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循环圈三本增收账

  • 来源:当代生意经
  • 关键字:发酵,种植
  • 发布时间:2014-08-28 09:31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来龙山村村主任邓健家的高粱已收割完,他正与10多个村民忙着移栽儿菜、莴笋。今年,邓健走“高粱+蔬菜+养鸡”的循环发展之路,通过三个途径增加收入,预计全年收入近30万元。

  邓健指着秧苗介绍说:“高粱收获后的这季蔬菜都是批发给商贩后销往成都、重庆市场。按目前蔬菜市场的价格,上市时批发价每公斤不会少于3元的价格。采用了这种‘高梁+蔬菜+养鸡’的循环轮作方式,要想腰包不鼓起来都不行呀。”

  2010年春,邓健率先在村里承包了10多亩土地规模种植高梁。自去年开始,邓健又果断出手再租20亩土地种高粱。今春,邓健跟泸州老窖红高梁公司签下了每公斤9元的高梁种植订单合同。由于严格实行有机种植和管理,今年,邓健的30多亩高粱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量达250公斤,亩收入2250元。人勤地不懒。高梁收获了,邓健没有像前两年那样种植经济效益一般的油菜,而是改种收益超油菜4~5倍的其他蔬菜。在高梁收获后,邓健已经培育好了儿菜和莴笋的秧苗。邓健说,儿菜在10月份就可陆续上市。

  “按儿菜、莴笋每公斤3元和4.2元的批发价,这30多亩蔬菜除去成本可实现纯收入近15万元左右,亩收入在3500元左右。”邓健开心地说,高梁和蔬菜一叠加,一亩地产值可达6000元。

  “泸州红高梁公司以每公斤8~9元的订单价收购我的高粱,而且我的高梁收获后,种出的蔬菜也比别人每公斤多卖0.5~0.8元,你猜这是为啥?”邓健卖起了关子。原来,邓健一直坚持用鸡粪进行生态种植。“我种出的高梁和蔬菜既生态环保,又节省上万元的肥料支出,生态鸡还要赚上一把。”

  泸州红高梁公司是一家专门为泸州老窖酒业集团提供优质原粮的企业,对高梁的品质要求极高,而用生物肥种植高梁就是关键一环。今年3月,邓健为了种出生态环保的高粱,同时也增加收益,他将自家门口的5亩多林下地利用起来,用尼龙线网将其分成了6个区域,养殖林下鸡,然后将产生的鸡粪搜集起来集中发酵,将之用于高粱和蔬菜施肥。

  在邓健的林下鸡养殖场里,笔者看到,6个区域的林下鸡活泼好动,都在忙着自行觅食。其中大的已可上市出售,小的只有半斤不到。

  邓健说,他每个月都有1500多只成鸡出售。“平均存栏保持在8000多只的样子,所有的鸡一天可产生粪便150多公斤。”

  针对未经发酵处理的生鸡粪pH值偏高呈碱性,且有害菌多的特点,邓健专门修建了两口沼气池进行发酵,对于多余的鸡粪,他还采用堆放并覆盖稻草的方式进行发酵,使之达到有机肥的标准。邓健说,他饲养的鸡吃的都是科学搭配的饲料、青草和虫子,而鸡的消化能力最多只能达到60%,因此,鸡粪的肥力要比普通有机肥料好得多。

  今年,邓健年出栏2万只林下鸡,不仅满足自己30多亩土地对有机肥的需求,而且他还将处理过的农家肥以每吨200元的价格出售给村里另外两名高梁种植大户。全年下来,他不仅节省了上万元的有机肥投入,而且又增加了近10万元的收入。

  文/蔡一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