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鲍叔牙的“公与私”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齐国,军师,边境
  • 发布时间:2014-10-13 08:14

  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期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曾是情同手足的患难兄弟,先是各为其主,后又同朝为官,他们究竟是怎样摆平公私关系,让“管鲍之交”成为千古佳话的呢?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齐襄公的弟弟公孙无知继任齐国国君,但不久又被大臣杀死,齐国一片混乱。

  齐襄公的两个儿子,一直被排挤流亡在国外。寄居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突然得到国内混乱的消息,都急于回国争夺王位。

  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担心公子小白捷足先登,就亲自带人去齐国边境拦截,并让鲁国派大将另带一队人马护送公子纠回齐国。

  当管仲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好碰上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的人马,便上前拦阻。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军师,他虽与管仲有手足之情,但他大声呵斥管仲,并令车队加快前进。管仲见拦不住车队,便搭箭拉弓,朝车上的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是个百发百中神箭手,见大功告成,便带着人马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

  没想到,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玉带钩上,小白深知管仲箭法的利害,为避免他再射一箭,就大叫一声装死倒在车里。公子小白回国后,在鲍叔牙的辅佐下登上了齐国君位,后人称齐桓公。

  管仲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就不紧不慢地护送公子纠回齐国。进入齐国边境,管仲突然获知,公子小白不但没有死,而且已经登上王位。管仲一气之下,命令护送公子纠的500多鲁国士兵跟齐国硬拼,结果战败逃回了鲁国。

  随后不久,齐桓公令鲍叔牙率军攻打鲁国,弱小的鲁国被迫应战,结果连连败北,鲁君就派人讲和,鲍叔牙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二是把管仲交给齐国。鲁国只好照办,把公子纠的人头和管仲一起交给了齐国。

  铲除公子纠以后,齐桓公感念鲍叔牙的拥立之功,要任命他做国相,鲍叔牙却不肯接受。他说:“我帮君王是凭我的忠心,而国相这么重要的职务,光凭忠心是不够的,您该找个更有才能的人。”齐桓公说:“在大臣中,谁比你更有才能?”鲍叔牙说:“管仲能帮您成就霸业,我把他从鲁国要回来,就是要他帮您的。”

  齐桓公说:“他拿箭射我,一箭之仇我还没报,你怎么让我重用他? ”

  鲍叔牙说:“管仲用箭来射杀您,说明他对自己主子非常忠心,同时他治国才能远超过我。您得到管仲的辅佐,成就霸业就无忧了。如果王上您不计前嫌,他一定会死心塌地辅佐您。”

  齐桓公就拜管仲为国相。管仲十分感激鲍叔牙,并为齐桓公的大度折服,此后一心报效齐桓公。管仲果有奇才,他改革政制,发展经济,使齐国迅速兴盛起来。由于国力强大,齐桓公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据说,有一次齐桓公曾问管仲:“假如你死了,谁接任国相?”管仲一连说出了三个人选,到第四个人选才说出鲍叔牙。齐桓公就打抱不平说:“听说以前鲍叔牙与你情同手足,你为了公子纠曾射我一箭,要不是鲍叔牙,我早就把你杀了,鲍叔牙又推荐你为国相,怎么现在让你推荐接任国相人选,你反而把鲍叔牙放在了第四位?”

  管仲回答:“王上您是在问我下任国相的最合适人选,并没有问我最感激谁啊!”

  文/贞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