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元罚款该由谁承担?——黄石两辆自卸车被处罚条件追踪调查
- 来源:专用汽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黄石,自卸车,车祸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1 10:22
事件回撞
今年2月底,黄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质检利剑‘行动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圄内开展了e质检利剑汽配打假’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以辖区内汽车及发动机、制动液、安全气囊等汽配市场及经销商为检查重点。
在检蜜之前。黄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向稿区各大经销商下达了抽检通知。由于一汽解放黄石经销商自认为有着雄厚的政府资源和人脉(注:该经销商为黄石当地政府的退休人员),因此对此次拍检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没过多久,当执法人员到一汽解放黄石经销商处抽查时发现,两辆自卸车样车的出厂实际自重与合格证不符,车辆存在大盹小标的情况。发现这一问题后,执法人员要求经销商限期内立即处理违规军辆并组配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事情原本可以就此终结。可是在整改的期限内,执法人员多次催促企业及时处理违规车辆及罚款,均未得到经销商的狈极回应。事态的发展由此恶化,黄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此抽调专人对该经销商所有的自卸车进行了彻查。结果发现,”大吨小标“现象非常突出,在所销售的全部我们。·该销售人员透露,由于经销商怕车型中,没按照相关规定销售的自卸车比跟主机广协商丢了”饭碗“,只好转头向例最高,涉案金额较为庞大,因此罚款也专用车企业求助以减少损失。
相当高。据涉及此事的另一家专用车企业技术‘当时有传言罚3侧万元的,也有人员遗露,考虑到长久的合作关系,两家5∞万元的。”黄石一位卡车经销商告诉专用车企业。终对半分摊了120万元的罚记者,簸初的罚款金额多得吓人。
吃了巨额罚款单后,令人意外的是,大蚕藏对专用草企业有利有弊该经销商并没有利一汽解1ií以及涉事的两这起事情,看似存在着很多偶然国京专用率企业协商,而是想通过关系化解素,但却存在着必然。一个看似经销商处危机,没想到不仅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反理不当的事件,背后隐藏着行业多年来积而愈演愈烈。累下来的问题。
u好几个月后我们才知道这个事情,第一、多方博弈下的大委改,专用车要不是公安局要求我们协助调章,我们还企业需考虑合同凤险。目前我国专用车的慧在鼓里。“涉及此事的一家专用军销售改装主要有大委改和小委改两种形式。与人员向记者透露,此次被查的两辆自卸车小委政相比,大委改由于在产品质量、售属于”大委放“,是由该经销商直接向一后服务、回款等方面更具优势,所以成为究解放j!报整车订单,车辆底盘生产完毕主机广与专用车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这后直接发往该厂改装的。在此过程中,专种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由主机厂给专用用车企业并未和经销商签署相关协议,而车企业分配资源和订单。对于主机厂、经是按照主机厂提供的采购合同为底盘做上销商和专用率企业而言,主机厂对专用车装。
企业的装备水平、员工素质、交货能力等
说实话,出了这档子事,最冤的就方面都有较多要求,大委改的专用车企业是我们,我们完全按照主机厂提供的采购一艘都要通过主机厂的考察,以使整车质合同生产的上装,但出了事背黑锅的却是量更可控,因此这种合作模式是一件亘利双赢的事情。撕被脸皮。为了生计,经销商不可能直接但是其中的风险却值得专用车企业留从主机广处索要赔偿,只能转向相对弱势意。除了众所周知的资金周转较慢的问题的专用车企业。所以说,掌握终端用户资之外,车辆一旦发生质量纠纷,就存在扯源的经销商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专用皮的问题。拨理说,大委改车辆相当于主牢企业。
机广把上装打包销售给经销商,当然所有第二、生产一敖性问题需引起企业高的质量问题都要自主机厂负责,所以主机度重视。在我国,囱于汽车生产实行公告厂在选辉与其合作的专用车厂时都比较慎管理制度,只有进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重,改装质量擎的专用幸厂,主机厂是不业及产晶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的与其合作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保证了上企业,以及经过审查谊入4公告,的车装的质量。但是从此次黄石自卸车的事件型,才允许销售、上膊,所售产品的性能申,我们可以看到,专用车企业无论是西参数必须与公告公布的信息一致。即必须对主机厂还是经销商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保证实际生产销售东辆的技术参数、配置位,话语权有限。正如此次涉事的一家专和性能指标,与通过工信部专家组审查后用车企业的销售人员所言,在整个谈判过的公告车型信息一致,生产企业不能随意程中,有种“打掉牙和血番‘的感觉。尽更改车辆设计和,数,否则属于公告信息管主机厂和专用车企业签订了改装合同,与实际生产不一致行为,工信部质检部门专用率企业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政装,但是将按规定予以查处。
一旦合同中某些条款与国家标准和法规不尽管如此,生产一致性问题依然长期符合而产生纠纷时,专用车企业将在谈判存在。国内大多数专用车企业能满足生产申失去话语权。专用车企业为了在主机厂一致性要求,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严重间和经销商处获得很多的订单,维护长久的题。尤其是在自卸率领域。某些厂家一昧合作关系,因此不愿意和主机厂、经销商迎合用户的帽求而改变车辆性能参数,造规生产大吨小标的车辆,超载超限、大吨小标现象非常普遍。
生产一致性问题卡在监管环节
生产一致性是我国商用军行业的”老太难“问题,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假国IV车、”吃人“货车等现象都与此相关。可以说,解决了生产一致性问题可以大大消除商用车的安全、环保隐患。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生严一致性的监督和管理,矛头直指专用车行业多项潜规则。黄石的自卸车事件并不是孤立事件。前几年,发政委曾对关系到半挂车安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生产一致性检查,发现问题相当严重。在此次检查中,专家组根据掌握的数据,重点检查了挂车生产企业,发现某些企业生产的挂牢,只有16%安装了ABS。
“专用军是《公告,管理高凤险领域,有的私自接受害户蚕托违规生产、改装,有的‘大盹小标’。”山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王兆春说,山东省曾专门针对生产一致性做过一次突击检查,共有3家专用车企业因违反生产-致性被处罚,有家企业申报的255个产品被撤销公告。另一家企业的问题出在外购件上,因采购过程不规范,材料进厂未检验,造成整车产晶不合格,现巳停止生产。此外,还存在违规异地生产、ifll卖产品合格证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
事实上,国家对专用车生产一致性的监管-直没1&:松。早在2010年9月,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在2013年举行的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公安部、公安部、认监委等部门更是在生产-致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在会上表示,专用汽车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生产不一致的问题时有发生,大吨小标幸辆等问题仍然存在,专用汽牢行业生产经营秩序需要规范,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生产车辆产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的装备能力和水平,强化生产一致性管理。中国国家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监管部处长王坤表示,我国对专用汽军类别的概念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规定。下-步将开展专用汽牢安全部件和系统的认证,与整车相衔接,特别是在车轮包括轮胎方面将加大安全部件认证的力度,同时完善上装部分的技术要求,使某更符合专用车产品特点。对于非量产车,实际不具备生产-致性审核条件的专用车企业要改变现在的认证模式。同时将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认证的参数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企业分类管理原则,追加工厂检查,增加抽测、暂停撤销证书,加大认证警示、惩戒力度。
虽然工信部一直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治理超载超限办法,但从监管效果看并不理想。虽然巳查处了不少违规生产的企业,但违规现象仍层出不穷,表明监管不力。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公安车管部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监管。自卸车、半挂车上牌时公安军管部门要对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等公告参数遍行复核,这是每个车管所都能够做到的,但每年仍有大量超标车顺利上牌,监管形同虚设。作为生产的源头,很多企业曼利益驱动,一昧追求销量,钻空子违规生产大盹小标车。大吨小标车助长了超限、超载现象的泛滥,扰乱了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也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国家相关部门对这-现象每年进行集中整治,但难以根治。虽然我国实施燃油税后大盹小标现象有所减少,但在某些地区依然很普遍。
对于那些违规生产的企业来说,黄石的事件再次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昧地追求利益,而把安全和责任弃之不顾,终究是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