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粥的商机

  • 来源:当代生意经
  • 关键字:时髦,麦当劳
  • 发布时间:2014-08-28 08:38

  为了吸引儿童,她特地调了几种口味:爱喝甜的,就放蔗糖;爱喝酸的,就放山楂;想当饭吃,就撒上一把微辣的牛肉末。为了让顾客放心,她还把操作间换成透明的,顾客能看到一碗米汁汤的熬制过程。

  20岁那年。豫北农家女王丽英到武汉一家医院做私人陪护。一天,雇主潘老太说想喝一碗粥,她到街上买回一碗。潘老太喝了两口就放下了,说:“不是那味。”看着潘老太失望的表情,她说:“太婆,要不明天我给你熬一碗尝尝?”

  第二天一早,王丽英端着一碗具有北方风味的大米粥递给潘老太。潘老太刚喝了一口就拍着腿说:“就是这味,就是这味!”潘老太住了半个月医院,天天早晨都喝王丽英熬得粥。潘老太病愈出院时,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建议王丽英不如去开一家粥铺,一定可以赚到大钱。

  王丽英真动了心,辞去了医院的陪护工作,卖起了粥。由于本钱少,她一开始推一辆三轮小车,熬了一大锅稀粥,沿街叫卖。卖了两个月,王丽英发现沿街叫卖虽然省本钱,但因为无法保证粥的卫生,很多顾客都摇着头走开了。于是,她借3000元钱租了一间临街门面。因为粥铺开张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满街张挂着灯笼,她便为自己的粥铺取名:绿灯笼粥铺。“绿灯笼”开张之后,果然食客盈门。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加上粥的品种单一,顾客日渐稀少。

  如何才能拴住食客的心呢?经过观察,王丽英发现来粥铺里喝粥的老年人,经常一边喝粥一边谈论养生健身的话题。于是她想:能不能把喝粥与健身结合起来呢?她想起家乡一些长寿老人常喝的一种糯米粥:用糯米加几大片生姜,放入砂锅内煮至水开,然后再放入带须的大葱白,煮至米熟,最后再加上两勺香米醋。

  第二天,王丽英如法炮制,推出了她的养生粥,并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神仙粥。“神仙粥”招牌一打出,马上引起众多老年食客的关注,喝了之后都说好。接着她又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开发出了肉糜粥、小米蛋花粥、腊味山药粥、蟹黄豆腐粥等。经过两年的发展,粥铺面积从开始的五六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员工由两人增至30多人,王丽英也从一名护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有车有房的“女强人”。

  各种赞誉扑面而来,但王丽英并不满足。她发现粥铺食客老年人居多,搞得粥铺就像养老院的餐厅。于是她想:如何能让中年人和孩子也光顾粥铺呢?一天,她和男朋友去吃麦当劳,看到麦当劳餐厅人满为患。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原因就在那些儿童身上———在大城市里,家长都把孩子都当成心肝宝贝,孩子想吃麦当劳,大人就得陪着一起来。如果能把小孩吸引来粥铺,不就能带来更多的客源吗?

  王丽英为自己的创意兴奋异常。

  但是靠什么来吸引儿童呢?一天,她从员工夜里喝熬粥的米汤中得到了启发:是呀,米汤最有营养啦,何不在米汤上面下点功夫呢?但米汤是家家都能做的,要想与众不同,只有粗食细作。王丽英开始动手试验:她选上一把新上市的籼米,放在瓦罐里加上水,放在炭炉上煮,一直到籼米都煮化了,再用个布袋子把它过滤一下,然后用木榔头把布袋里的米捶融了,再把捶融的米星子洗到水里去,再放到炭炉上煮到一粒米星子都看不见了:熬成一碗米汤。这种米汤吃下去,既能解渴又能充饥。为了和一般的米汤区别开来,王丽英给它起名叫“米汁汤”。为了吸引儿童,她特地调了几种口味:爱喝甜的,就放蔗糖;爱喝酸的;就放山楂;想当饭吃,就撒上一把微辣的牛肉末。为了让顾客放心,她还把操作间换成透明的,顾客能看到一碗米汁汤的熬制过程。

  米汁汤一经推出,马上受到家长的青睐。他们觉得绿灯笼的米汁汤比麦当劳的饮料天然绿色有营养得多,领孩子去绿灯笼喝米汁汤成了一种时髦。绿灯笼也如同麦当劳一般热闹起来,此时的绿灯笼又显得狭小拥挤了。于是王丽英决定像麦当劳那样走连锁经营之路。三个月后,王丽英面向社会推出了加盟绿灯笼的“加盟连锁”意向书。加盟“绿灯笼”费用为5万元,连锁店授权经营“绿灯笼”所有产品,由总店负责传授技术。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20多个城市就新增绿灯笼连锁店一百多家。

  如今,王丽英成立了绿灯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资产过亿。她的下一步计划是把绿灯龙餐饮推向国际,要让洋人也喜欢和中国的神仙粥和米汁汤,就如同中国人喜欢吃麦当劳一样。

  文/佟才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