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不合时宜”的古装小片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绣春刀,悬疑,谍影重重
  • 发布时间:2014-07-30 13:09

  在古装类型整体市场下滑的背景下,这部由新导演操刀的中小制作却选择了逆流而上

  在六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张震、刘诗诗、王千源主演的《绣春刀》正式宣布定档今年暑期。虽然卡司阵容并不算弱,但这部古装悬疑动作片之前却显得颇为神秘。相关的消息寥寥可数——该片对媒体开放的唯一一次探班要追溯到去年夏天。那时影片还有一个比现在更费解的片名:《飞鱼服绣春刀》。令人好奇的地方不止于此。又比如:导演路阳是谁?此外,这样一部典型的商业类型片,出品方却是两位“国家队”代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对于《绣春刀》来说,更关键的问题是:从2012年起,古装武侠类型在市场上的衰落之势日益明显。“锦衣卫”元素近几年也被此类电影反复消费,几成陈词滥调。题材的重复度有多高?看看同期上映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就知道了。不过在导演路阳看来:“今年古装武侠片相对往年大量减产,此时上映正是好时机。”一边是古装题材本身的高风险,另一边则是同类型竞争的相对减少,不知《绣春刀》能否最终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锦衣卫”版《谍影重重》

  绣春刀究竟是什么?

  根据网上不多的资料和路阳的介绍,这实际上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身穿飞鱼服,手握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准影视剧形象。电影《绣春刀》讲述的是明末崇祯年间,锦衣卫结拜三兄弟奉命追杀魏忠贤,最后却卷入到一场血雨腥风的宫廷阴谋之中的故事。电影以兵器为名,暗示了主角的职业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命运。

  “锦衣卫是一个非常传奇、同时也被符号化了的群体”,路阳表示过去类似题材的影片确实很多,但具体表现大多都是浪漫、写意的,“没人以写实的手法反映过他们的生活——其实,他们虽然过的是杀人和避免被杀的生活,每天都惊心动魄,但他们同时也是普通人,也有正常的情感和愿望。”在他看来,《绣春刀》选择的这个角度是前所未有的,“我想截取一段真实历史的横断面,讲述无法左右历史的小人物的命运。”另一方面,“这跟现代人的困惑同样是相通的,”之前两位主演张震和李东学也曾打趣说自己的角色是“城管”“公务员”。

  同样,《绣春刀》也没有采用传统武侠片的叙事方式。路阳说在叙事、运镜和动作等方面,影片参考更多的其实是《谍影重重》,“节奏非常快,像漫画,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桥段和矛盾的情感”。生于1979年的路阳也可划归为“80后”导演,用他的话来说,“我们这代人都是看漫画、玩游戏长大的。”因此,学习好莱坞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伴随自己成长的文化也会转化为电影叙事的养分。”

  另一方面,既然定位为古装动作片,自然也有大量的打戏。影片的动作风格走写实路线,“动作剪辑甚至不用间隔去加速。”不过路阳说《绣春刀》的风格又与以徐皓峰《倭寇的踪迹》为代表的“新派武侠”截然不同。他强调本片的写实是为了营造更为真实的氛围,而不是致力于表现传统武学的真面目,“其实本片不算是武侠片,因为里面没有‘江湖’。”

  虽然制作规模不大,但路阳表示《绣春刀》的拍摄任务和难度依然很高。全片预计的镜头量为3000多个,实际完成量则超过5000个,共有130多场戏。67天的拍摄期也显得尤为紧张。剧组平均每天需要完成30-40个镜头,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100个。主演之一的张震是在拍摄《聂隐娘》的中途接拍《绣春刀》的。据说这位常年与王家卫、侯孝贤合作,习惯了“慢工出细活”的台湾明星初到剧组时曾被巨大的工作量吓到。对此,路阳自己也有些无奈,“新导演确实没有成熟导演那么好的条件去精雕细琢,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到最好。”

  艰苦归艰苦,但总的来说,内地创作新人面临的大环境还是趋好的。6月25日晚,在CCTV6主办的“2014中国电影新力量推介盛典”上,路阳和韩寒、郭敬明、邓超、陈思成、肖央、陈正道等新导演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这样“集团作战”的形式让这位新导演感到很高兴,“有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在现场推介自己的影片时,他也正式宣布《绣春刀》将提档至8月7日上映,“大部分新导演带来的都是喜剧片,希望观众在吃完喜剧‘甜点’之后,也能来尝尝《绣春刀》这道‘火锅’。”

  古装动作片的逆市冒险

  近两年,现代都市喜剧逐渐取代古装武侠片,成为了内地市场的新宠。《绣春刀》的出现多少有点“不合时宜”的冒险味道。不过路阳说自己压根没想那么多。毕竟,这是他第一个成熟的电影创意,也是他最想拍的片子。2010年,《绣春刀》的剧本基本成型后,路阳就开始四处寻找投资,“看过剧本的人都很喜欢,但80%-90%的投资方都认为:现在做古装武侠片风险太大。”于是在同一年,他转而拍摄了《盲人电影院》,这部文艺气息浓厚的处女作也赢得了当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KNN奖和2011年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2012年,他又执导了公路爱情喜剧《房车奇遇》。不过这部影片完成后一直未能上映,直到最近片方才又将其更名为《前任告急》,计划在《绣春刀》公映前后推出市场。

  路阳表示,自己的前两部电影都是在练手,“为《绣春刀》做铺垫。”在他看来,最近几年古装武侠片的低潮,说到底并不是类型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好作品出现。“武侠片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片种,它有固定且广泛的受众群,市场需求是很旺盛的。”不过,随着碰壁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在当前新的市场环境下,再沿用传统的武侠片模式,观众是不会再买账了。

  转机出现在2012年。这一年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本片制片人的王东辉,两人一拍即合。半年多之后,他们又找到了著名电影监制张家振。当时二人除了怀揣的剧本和一腔热血之外一无所有。张家振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本地创作新人的扶植,他的加盟终于让《绣春刀》走上正轨。在这两位主要制片人的努力下,中影和中央新影先后投资,项目幕前幕后的阵容也比路阳的前两部作品有了质的飞跃。

  尽管《绣春刀》算不上大制作,但对路阳来说已经很可观了。“多亏这两位贵人相助,我们和投资方的沟通进行得很快。中影甚至觉得剧本不需要修改便可开拍,他们还给了我们很多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路阳的口气像一个被馅饼砸中的幸运儿,满是谦卑感恩。他说为了能够拍摄这部电影,他自己和王东辉都没拿酬金,“能让我们拍,我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记者拨通路阳的电话时,他正在外地赶拍一部名为《解忧公主》的历史题材偶像剧——之前为了拍自己的电影,他答应过要为中央新影再拍部电视剧,“也是还《绣春刀》的债。”

  文/喻若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