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三年“雨露”十万人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十堰,贫困农民,雨露计划
  • 发布时间:2014-09-03 10:20

  雨露计划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是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转移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坚持“严把政策、统一要求、规范运作、确保实效”的原则,积极落实新要求、探索新机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助学工程,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促进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2011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雨露计划培训25742人,稳定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按每户4口人计算,3年来全市通过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带动2.5万户、10万人增收脱贫。

  目前,十堰市所辖的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张湾区和茅箭区等5县1市2区开展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其中郧县和郧西县是国家雨露计划的试点县。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市中高职在校生人数为25431人,其中中职在校生17674人(一年级8293人、二年级9381人、三年级今年6月已毕业),高职在校生7757人(一年级3146人、二年级2051人、三年级2560人、四年级今年6月已毕业)。中职在校学生中属于农村户籍的有15623人,占总人数的88.4%;享受国家免除学费(每年2000元)的学生有15264人,占总人数的86.4%;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1500元)的学生有13511人,占总人数的76.4%。高职在校学生中属于农村户籍的有5045人,占总人数的65%;在校学生均没有享受国家免除学费(每年2000元)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1500元)的学生有1762人,占总人数的22.7%。

  主要成效与做法

  十堰市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转移就业为目的,以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贫困劳动力短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培训质量,打造专业品牌,稳定转移就业,雨露计划工作成效明显。

  近几年,十堰市中高职培训学校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转移的模式,汽车维修、数控磨具、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雨露计划学员转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服务,定向班占班级总数的80%,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注重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培训,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真正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共创三赢。

  在雨露计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十堰各地培训和办学模式不断创新。郧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结合学员的兴趣志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转移。丹江口市就目前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整合力度,把技能培训由多部门组织改为统一组织实施、培训补助资金由部门分散发放改为统筹发放,探索建立新型农民职业资格制度,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致富。

  雨露计划产生的“培训转移一人、增收脱贫一户”的扶贫效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也是扶贫成本最低的。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经过培训就业后,月平均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

  十堰市雨露计划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市县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雨露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和村也明确了专人负责,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上下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市区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雨露计划的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劳动力不知道培训、不想培训和想培训找不到门路的问题,为准确识别培训对象奠定了基础。

  选好基地,提升质量。十堰市按照省扶贫办设定的培训基地评估体系,对市内中高职培训学校进行百分制综合评估,择优认定全市雨露计划培训基地16所,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雨露计划定点培训网络。各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打造符合市场需求、企业认可、便于就业、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品牌专业。

  规范管理,据实补贴。各地加强计划合同、对象认定、台帐登录、资金报帐、年度考核、基地动态管理六个方面的管理,坚持“户申请、村证明、乡申报、县审批”的程序,严把对象认定关,按照长训每人每年1000元、短训每人每次600元的标准,据实兑现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

  困难和问题

  十堰市的雨露计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源大幅减少,学校竞争激烈导致优势资源浪费。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新出生人口数量年年下降,应届“两后生”人数不断减少,导致参加中高职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幅减少。2013年十堰市中职招生总数为8293人,其中农村户籍人数为7317人,比2010年的14540人少6247人。

  另一方面,因为初中毕业学生锐减,市直中职学校和县级中职学校为争夺生源竞争激烈,县市中职学校为保运转采取各种办法将应届毕业生留在县内,造成了市直中职学校拥有优势教育资源却不能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的尴尬局面。2013年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招生仅有763人,其中农村户籍580人;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招生仅有259人,其中农村户籍198人,两校农村户籍学生之和仅有788人,占当年全市中职招生总数8293的9.5%。

  第二,对象认定严格,雨露计划政策惠及面较窄。《湖北省雨露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雨露计划实施范围是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09个省定重点老区乡镇、200个省定重点贫困乡镇和其它插花贫困地区;培训补助对象必须是扶贫部门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中年龄为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和“两后生”新生劳动力,且当年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两证”(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等级证),或在校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补助对象扩大到接受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按照这一规定,2013年十堰市中高职入学11439人,农村户籍9362人,其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劳动力只有4213人,仅占当年入学总人数的36.8%,可以看出由于认定条件的限制,雨露计划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很小。

  第三,补助标准偏低,雨露计划学员负担较重。目前,雨露计划补助标准为长训生(中高职在校生)每人每年1000元、短训生(参加短期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每人每次600元。据估算,一名长训生一年所需费用在8100元以上,其中学费2400元、书杂费500元、住宿费400元、生活费4500元、办理技能等级证书费300元,减去国家免除学费2000元、资助贫困学生生活补助1500元和雨露计划补助1000元,每个学员自己要负担3600元;一名短训生一年所需费用在3700元以上,其中学费1200元、书杂费100元、住宿费100元、生活费2000元、办理技能等级证书费300元,国家对短期培训没有专项资助政策,减去雨露计划补助600元,每个学员自己要负担3100元。不能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政策的学员负担更高。农村贫困农户家庭本身就困难,有限的补助资金难以填补高额的学费及生活费缺口,致使有些学生不愿入学或中途退学外出务工。2013年,全市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流失人数达3000多人,中高职学校在校学生的辍学率达15%。

  第四,程序复杂、经费短缺,部门和学校积极性不高。目前雨露计划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程序繁琐,审核周期长,给扶贫部门、学校和学生家庭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基层干部群众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中高职学校又无学员能否享受补助的界定依据,往往一个培训对象与建档立卡信息对接时要反复核查好几遍,学生与家长要在学校和居住地之间往返三四趟,既费时又花钱;同时大量不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汇聚上报到扶贫部门,给审核、宣传、解释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县扶贫办一度成了“信访局”。二是市直学校与县市区扶贫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学校不能及时提供初审通过的申请对象的相关资料,扶贫部门无法审核确认,财政部门不能统一划拨补助资金;加上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一卡通”存折带在身边,有时补助资金打到账户了,学生不知道,也找学校质疑,学校意见很大。三是雨露计划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补助资金是针对学生个人的,扶贫部门和学校均没有专项工作经费。经学校测算,每位学生在申报雨露计划补助的过程中,宣传资料、表格印制、档案收集、人工路费等方面开支需要100元,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开支。

  第五,政策执行不统一,参训学员无法公平享受国家资助和政策叠加扶持。一方面,国家针对中职培训出台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有较大偏差,表现为在县市区中职学校就读的农村户籍学生基本能够享受免学费的政策,而在十堰城区中职学校就读的农村户籍学生只有15%可以享受免学费政策,使得参训学员无法公平享受国家资助。另一方面,十堰市目前开展的其他培训还有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人社部门的“短期就业创业培训”、移民部门的“移民子女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妇联的“春蕾计划”等,由于受国家政策在培训对象、培训方式、补助方式等方面的规定限制,各类培训政策和资金不能叠加,造成培训资源分散,参训学员无法享受更多的补助政策。

  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生源。一方面,要打破县市区的壁垒限制,市教育部门依据全市中高职学校的综合实力、优势品牌和学生需求,统筹分配参加技能培训的生源,避免学校无序竞争造成优势培训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学校资源整合机制,采取“转一批、合一批、市县联办一批”的方式,引导全市职业培训学校进行整合,大力推行校校合作、校企联办、订单培训等模式,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具有十堰特色的培训品牌,在全国、全省扩大十堰市职业培训的影响,依靠品牌效应赢得培训效益。

  二是建议放开雨露计划政策规定的补助对象条件限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覆盖的基础上,兼顾农村户籍参训学员,扩大雨露计划政策的惠及面。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优惠政策,整合各类培训资金,统筹培训方式,切实让农村户籍学员享受更多的国家培训补助政策,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

  三是建议提高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标准。对参加长训的学员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3000元、参加短训的劳动力由每人每次600元提高到1000-2000元(具体标准依据培训专业收费情况而定)。

  四是建议简化雨露计划工作程序。免除乡镇、村审签程序,由县市区扶贫办依据学员提供的各类信息和附件资料,查对“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确定补助对象,节约行政成本,降低群众费用,提高办事效率。

  对参训学员实行一次性建档,第二年以学校为单位集中提供在校信息,扶贫部门到校核定,免除再次审核的程序。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扶贫办)

  彭文军 孙章玉 王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