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生,厌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30 14:53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学生所面临的周围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孩子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本文主要从可能造成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家庭 学校 社会 和谐 关爱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85-04
自从毕业以来,我一直走在从教路上,这一路走来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孩子,但无论是生活在城市的,还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厌学,一个班上大约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如果问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很少有喜欢学习的,男孩子们往往把打游戏放在第一位,而女孩子们往往把比衣服、买东西放在第一位。他们把学习当作了一项任务,有的孩子认为,只要我按时上学,父母就会高兴,就会满足他的其它要求,可见,学习就是一种获得其它东西的一种筹码。
眼下,小学生厌学的问题让家长和老师颇为头疼。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厌学情绪不仅会影响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对小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因素,在若干年后,也会对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产生比较坏的影响。所以,小学生的厌学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也是家庭问题,更是一个应该引起各界重视的社会问题。那么怎样找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找到矫正的办法,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变“厌学”为“乐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根据我的从教经验,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这几个大的生活环境来分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是一个大的家庭,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化堕落、低俗消极的思潮,它们对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小学生的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低,这些特征就决定了他们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低俗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暴力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暴力的影视节目及游戏机、网络中。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 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可见我们国家这个大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二)家庭影响
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所作所为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不良的家庭因素是造成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1.家长认识的误区
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往往给学生更多的是物质上的关心,表面上的关心,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的指导,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指导极其匮乏,从而导致这种巨大反差的形成,究其成因:一是家长认为,对于子女的学习,学习方法等的培养应该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家长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及费用,单单依赖学校教育从而放弃了对子女学习指导的主动权;二是家长自身素质低,无力或无法对子女的学习施加影响,进行有益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部分家长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平时对子女的学习不理不问,关心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忽视了对子女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绝大部分家长已经开始关注家庭教育,许多家长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来陪孩子学习、生活,甚至不惜一切为孩子买营养品及学习用品,请家庭教师,送他们上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可现状是,子女疲惫不堪,家长迷惘,有些家长与子女关系紧张,孩子厌学、任性、懒惰、撒谎、不孝、自私、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事与愿违,家长吁短叹。
而农村的部分家长迫于生活压力,不少农村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把子女交给了上一辈,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代沟的进一步加大,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在家成为空白,制约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矛盾冲突会使孩子心理负担增加而无法顾及学习。一个充满战争硝烟的家庭和一个冷如冰窖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丝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每天处在焦虑不安中,身心疲惫,丧失安全感。多数孩子在丧失安全感的同时,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于单亲家庭甚至孤儿来说,缺少父爱或母爱,不能及时教育,不能安心学习,时间长了,会使其远离学校,远离课堂。另外,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有厌学症的学生,大多数父母不爱学习。
(三)学校教育
1、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本质原因
虽然早已实行小学免试直接升初中的制度,但小学教育的应试压力并未消失。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只有学生成绩,初中名校的择生标准仍旧是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仍没有认真的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仍没有被大多数的教师所掌握并应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热之中或之后都没能实质性的减少。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还在流行。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2.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教师、农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三种类型组成。由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未爱过严格的师范训练,想当部分的农村教师专业知识低,难以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差。再者,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就拿我所从教的鲁能大曹希望小学小学为例,年轻教师稀缺,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0 左右,其中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比例约为1:5,绝大多数的教师要担任2到3门课的教学任务。试想这样的教师队伍结构怎能不让小学生生厌,怎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另外就教师个人素质而言,受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物质条件、个人修为等因素的限制,教学效果一般,工作积极性欠缺,这也会助长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3.不良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很多小学生厌学就是从“厌师”开始的,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师工作不感兴趣,他们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见到学生就烦,因而对学生的态度冷漠、生硬、粗暴。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动不动就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其实小学生的情感很丰富,他们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喜欢一个老师就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就说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侄子吧,以前他特别喜欢数学,但现在他却很讨厌数学课,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这学期我们换了个新的数学老师,好凶的,一次上课他讲一个题目讲了好几遍但是我还是不会,做作业时还是做错了,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骂我笨得像猪一样,我再也不想上他的数学课了,我讨厌他……”。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小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师生关系便将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
4.学生间的差异
由于学生性格的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学生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有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再者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当学生上课回答错误时,被同学嘲笑的。当差生考试成绩很差时,被同学瞧不起的。更有甚者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差生得不到同伴的帮助。由于以上出现的情况让差生的心灵受到重创,因此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差生在班中不快乐,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二、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
有效的控制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社会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应为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提供优化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首先加强对网吧的管理。青少年的自制力差,网络的诱惑又很大,希望监管部门能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并努力净化网络空间;同时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使经营者知法、守法、用法,在经营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再者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严格广告内容审查制度。青少年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就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传媒。一些畅销的、所谓“时尚”的图书,不以积极向上的东西吸引人,而追求新奇、魔幻、险异,使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书屋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而漠视对下一代的责任。面对这些现象,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传媒市场的管理力度,净化泛滥失控的传媒市场,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学校图书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优秀的图书、报刊。
此外,在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过程中,学校还要争取社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净化学校周围环境,监督、管制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
2.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通过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来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并使之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的园地,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青少年在社区文化的熏染中得到教育,提升精神层次。
3.针对社会现状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成功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根据培养人才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师用爱、尊重、理解、关心等一切方法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家庭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和谐的家庭氛围
没有家庭和谐,就没有孩子们的幸福。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否拥有和谐家庭的人际气氛,影响着青少年道德情感萌发的方向。在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能较好的养成自尊自爱、关心他人、关爱家庭和关注社会的积极情感与行为。
家是心灵的港湾,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作为父母,要时时处处绐孩子作出榜样,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要多多关心爱护孩子,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必须认真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厌学孩子的家长要么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漠不关心,要么是对孩子百般溺爱。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所有教育的重任,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让人无法想象。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
你也许想让孩子顺其自然、像野花一样成长,那么,我们要说,谁想毁了自己的孩子,就勇敢地试试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的教育,一年顶十年;十三岁以前,孩子的潜能基本定型!家长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其实,在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我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 跑慢了,十倍的补习班和百倍的金钱也于事无补……
科学的教育方式,家长应抓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式,及时的去教育孩子。再者家长不应该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考的不好作为家长要做的是帮助他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打骂,对孩子还应用“欣赏教育”,有一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家长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亮点,多夸奖他们。在孩子做得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孩子就会有信心做得更好,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三)学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作为教师应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以朋友的身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摸清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找到师生心灵沟通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教师还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亮点,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走好人生每一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3.唤醒学生积极上进的意识
厌学的学生在学习上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其优点,及时鼓励给与强化,教师还应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4.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采用分层次教学。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愿意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中目标的学生能更进一步,高目标的学生继续保持住,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正因为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其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解决厌学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的爱、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的大力扶助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王娜
(山东省德州市鲁能大曹希望小学 2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