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小老鼠两对卖18万

  • 来源:当代生意经
  • 关键字:教授,基因
  • 发布时间:2014-08-28 09:00

  当不上教授就当BOSS

  沈月雷,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系,接着到北京读硕士,1997年又赴美留学。在美国麻萨诸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沈月雷赴纽约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沈月雷的心中,最初的职业设想是做一名教授。“大部分中国人在美国的科研梦就是当教授,我读完博士后,一心想发完Paper(论文),然后当教授教书育人。”

  可是命运却似乎有意和他作对。在整整5年多时间里,沈月雷费尽心血研究了两个关于“基因敲除小鼠”的课题,在实验室取得成果后,曾经写了两篇科研价值很高的论文,但由于种种意外却未能发表。这不仅断了他的“教授梦”,甚至连在美国医药企业找份好工作都难,沈月雷真是失望至极。无奈之下,他只得考虑另谋出路。

  2008年,沈月雷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叫Biocytogen的生物技术公司并担任CEO。在—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研发出了最初的几种基因敲除小鼠——删除或改变小鼠的特定基因。他把这种小鼠,授权给美国和加拿大等几十家大学、研究所和医药企业使用。

  2009年,Biocytogen在美国运行了将近2年之后,沈月雷决定将公司迂回国内。“那时候,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全球有影响力的模式小鼠服务商。如果把总部放在中国,而把美国公司作为国外市场销售部门,会更有竞争力。”

  两对小老鼠能卖18万

  来自国内外的课题委托服务订单,比沈月雷预想的要多得多。所以公司开始扩大规模。从4月初的10人发展到12月份的30多人。“那时候,实验室只有120平方米,里面挤满了实验器材。”另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勉强做办公室兼库房———条件非常简陋,沈月雷将那时的办公环境比作“杂物间”。以至后来连国外专家都不敢相信,小鼠基因敲除技术的研发,竟是在这里完成的。

  正在沈月雷为了办公地点发愁的时候,刚刚落成的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向他抛来了橄榄枝。2011年12月,沈月雷的“百奥赛图”正式迁址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园区为他减免了—半的房租。“基因敲除小鼠”,一对售价18万元,还颇受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青睐,堪称小鼠中的“战斗鼠”。这种颇有点神秘色彩的小精灵究竟是什么?是否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实验室用的小白鼠?沈月雷解释道,小鼠有很多种,小白鼠只是其中一种,通常普通的小白鼠多被药厂用作临床试验,与之不同的是,基因敲除的小鼠,则用于更尖端的生物医学研究。

  被敲除不同基因的小鼠,能够在人类遗传疾病和药物筛选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很强的实验,进而达到预防、控制、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目的。沈月雷解释说:“传统的转基因小鼠一般是随机的基因插入,小鼠的遗传性状往往不稳定,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我们的团队则通过干细胞重组技术,研发了将基因剔除乃至基因嵌入的小鼠模型,其遗传特征不会在传代过程中改变或丢失。”

  “敲”出“世界最快”,客户遍及50多个国家

  更令人惊讶的是,由于制备过程复杂漫长而且要求极高,这种近似于“定点发射基因”的高端科研技术,在国际上也被称为“基因打靶”,研发时间普遍在14至18个月,甚至更长。而沈月雷的团队将这一时间压缩了一半,只有短短7-9个月,实现了“世界最快”。“科研企业给我们订单,说清楚需要敲掉哪个基因的小鼠模型,7-9个月之后,我们就能把一对完成基因敲除的小鼠交付客户。”沈月雷自豪地说。

  这样的超高效率当然立即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哈佛大学医学院、英国著名制药公司GSK、中科院、北大协和……沈月雷的团队日前已经完成了大批客户的订单,科研院所客户遍布美国、日本和欧洲等50多个国家。包括罗氏、强生、默克、GSK等世界著名医药企业,都是其客户。

  “2012年我们接了基因敲除220个课题,今年更多。”目前,百奥赛图占据了国内基因小鼠70%的市场,年营业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

  谈到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沈月雷说:“我们正在研发大鼠基因敲进和条件性基因敲除的技术。在基因研究领域,每一次试验都要提取与人体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来研发相应的治疗药物。从小鼠发展到大鼠的基因研究,看似一小步,却是基因敲除技术的一大步,这种技术研发的提升也是生物技术的一次突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