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母子联手果林下养土鸡

  • 来源:当代生意经
  • 关键字:健康,结婚
  • 发布时间:2014-08-28 08:42

  2002年,长年在外打工的程迪英回到偏远的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余粮村老家,承包了150亩闲置山地,种起了果树。10年后,大学毕业并在城市工作定居的温秋,为了追求一份自己的事业,毅然回到农村,在母亲程迪英的果林下摸索着养起土鸡。

  果林生态土鸡很快出了名,创出年逾百万元的产值。在未来3年里,母子俩计划带动周边50户农民发展林下养鸡,让乡亲们的荷包也跟着鼓起来。过去,地处偏远的江津区夏坝镇农民要想发家致富,往往只有举家外出打工一条路。今年51岁的程迪英早年也随丈夫在外打工。

  2002年,程迪英了解到余粮村不少土地因主人长年在外打工而抛荒,于是萌发了承包土地种植果树的想法。敢想敢干的程迪英贷款10多万元,转包了32户村民的150亩抛荒山地,种起了枇杷和梨。在她的辛勤劳作下,3年后,果林里出产的枇杷和梨,每年可以为她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

  和所有从偏远乡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一样,200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程迪英的儿子温秋一心想在城市扎下根来。在重庆打拼了几年后,温秋在城里结婚买房,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但他始终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未圆满。

  2012年初,温秋和妻儿举家迁回余粮村,搭起鸡棚,买来鸡苗,在母亲的果林下养起了生态鸡。尽管得到区林业局和夏坝镇政府的支持,但他最初的摸索仍艰苦异常,鸡苗死亡率高、名贵鸡种长肉慢、刚刚有点效益又遇上禽流感……

  在夏坝镇技术人员的指点下,温秋决定主推良种土鸡,他建起高标准育雏室,大大提高了鸡苗的存活率。凭借果林开阔的环境优势,温秋推行棚内室外两段式饲养,鸡群的健康和肉质都得到了保证。“果林下养鸡,就不用请人锄草了,鸡粪就是优质肥料,每年可节约将近两万元钱。”谈到果林养鸡的好处,程迪英说,“有鸡群在果林里面啄食杂草和害虫,我现在很少打农药了,种出来的枇杷和梨品质更好,也更好卖了。”在果林中,鸡群在低矮树枝间飞上飞下的场景随处可见,这是最好的活广告。“收购商只要来看过,都成了固定客户,还到处帮我宣传。”温秋自豪地说。

  2013年,母子俩联手打造的林下立体经济大获成功,每季度出栏优质良种土鸡1万只以上,年出栏4万余只,种出的水果还没上市就被订购一空,水果、土鸡创造的总产值近120万元。母子俩被江津区林业局授予“江津林下经济示范户”的荣誉称号,他们成立的志茂家庭农场,也成为重庆市级家庭农场示范点。

  文/李宾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