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大脑透析中国热点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房地产泡沫,上海自贸区
  • 发布时间:2014-07-01 09:28

  最前沿或最富有的国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越来越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追赶型国家”速度则在加快

  中国正处在崛起和发展的关键节点。在刚刚结束的2014“上海论坛”上,《瞭望东方周刊》就一些热点问题,对话了与会的一批“世界级大脑”。

  中国决策者要适应“逆风而行”

  耶鲁大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

  衰退总会发生,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保持那么强劲的增长。这其实是个历史规律。

  由于独特的历史,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不同,并且市场经济在中国只发展了30年,并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经济衰退。应该说,中国正在从高速发展转为以温和的增长速度发展。

  我听说中国现在很关心环境和公平问题,这是好的趋势。

  人们都在热议中国何时会超越美国,我觉得这其实正在发生。我一直相信人类最终将会占领月球,现在看来美国不太可能做到了,我希望中国未来可以做到。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巴里.诺顿: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的经济增幅有所下降,也可以看到中国其实是处在一个“再平衡”的过程中。因此虽然中国现在的增幅有所下滑,但这体现了更加可持续和着眼长期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因此也应该作相应调整——不要去追求过度扩张性的货币信贷政策,不要用这些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是不稳定的。可能更多的要考虑:如何推动长期的、更可持续的发展?

  建议中国的决策者要适应“逆风而行”,不妨让投资率适度下降。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导向,让投资者知道在新的领域有投资机会,而不仅仅在房地产领域。现在政府已经发出这样的信号,希望可以更强大更明确。

  我们可能进入“技术放缓时代”

  美国彼得森智库主席亚当·波森:

  我们可能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技术放缓时代”。很多处在科技前沿的国家,也就是富有的国家,也不清楚下一波的技术浪潮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大致有三种经济体:一种是前沿国家;一种是“追赶型国家”,比如中国,有潜力移向第一集团,但还在不断调整、吸纳、应用;第三种,就是基本没有机会追赶上去的“沮丧国家”。目前的情况是,最前沿或最富有的国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越来越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追赶型国家”速度则在加快。

  第二个值得我们担心的趋势是,新的投资周期还没有出现。不少西欧和美国的成功公司手里握有巨量现金,数额之多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他们之所以持有这么多现金,主要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不少企业也不愿再轻易投资。这些现金流出的方向,特别是否进入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未必会出现房地产泡沫

  欧洲央行执行董事莫施:

  不久前,上海实现了直接在人民币和欧元之间进行结算的国际贸易,我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我相信,世界期待人民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的贸易量已占世界总贸易量的9%,仅次于美国,并且有预期显示,到明年中国1/3的外贸额将会以本国货币结算。

  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我们解决世界资本分配不均,并且更好地平衡中国的国内经济。

  中国政府希望实现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希望深化资本市场,为此,就需要建立起高效的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在这个领域,欧洲可以和中国分享经验。对中国而言,在熟谙美国的金融产品之外,再学学欧洲的经验会十分有趣。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

  中国房地产进入泡沫期了吗?我们先来看中国的房价——过去若干年里市场确实有周期性变化,但如果再去看一下资产的价格,会发现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价格波动还是很大的,并不是稳定而持续的变化。再看一下中国房产开发商所获得的利润,最大的房产开发商毛利率在30%上下,流动性仍然不错。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集中度将会更高,大房产公司会掀起下一步的并购和整合,小公司将被收购,有些公司可能会破产、消失。

  再看一下中国城市的购买力。北京的房价全国最高,上海也不低,但是如果和新加坡、香港相比,后者的房产价格仍然高出很多。不远的将来,上海可能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市民收入将会稳步增长,所以上海是不是一定会经历房地产泡沫,这一点现在还很难回答。

  再来看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实际上房产价格下行的压力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结构性调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是按照可持续的方式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价格还可能进一步走强。未来的关键点在于,中国能否有效地解决经济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可以,我相信中国应该不太会出现我们所担心的房地产泡沫。

  上海自贸区需要耐心和法治

  世界自贸区协会主席格林厄姆·梅瑟:

  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个试验示范区,其重要性十分显著——上海的意义在于,它是全世界第一个被设计为“政策实验区”的自贸区,而且这些政策有一天会被扩展和复制到中国其他地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构想,它使得自贸区和整个国家经济体都充满潜力。我认为上海自贸区不会失败,它将复制、被跟随。

  我曾与在世界银行工作的同事讨论过上海自贸区,他们给出的建议是“耐心”——中国还有许多时间,没必要操之过急。虽然有批评声音指出,在过去8个月,上海自贸区没有明显进展。但中国决策者可以忽略这些声音,保持耐心和镇定,让我们看看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认为上海自贸区面临的一些困难是其所承受的高期待值带来的,这会带来很多压力。要做到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并将金融服务业与已有的管理系统顺利地整合起来是一项非常需要技巧的任务。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校长、知名律师波琳·范·德·米尔莫:

  上海自贸区非常敏锐地意识到,它的核心不只是自由贸易,还有将上海与中国的其他地区连结起来的意义,还意味着政府改革、管制改进、法治与仲裁、运作机制和流程等方面的改革。“可持续性”是上海自贸区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整个中国的关键议题。

  作为一名律师,我的建议是,自贸区要做好“法治”,建立起良好的仲裁机制和公正的法律系统,因为这些将大大提高外资的信心。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自由贸易区,它是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对内实行政府职能改革的一块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这个本质决定了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的核心和要害是什么?第一,通过推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国际通行规则,建立起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第二,通过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政府的改革。这个改革的要害,就是让政府从原来重审批环节过渡到今后政府重监管环节,这是我们整个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元素。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戴闻名 特约撰稿 魏晓岑 梁丹怡 陈宇婷 姚毅/上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