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女”周银珍创业记

  • 来源:当代生意经
  • 关键字:创业,香菇
  • 发布时间:2014-08-28 09:01

  近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人大代表,兰青胡塘村农家女周银珍创办的民丰高效农业食用菌基地,周银珍正忙着给菌种浇水保温。她告诉笔者,去年她培育菌袋3万多袋,栽培大棚香菇、白灵菇和平菇,收入10万多元。

  2002年初,周银珍为响应共青团正阳县委和县妇联“新农村青年巾帼创业致富工程”的号召,参加了县农业局、妇联和共青团联合举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班。当年,周银珍建了一座菇棚,开始试种香菇。由于周银珍技术不过关,第一次试种香菇失败了。在挫折面前她没有气馁,炎热的盛夏,她日夜守在潮湿的菇棚内观察试验。这期间,周银珍的丈夫高建林陪着她到县食用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开阔眼界,又给她捎回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等6本专业书籍。结合书本知识,周银珍大胆制作菌种、接种、移栽,家乡的玉米芯、豆秧、花生壳、麦秸等成了她种植香菇、平菇的好材料。

  2003年8月,周银珍成功地培育出了香菇菌种,当年栽培1500袋,赢利1万多元。尝到了甜头后,她信心倍增,几年下来,她摸索出了大棚种植香菇和林菌间作套种立体生态模式,由开始栽培香菇、平菇、木耳逐步扩大到栽培白灵菇、鸡腿菇、黑平菇等5类15个品种,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她的种菇基地成为全县“绿色证书工程”实践基地和“新农村青年巾帼创业工程”示范基地,周银珍也成为全县“巾帼创业致富标兵”和“星火计划带头人”,并光荣地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2005年,周银珍通过小额信用贷款6万元,又兴建了两座菇棚,她以棉籽壳、玉米芯、麸皮为原料栽培的3000袋香菇、2600袋白灵菇又获成功。2006年,周银珍仅靠香菇、白灵菇就创收8万多元。

  随着种菇事业的发展壮大,周银珍在2009年加入了中国食用菌协会,并以基地为依托,注册成立了正阳县建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多户。合作社带领社员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广大菇农吃下了“定心丸”。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今,周银珍已为周边菇农免费提供菌种2000多袋,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带动周边200多个农户成为食用菌专业户,每户平均增收3万元,人们因此送给周银珍一个雅号“香菇女”。

  文/范杰薛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