛的饲料瘤胃发酵模拟机器说,“这些都是孟老师根据国外先进的研究资料在国内自己定制生产的设备,如果全部用进口机器的话,实在太贵了。”

  等两三层的实验室全部逛下来,我们深刻体会要养一头好牛绝非易事。赵禹臣同学也感慨,现在国内饲养肉牛的企业,从肉牛品种、饲养技术、疫病防治和生产管理上,有太多欠缺,而真正热爱养牛事业的人太少。“有时候真想自己动手干一场,但是现在时机还没到,我的积累还不够,等读完博士回来吧!哈哈!”

  文并图/之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