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
- 来源:Global Traveler 环旅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罗马假日,邂逅,幻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30 15:08
半个世纪前格利高里.派克与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最后也是最让观众难忘的一句对白,让本已是旅游热点的罗马更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浪漫胜地。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在出访罗马时偷偷出逃,与格利高里.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乔邂逅,游览了罗马城最经典的景点并双双坠入情网。最后为了承担公主对皇室对国家的责任,她不得不放弃爱情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英俊潇洒的格利高里.派克与高贵典雅的奥黛丽.赫本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演绎得温馨悦目,加之导演威廉.怀勒将一幕幕情节巧妙而生动地融入到罗马经典名胜风光中,使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在世界影迷的心中更加熠熠生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罗马梦,无论梦境中是去追寻罗马假日般的浪漫爱情,还是在恢弘的历史建筑里展开跨世纪的连绵幻想,抑或是试图沾染一些古老神秘的艺术气息,罗马就在那里静静等待。古斗兽场、许愿池、大教堂,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出自罗马,一座历尽沧桑的古城,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时时颠覆着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认知。即便您的罗马之行是公务在身,也应该抽出一些时间,体验这座城市悠悠的历史感。
满目皆见历史
从历史、文化意义上讲,罗马的含义则要比一般意义上的大城市丰富得多。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像罗马那样,基本涵盖并保存了自希腊罗马时期的文明肇始,经中世纪宗教文明,再经文艺复兴,一直到近现当代的几乎全部文明形态。它简直就象一部文明教科书那样,一脉所系,绵延不绝。现在完全可以说,罗马不仅是一座城市,它还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象征。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读到和熟知的罗马文化元素,在今天还都完好地活着,还有着勃勃的生命力。
古斗兽场
从古罗马到现在的罗马,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几千年的时光将它雕琢得沧桑而又迷人。过去的辉煌还未完全逝去,走在罗马城中,许多历史建筑遗迹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教科书中的一切突然变成了现实。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古罗马斗兽场。这几乎世人皆知的斗兽场始建于公元72年,罗马皇帝在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了不让罗马人丧失斗志,也为了供富人取乐而建立这个宏大的建筑。罗马人有个古老的传说: “ 斗兽场在,世界在。”因此这个庞大的建筑历尽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矗立在那里。
来到斗兽场,凭着自己的想象力,脑海里便会出现那些人与人、人与兽殊死搏杀的血腥场面。抓起一把地上的土,似乎里面也渗透了人与兽的血,可以闻到其中的血腥味。博学多才的同伴告诉我,当时在搏斗的战斗者的命运完全是由观众决定的:如果战败的角斗士看到了观众向他竖起大拇指,那么他幸运地可以参加下一场的搏斗;如果观众们的大拇指朝下,那么无论他们怎样求饶,都会被当场处死。脑海中呈现这一幕幕惨烈的场面,彷佛会听到那些角斗士灵魂的召唤。
这残忍的活动是如何终止的呢?据说当年曾经有一位传教士来到这里,观看了这一场场血腥的画面,惨不忍睹的场面让他奋不顾身地跑向舞台,大呼停止,被当时愤怒的观众当场用乱石活活砸死。这件事传到了教皇的耳朵里,似乎教皇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慢慢减少了当时的血腥角斗,到后来的完全终止。由此,曾经血腥而残忍的活动才算退出了罗马人的日常生活。
站在斗兽场的看台上环视周围,虽然城墙早已斑驳错落,有些地方还长出了野草和青苔,但丝毫也不影响它整体的宏大肃穆氛围。忽略掉周遭游客的喧闹,闭上眼睛,我似乎真的能够听见当年观众歇斯底里的呐喊声,也似乎闻见了斗兽场上的汗水和血腥气息。只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仅留下一些碎片供后人欣赏追忆。
古罗马广场从斗兽场往前,经过皇家广场街,古罗马广场就出现在右边的视野当中。为了避免自己被各种遗迹给绕晕,事先买上一份古代模拟图与今天照片对照的旅游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古罗马广场如今由各种古建筑的遗迹组成,位于帝国大道一侧,与斗兽场、帕拉蒂诺山、卡皮托利奥山等景点毗邻。这里是当年罗马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政治集会、演说,公民选举,欢迎军队凯旋等等都在这里举行,这里的建筑也和这些活动密切相关。罗马帝国的强盛,不仅是军事上、疆域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出色地继承了希腊文明的传统,并更加出色地发扬光大,影响后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罗马广场形成于900多年的时光流逝,在罗马的所有广场中最为古老也最为著名。古罗马广场于公元前7世纪首度成型,原为伊特鲁里亚人的埋葬场,随后扩展成为罗马共和国璀璨光辉的中心。公元4世纪以后,它的重要地位逐步丧失,直到沦为牧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一切古典事物重燃旧爱,广场再次成为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寻找灵感的地方。公元18和19世纪,人们开始系统地挖掘广场遗址,该工作持续至今。
Sacra 街从西北向东南横穿古罗马广场。经过艾米利大圣堂,左侧是元老院(Curia),它曾是罗马元老院成员的聚会之所,中世纪时变成了一个基督教教堂。元老院前方是黑色大理石(Lapis Niger)。整个罗马广场,保存最好也是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三座凯旋门,斗兽场旁边是三拱的君士坦丁凯旋门,Sacra街尽头则是塞维鲁凯旋门,还有一座单拱的提图斯凯旋门。左边是古罗马演讲台的遗址,从这里可以看到8个花岗岩圆柱,它们是罗马最有名的神庙之一萨杜恩神庙的遗迹。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战胜了他的强劲对手马克森提,统一了罗马西部后修建的。这座凯旋门在公元312年开始建造,用罗马水泥建成,其上的雕塑多为浮雕,且多半是从当时罗马帝国的其他建筑上搜集而来,组合拼装成了君士坦丁凯旋门。众多浮雕中最为著名的是凯旋门顶端的八块浮雕,他们是从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拆卸而来,现在珍藏在卡匹托尔博物馆。集合了众多不同时代罗马雕塑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平衡了众多的雕塑风格,在静态中展现了自己的恢宏气质。凯旋门非常能代表罗马人的精神,罗马人也使这种建筑形式流传后世。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神游艺术殿堂
有种说法叫“排最长的队看最小的国”,这最小的国指的就是梵蒂冈,每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排着长队只为一睹它的风采。在规模宏大的梵蒂冈宫殿里,除了教皇厅和教皇的房间,其他的房间还包括2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绘画馆、图书馆等。收藏品以历代教皇的收藏品为中心,全部是各个时代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还包括古代希腊的艺术品。如果全部仔细地欣赏玩味大概要一周的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观赏,最好根据入口不同颜色的标准线路进行选择。在这座巨大的博物馆里徜徉游荡,简直就像是上了一节活色生香的艺术课。
西斯廷礼拜堂
西斯廷礼拜堂是教皇的公用礼拜堂,也是教皇选举的会场,后来因为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创作了《创世纪》和《末日的审判》,从此闻名遐迩。其中《末日的审判》被称为“绘画史上的神曲”,震撼了整个艺术界。
走进礼拜堂,人们立刻会被大量精美的壁画所吸引,感受到艺术神秘的感染力。墙上的壁画以《旧约.圣经》为题材,正面是《最后的审判》,右侧是《基督传》,左侧以《摩西传》为主题。天花板的中央是《旧约.圣经》的创世纪,画有预言者、巫女的像。最精彩的画作是《亚当诞生》、《原罪与流放乐园》、《诺亚方舟》。顶棚的《创世纪》面积达300平方米,由9幅中心画面组成,画出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末日的审判》则位于正面壁上,充满绝望阴沉的气息,该画描绘的是世界末日来临时,基督把万民召集在自己面前,分出善恶的情景。如果不借助于手中的介绍资料,普通人绝对无法辨别这么多巨幅图画,都对应的是哪些圣经故事。
歌德曾评论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米开朗基罗进行创作时,工作极为艰苦,而且谢绝一切助手。由于长期仰面作画,他颈项僵直,导致无法正常直立身体行走,看书读信都要放置在头顶仰视。
拉斐尔展览室
展览室位于梵蒂冈宫殿右端,2楼的四个房间,主要分为火灾之屋,署名之屋,埃里奥多拉之屋,君士坦丁大帝之屋几个部分。
拉斐尔从25岁到37岁去世以前一直不停地作画,但直到他去世后4年,整个展室才最终由其弟子们完成。宁静、优美与理性的画面构成,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理想。据说当时在描绘西斯廷纳礼拜堂的米开朗基罗因与教皇意见不一致,暂时回到老家佛罗伦萨后,拉斐尔进了本来只有助手才允许进入的礼拜堂,因此学到了他的艺术技法并加以应用。火灾之屋里的《波尔哥的火灾》是由拉斐尔画的草图,他的爱徒朱利亚诺.罗马诺画就的。
署名之屋则是四个房间里最美的,墙面与天花板全部都出自拉斐尔之手。进门右边是《圣餐中的议论》,它的对面是描绘哲学胜利的《雅典的学堂》。右端下方的一组画中,有他画的自画像。左边有窗户的墙上是表达诗与艺术的胜利的《帕尔纳索斯的情景》。
一点浪漫元素
来到罗马,无论是向赫本学习,在西班牙广场的石阶上坐着吃一支冰淇淋,还是往许愿池里抛上一枚硬币,都是有着些许浪漫的选择。在如此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无论做点什么,好像都带有一缕理想主义的色彩。
真理之口
在意大利罗马,面对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沿右手边的马赛洛剧场大街走大约15分钟,就到了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这个教堂很小很安静,但里面却有着名扬世界的“真理之口”。这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在《罗马假日》里,就是它吓坏了可爱的安妮公主。其实这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教堂本身的建筑是在6 世纪兴建,以柯林特圆柱和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为装饰,也很值得一看。教堂前还残留着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 - 方特纳神殿的遗迹。
许愿池
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建于公元1762年。喷泉的名字特雷维(Trevi)是三岔路的意思,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喷泉以罗马神话中海神尼普勒战胜归来为题材,历时30年才建成,喷泉中央的海神像中,两座海马雕塑代表平静的海洋与汹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整个喷泉气势磅礴、大气恢宏,特别是喷泉设计中所展现的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和清澈的泉水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喷泉景象,称得上是意大利罗马最漂亮的雕刻艺术作品之一。
但特雷维喷泉最出名的还是它的许愿池,清澈的池水象征着神秘的力量。在远古时代,出征的罗马男子会来到许愿池旁,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后来罗马人便流传起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有人背对着喷泉,右手拿硬币从左肩上方向后投入水中,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枚硬币代表此生会再回罗马,两枚硬币代表会与喜爱的人结合,而三枚硬币则能令讨厌的人离开。很多旅游者在喷泉边排着队往里抛硬币就是被这座城市迷住了的证明。
文/Sophia 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