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or便服,争议没那么简单!

  近年来,对校服的争议除了穿与不穿的争论,作为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美观和安全的考量同样也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学生穿校服好还是穿便服好?教育界一直都在讨论。最近,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一行到访北京某中学,一张中学生身穿肥大运动款校服的图片,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唏嘘之声。有人戏谑道:“这是被‘面口袋’包裹的青春”!有媒体慨叹:“校服何以致青春!”一些正在读书的“00”后学生也纷纷吐槽:“真是丑爆了!”对外形象“大大减分”,进而引发了一场有关“回忆我们丑到爆的校服”的话题争论。近年来,校服,作为学生的“第二层皮肤”,其美观和安全的考量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从穿不穿,到怎么穿的讨论,虽不如“断发易服,废止缠足”那般热烈,但仍是有着持久的、遥望的期盼。

  正方观点

  校服,怎能成为个性的载体?

  服装是一种符号,承载了人们有关青春的很多记忆,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无论是曾经经历过或者是正在经历着,漫长的校园生活总也离不开那高度一致的统一服饰——校服。

  只要是学校的集体活动,校服更成为了必定的着装要求:周一早上的升国旗仪式、每学年的运动会,还有各种各样的晚会和活动。就连我们的毕业照也被那清一色校服抢了镜,看着那千篇一律的着装,看着我们自己曾经或稚气、或桀骜、或陌生的面孔——不禁会感慨万千。有人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旺盛、心理躁动频发的青春敏感期,对于身体的美和异性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展现自己的美好,但学校通过强制购买和穿着运动式校服的行为,让学生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剥夺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追求个性的权利。

  久而久之,中国中小学生的校服,经常作为附属品,在人们炮轰中国教育时连带着成为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理由有二,非常简明:一是丑,二是毫无个性。如此说法,使校服本身带给学生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荡然无存,大多数学生因不愿“无个性”而在校服上挥毫作“机器猫”、让明星在校服上签名,以为这样就拥有了个性。

  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个性。《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文章写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平淡;个性展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真。”真切的个性并不在于一个人校服上的花花绿绿、姹紫嫣红,而在于灵魂中的人格魅力,在于挺拔的姿态,在于或温润或雷厉风行的性格。

  民国名仕黄侃,在高校教书时从不拘泥于穿着,其他教师西装领带,一副“派头”,唯黄侃麻布长衫,用油纸裹着课本步行到学校上课。他根本不在意穿衣打扮,不屑于在西装领带上与人争奇斗艳,可最后被称赞“有个性”的却是他,在学术与做人上均有超人之处的他才是真正的鹤立鸡群。同样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到除黑白灰深蓝外的其他颜色,下至每个街道下棋有怪癖的大爷,个性是自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其实在没有被奇装异服与攀比之风包裹的校园中,个性才是最容易展现出来的。比起在校服上涂画机器猫与明星的名字,随口吟出的一首古词,随手生出的一幅妙笔,不是更加个性吗?马克笔应该勾画的地方,不应是校服而应该是自己的灵魂。这样才不需要用校服上的涂鸦展个性而个性自己便已展现到极处了。

  香港的学生从1987年统一校服。新加坡是一个提倡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国家,1996年开始也统一了校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日本,学生穿校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中国传统伦理之规、奠定成功人生道德基础的《弟子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正的青春朝气、真正的奇思妙想,怎能是一件校服就能遮蔽住的呢?在积极正面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心智健康的孩子,真的会因为一件和其他人一样的校服就感到“严重自卑”吗?因此,把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扣在校服头上显然并不可取。

  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衣服作为皮肤的延伸,是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一件美观得体的校服,的确能给孩子一种“读书人”的身份自豪感。而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也不会因为一件“丑到爆”的运动校服就丧失了创造力和个性。

  著名导演王潮歌曾表示:“当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穿着特别肥大的校服时,我多么想说,孩子们,你们拥有最美丽的青春,你的身体、你的容貌是可以拿出来显摆的。”这番话,也为真正的青春的个性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浪漫情怀。

  反方观点

  校服,权威之下可悲的服从

  近日网上的一份有1.5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仅有26.74%的学生喜欢自己身穿的校服样式,而不喜欢的比例超过七成。谈到对校服的看法,认为美观合适的网友只占7%,大多数人的评价是质量不高(26.67%)、不分性别(14.14%)、不美观(13.66%)、款式尺码单一(11.60%)、不分季节(10.52%)。

  北京晨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多所中小学,在接受采访的学生中,超过半数表示对校服不满意。有学生抱怨说,“校服不能总是蓝的、绿的、白的,看着就单调,应该多一些颜色吧?”李同学放学后,随手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件外套,换下了深蓝色校服,他说,不是特别喜欢这身校服,但是也没办法。“上学嘛,只能这么穿着。有的同学平时就把校服放在班里,放学时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几个月都不拿回家洗校服。”

  部分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校服更有个性,他们会特意选择比自己身材大很多的校服,里面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这样可以随时地把外面宽松的校服脱掉,展示自己的衣服。还有的学生会在校服上加一些小装饰。小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她经常会看到同学在校服上画一些卡通图案,或者贴一些粘贴画。每个同学要买两套同样的校服,如果遇到有老师检查,他们就会换上干净的那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集体主义”政策导向的结果就是,一样的衣服,并不能“显示”人品,甚至还有可能阻碍个人的“人品”的形成。这样的校服和统编教材一起“塑造”出来了整个80后的“集体共享的性格”,这样统一的着装是会阻碍青少年个人的性格发展的。

  在现代,每一个学生都是毕加索,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都想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个性。然而,太多人从小被教育“磨炼”得习惯于统一,统一于校服、口吻,甚至于对权威的屈服都是如此统一。人们或许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一面,但又会选择思想被埋没,源于所谓“明哲保身”的思想,这实在很可悲。

  龙应台曾经说过:“权威统治也许减少了我的个人创造力,但却使得我对自由的信仰更加坚定,可能也使我更加勇敢,因为我知道失去自由意味着什么。”龙应台也多次被压制,权威统治容不得她对社会的不满和说服人们勇于站起来的言论,但她没有屈服,而是用更隐晦的语言继续她的工作。自我不应被埋没,个性也不应该被掩盖,服从于潮流并不是我们所推崇的。

  即使我们只是作为学生,尽管校服被作为“学生”的标志,是学生荣誉感、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它也不应成为捆绑学生的枷锁。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别让那些可笑的掩盖和可悲的服从变成一种被推崇的潮流强加于学生身上。

  英文单词“制服”(uniform)一词由“联合”与“形式”两词相组合,意为一种使人们团结起来的形式。然而,诚如英哲罗素所言,自由与团结有时简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作为青年中的青年——中学生,在这个普遍要求穿校服的国度,对校服进行“修改”则成了唯一“显异”之途。于是有了机器猫,和悲剧般存在的涂改液。

  总结陈词

  校服是道风景,承载了每个人在校期间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和内涵,而且能展现出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基于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统一并适当融入学生的需求,对校服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能更好地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外界生活的认识。

  关于校服“丑到爆”的辩论,表面看起来是对校服设计的不满,而背后却反映了当事人对自主权利的诉求,这是一种对进步的追求和对美的呼唤。同时,它也考验我们的管理者能否与时俱进、真正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真正把科学民主的管理举措落实到位。

  (编辑 朱晓婷)

  文/饭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