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好性格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读研,研究生,导师,教授
  • 发布时间:2014-05-06 13:43

  导师喜欢的研究生,毋庸置疑,都是既会为人处事、又能干活的研究生。然而要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研究生毕竟还是学生,都还年轻,且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的成长环境。带了近10年的研究生,什么样的学生我都遇见过,性格怪异、固执、豁达、开朗的;工作态度上负责、拖沓、敷衍的;能力超强、能力有限的等等。

  彭真明,2001年获成都理工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频图像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等。负责和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迄今为止,已指导硕、博士研究生80余人。

  屈指算来,我已有近50位同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奋斗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各条战线上。现在要我说,我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还真不好说。要说什么样的学生最后能成功,也不好说,因为他们都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奋斗着。但不管怎样,这些性格各异的同学为我以后如何指导学生,让其成为社会满意的个体,提供了实战经验。

  难得较真人

  当今,很多本科生读研的动机很现实,很多就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注意力集中在学校牌子、导师名气、专业优势上,而不管是否学到真本事。如果以这样的动机考研,势必对真正的科研不感兴趣,而是以混文凭为目的。那么不管学生如何智商高,到头来还是以3年能混过关为目的,不可能为乏味的数学公式、枯燥的实验及繁琐的科研事务付出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那些想法简单,以乏味的科研训练、繁琐的数据处理、以及科研任务完成为乐趣的学生(并不是直接冲击毕业证/学位证),反而无形中会得到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2006年,我到现在这个学院时间还不长,给本科生上课少,而且也还是一个副教授,没有几个学生认识我。每年的10~11月是学院推免生联系导师的时候,当时有2个学生找到了我。最开始他们(之前一共是3人)都是冲着学院另一个搞硬件设计的老教师去的,因为一般男孩子都喜欢动手,设计电路板等。但那位老师每届只能接纳一个推免生,就把这2个学生介绍到了我这里。

  对于推免生,老师们一般都还是乐于接纳的,经过大致的面谈和交流,我选定了一个言语不是很多、但感觉很踏实的学生。我告诉他,实验室目前没有硬件课题,主要是做信号处理方法及软件方面的事情。随后,他作为推免生直接进入了我的实验室,开始从本科毕业设计做起,做的还是跟光电专业毫无关系的地震信号处理。半年时间的毕业设计,他课题完成得很好,论文答辩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后来在研究生期间,他继续在地震信号处理与软件开发方面做相关课题,不知不觉中一干就是4年,不知不觉他真正喜欢上了这行当,最后产生了想在油气勘探行业就业的念头。不过,那几年石油行业不好进人,还是没能如其所愿。最终,他以几年来积累的科研工作经验和扎实的软件设计能力和优势,顺利进入了成都某著名的IT研究所,从事通信领域的研发工作,现在工作做得得心应手,表现很出色。

  在我指导的研究生中,还有一位印象深刻的学生。该生在第一学年的课堂学习期间,就已表现出与人不一样的特质。任课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他会当成一篇小论文来写,完了还会主动通过邮件发给我,与我深入讨论,而不是像有些同学那样,作业都敷衍了事。对一些实践性作业,比如需要编程实现某种算法,他会在对算法的深入理解后,自己动手编写代码,而不是像有些学生随便在网上下些代码交差。研二进入实验室后的选题阶段,一般同学多从自身考虑,比如课题相对容易完成,课题方向有利于找工作等方面找题目,这位同学却毫不犹豫选择了一个相对很难的课题,从开始对方向的不熟悉,到每天查阅、阅读大量的文献。只要我在办公室,他必然天天来到我办公室,拿着记下的一大推问题与我讨论,有时甚至是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然后会在打印的英文文献上密密麻麻添加注释,画上无数的注释和标记,有时还会主动向外学院或外校的高年级博士生、硕士生寻求帮助。

  我知道,他为了完成任务,在算法实现、优化以及最后的工程应用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在有些人想来,一个算法对他本人其实没有什么帮助,跟找工作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但他很较真,他就是凭着一种兴趣和责任来钻研问题,做到刨根问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顺利完成了代码移植、结果测试等任务。不仅如此,作为一名硕士生,他也善于总结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和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1篇为EI检索,一篇为SCI源刊。他还曾告诉我,他的人生理想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老师,不管是中学老师或大学教师(据最近消息,他如愿以偿了),而不是少数人一味追求的快速致富的工作。

  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是个江苏女孩,很聪明,带点男孩性格。我知道她是想做图像处理方向才拜我为师,来到我实验室的。但是,她最后却选择了难度很大的地震全波形反演(FWI),而且做得非常不错,进展顺利。每次汇报时,她的PPT总是出其不意,给人惊喜。这点在她做本科毕业设计时我就已经发现了,而且还多次将它们作为范本,演示给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观摩学习。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她那儿已经得到体现。

  因为不喜欢本科的光电专业,2008年底联系推免导师时,她找到了我,吸引她的可能是因为实验室招生的专业是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是信号与图像处理应用。大四期间,她在我实验室主要做有关人脸检测识别方面的毕业设计课题。因为喜欢,做得很认真,很努力,结果毕业设计完成得很好,论文也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

  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开题时,实验室新接了一个研究课题,需要她们这届的研究生进入,且方向有点偏、难度也大,也是有关油气勘探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方面的,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我知道,她本人心里肯定也在犯嘀咕,不大愿意。因为她是冲着图像处理方向才来到我实验室的,可现在选方向临时有了冲突,没法做她所喜欢的方向上的课题。后来她经过考虑,从实验室的大局着想,决定选择这个难度很大的课题方向。虽然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刚刚起步,可参考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但经过近两年多的研究,她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毕业论文以全优通过答辩。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她不仅理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程序设计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最后,落实的工作城市和单位都很满意。我也相信,她在未来工作中,一定会快速成长。

  目前,我实验室每年招收的硕、博士生中,近一半为女生,这在工科院校中是少见的。这些娘子军们,在实验室科研工作中发挥了积极和示范作用。女研究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科研主力军。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女生的科研优势:第一,认知方式上,阅读能力强,注意力集中、稳定,从书本、课堂获取知识的能力强;第二,记忆方式上,机械记忆能力明显优于男性;第三,思维方式上,情感细腻,善于形象思维,言语表达流畅,工作汇报能力强;第四,发掘问题能力方面,观察力极强,能发现男生经常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能发掘一些问题的闪光点;第五、其他方面,如不会痴迷电游,不熬夜,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服从指挥,好管理,除非遇到少数极品女生。

  二本不挑三拣四

  实验室的另一位女生,本科毕业于一个普通二本院校,是调剂到我实验室读研的。第一次进行课题进展汇报时,我就感觉到她缺乏自信,而且对如何选题和方向也缺乏明确目标,专业基础不是很好。后来,我为她指定了一个课题方向。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的踏实、勤奋和刻苦钻研精神有目共睹。几乎每次晚上或周末我去实验室时,呆在实验室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中,必定有她的身影。从查阅资料、方法理论研究到编程实现,她付出了大量时间。接下来她所负责和承担的课题进展十分顺利,解决了课题中的许多难点问题。现在的组会上,再也看不到以前的胆怯,写在脸上的都是她自信的笑容。每次跟我交流汇报时,也是思路清晰,说话有底气。她最后取得的成绩,正是天道酬勤的最好体现。如果一味抱怨自己出身不如别人,或抱怨老师对自己有成见等,那只能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

  2006年,我还招收了一位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刚接触的感觉是,他在交流中话不是很多,性格内向。研一修完学分后他进入我的实验室,随后独立负责完成一个有关虚拟现实的科研课题。从完全陌生到熟悉课题内容,从当初汇报的战战兢兢,到后来的挥洒自如,自信满满。他的成长速度令我吃惊,甚至合作方等不到他毕业就想要挖走其人。目前,他已经成长为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一个研究所(北京)的科研骨干。

  近10年来,我指导的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10余人,大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学习认真,踏实科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硕士身份发表SCI论文的全是外校考来的研究生。他们的共同点是愿意服从导师安排,不挑三拣四。我们实验室承担的有些难度较大的企业合作课题,很大一部分也都是二本院校考来的研究生负责完成的。

  责任编辑:曹晓晨

  文/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真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