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银行业的搅局者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余额宝,马云
  • 发布时间:2014-09-17 13:18

  IT企业不仅仅把汽车作为入侵的目标,包括趾高气扬的银行业,正如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它以一个搅局者的身份,改变了银行业的固有姿态,成为“入侵者”们的榜样。

  任何故事里都不缺少搅局者,有趣的是,他们往往是故事里最亮丽的色彩。

  余额宝2013年6月13日问世,旋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继支付宝之后又一次“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历史性事件。作为一款跨界产品,短短一年时间用户数就已破亿,让互联网金融快速进入“混战”阶段,余额宝模式频繁被复制,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渐行渐远。

  马云曾经讲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余额宝的出现,让数以万亿计的活期存款大搬家,这样的成绩足以让银行大鳄们忌惮,最终放下身段来“讨好”原本不那么受重视的草根客户,银行不得不做出改变。

  余额宝上线之后,凭借着先天的宣传优势和高于银行活期储蓄十几倍的收益,吸引了一大批草根用户。短短一年时间,余额宝的资产规模和客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13年6月底,余额宝用户数仅为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之后以平均每月增加675万户的速度,到2013年12月底,余额宝客户已经达4303万人,资金规模1853亿元。仅仅过了两个月,到了2014年2月27日,余额宝用户超过8100万,规模突破5000亿元,负责管理余额宝资金的天弘基金也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23年的发展,股民数量才不到7000万。而余额宝仅仅上线一年,用户数就突破了1亿,足见互联网金融威力之大。

  “每月工资一到账就把钱转光,都放在余额宝里。一来在网上买东西支付更方便一些,再一个,每天能看到自己的钱在增值,心里都会暗爽。”一位网购达人说。

  河南大学原金融系主任吴腾华教授认为,由于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远超出银行的活期存款,大量的居民活期储蓄正在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向各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类基金”。

  正是看到了余额宝迅猛发展的势头和众多草根用户的理财需求,2013年11月1日,17家基金公司集体在淘宝理财平台上销售基金。百度百发、微信理财通、和讯理财客、搜狐抢钱节、苏宁易购等众多互联网平台也都开始了在线理财试水。

  “宝类基金”的出现以及规模的迅速扩张,终于让传统银行业寝食难安,从2013年年底,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出手,“薪金宝”“现金宝”等各种“宝”类现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理财门槛纷纷降低至“1元起投”,打响了活期存款客户争夺战。

  作为一名“入侵者”,余额宝做到的不仅仅影响了金融业,更多的是让他们作出了改变。

  文 AO记者 高振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