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赛马记

  赛马看台上撑伞,绝对可算是一种“中国特色”

  6月沪上最大的盛事之一,当属首次被引进中国的环球马术冠军赛。这是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马术赛事,全部马匹由“保姆”照顾着从欧洲飞来,骑手则包括了四枚奥运会金牌得主、“德国马术之父”比尔鲍姆和两度世界马术巡回赛总冠军埃德温娜·亚力山大等顶级选手。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赛马在时隔70多年后重返上海。19世纪末20世纪初,赛马曾是上海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运动,后因战争中断。马术回归,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和上海国际地位的跃升,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自信提升的表现。

  于是,我怀着亲历历史的兴奋心情和朋友一起去位于中华艺术宫之侧的马场观赛。安检,入场,坐定……,一切都井然有序。但就在此时,举目四望,发现周围竟然有一片片的“伞阵”。

  6月初的上海,已是初夏,那天气温有30摄氏度上下,大中午的太阳底下,露天观赛台上确实有点灼热。于是中国同胞们纷纷撑起了伞遮阳。不少孩子还在伞下跑来跑去,引得大人不时厉声呵斥,伞边因此总有戳到旁边看客的危险,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赛马看台上撑伞,绝对可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如果你仔细观察西方顶级赛事——如温网、法网等网球大满贯赛——的观众看台,就会发现,哪怕天再热,太阳再毒,也不会有人撑伞,所有人都是戴帽子和墨镜,这也是对参赛选手的一种尊重。

  另一处让人有点不舒服的,是中国观众的着装问题。马术在西方,尤其在英国,是有严格着装规定的。

  比如每年6月的英国Ascot皇家赛马会,是包括王室成员都会参加的最高规格马术盛会。观众在拿到票时,会同时收到一份详细的着装要求并配以模特适当着装的照片。

  具体的要求包括:女士裸肩、细吊带以及吊带宽度不足一英寸的裙子均不被允许,裙子要有适当长度(一般指达到膝盖),男士则必须戴礼帽,穿正式的西服套装、打领带,西服的颜色应该是黑色或灰色。

  更为众所周知的是,女士还必须戴宽沿帽,帽沿宽度不得少于4英寸,帽上的花色则是越别出心裁越好。因此,每年的赛马也是女士们的“斗秀场”。

  这一次在上海,我的观察是,除了少数女士戴宽沿帽、穿礼服裙及外籍人士着正装以外,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穿的基本上和看篮球足球比赛没什么区别,T恤短裤凉拖吊带,应有尽有。

  此外,还有老人在比赛中间给孩子喂西瓜的,有在选手到达自己看台一边时大声吆喝试图吸引其注意力的,实在让人有些汗颜。

  当然,在初次迎来国际马赛的中国,要求人人着装达到英国标准,可能暂时还有些不现实。但我想,正装、整洁、无夸张细节、不撑伞,是完全合理的要求,也是对不远万里飞来参赛的选手和工作人员的一种尊重。

  中国人的“赛马礼仪”和“观赛礼仪”,希望有更多的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和媒体可以进行教育、普及,让中国人的举止可以和国际地位更加相称。

  文/林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