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犯错总会找借口?

  Q 彬彬今年16岁了,可是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犯了错永远是别人不对,从不认错,也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么就拼命找借口给自己开脱,爸爸妈妈细心说服教育加严厉批评都用过了,可是根本不起作用,该怎么办呢?

  A 孩子做错事或是遇到一些事情后,总是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些借口,为自己开脱。当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家长们需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变成这样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孩子还小,走路不稳,不是摔了,就是撞了,家长们通常会对着那个地方边做打的动作边说:“谁让你们撞我家宝宝的,打死你。”孩子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等到下次摔跤了或撞了,也会依葫芦画瓢,学家长的动作。慢慢地,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摔跤了或撞了,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地或门、墙的事,是它们没有“看”好,让“我”摔跤了,撞门了,撞墙了……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理森等人曾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在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家长意识”,即由“家长或相当于家长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都会自动播放”。

  当一个人做错了事,老找“借口”推卸责任,我们会说他“死不认帐”。也许在他的思维中,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都已成为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我们可以看出,是我们的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而为孩子“找借口”,把错推给环境、推给他人。

  那做为家长,该如何从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一、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向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并检查他完成任务的情况,使他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不论是什么任务,家长都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明,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它做好。如:叫孩子为邻居的老奶奶、老爷爷取牛奶、拎菜篮子,培养他乐意为别人做事的责任心。通过这些家庭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一个孩子能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习惯,那他就一定会培养出责任心来。

  二、采用故事“游戏法”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责任心

  让孩子在故事中或游戏中担任类似“小哨兵”“交通警察”的角色,在孩子有了角色意识的基础上,逐步有意识地安排他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并鼓励他像“小哨兵”“交通警察”坚持站岗那样把事情做完,让孩子在通过担任的角色中,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

  三、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

  孩子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终地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家长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四、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此外,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文/瑞文)(编辑 李天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