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的人格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人格,松鹰图,育鸡图
  • 发布时间:2014-10-13 08:15

  李苦禅,我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他曾拜师齐白石,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其写意画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国画名作《松鹰图》《育鸡图》《水边即景》等成为国画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李苦禅的国画功底中,渗透着他高贵的人格。

  他教育儿子李燕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他爱用古人打比方,他说,秦桧的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烧掉。因为据说保留其书会招祸殃,实际是憎恶其人。

  李苦禅的精湛画艺处处反映他高贵的人格。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象征,竹是高风亮节的标志,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他的画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李苦禅最突出的品质是“艺行合一”。

  1937年日军侵入北平时,为拉拢社会名流,请李苦禅“出山”。日本人说:“你要答应了,有你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李苦禅淡然拒绝,并且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与梅兰芳一样,成为一名有骨气的中国艺人。

  “文革”期间,李苦禅的许多画作和收藏品被查抄。拨乱反正后,有关部门通知前往认领散乱的查抄物品,那时趁机多拿自藏的事并不鲜见。李苦禅再三叮嘱儿子李燕:“这正是看人心眼儿的时候,咱们要错领了,一定要还给人家。” 李燕在领到的“杂画一批”中赫然发现,一卷二十件极其珍贵的黄宾虹未装裱之作,上有二三件书有李可染的上款。李燕遵照父亲的嘱咐,当即声明并交还工作人员,同时立即通知李可染。李可染见心爱之物璧还,喜不自胜,对李苦禅父子充满感激和敬佩之情。

  李苦禅心地宽厚,尤重诚信,一诺千金。

  有一次,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向他求画。老友说看他作画辛苦,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快地答应了,并说:“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不过李苦禅确实是名气大,应酬多,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告诉李苦禅其父病故。李苦禅非常吃惊,又想起老友所托之事,悲伤之中又十分愧疚,“应人之事未了,而其人已去,自己怎得心安?”

  夜深人静,李苦禅挥毫作画,深情地画了一百枝洁白的莲花。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洒一杯清酒在地,双手举画。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了心愿,追悔莫及。今作《百莲图》,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将精心制作的画作点燃,化作了一团奇异的火焰。

  见此,儿子有些不解:“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李苦禅正色道:“应人之事,岂可食言?即便老友不知,而我心有知啊。”

  文/卜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