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推介
  • 发布时间:2014-10-13 08:45

  近几年来,湖南临武县贯彻“就业优先战略”,按照上级部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质量就业,使临武县在保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稳定的同时,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取得明显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就业,我们仍然需要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加强研究探索,将就业工作逐步推向更高层次,取得新的成果。

  临武县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3年,临武县开发就业岗位1847个,城镇新增就业444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失业人员再就业125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4%;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但总体上来说,该县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在就业质量方面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工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不完善。从收入分配的宏观层面看,临武县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从2000年的54%,下降为2010年的47.6%。行业之间部分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住宿和餐饮等行业中,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不及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同时,临武县工资收入分配领域金字塔形格局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提低、扩中、限高”的调整任务依然繁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亟待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较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二是劳动条件有待改善。有的企业存在超时工作和拖欠工资的现象。有的企业不顾劳动者的健康,缺乏人文关怀,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工伤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农民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与其子女家人分离,许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得不到照顾。

  三是社会保障有待完善。近年来,虽然临武县社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取得长足进展,但能够充分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劳动者依然有限。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依然偏低。多数务工人员没有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他们在失业和工伤等方面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同时,现行社保制度存在着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群体分割以及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

  四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有待加强,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有待提高。就业歧视现象在年龄、性别、户籍等方面依然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突出。2013年,临武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1件,涉及农民工133人,同比增长6.2%,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约占1/3,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工会组建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够。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就是要努力实现城乡各类劳动者充分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就业,就是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培育良好的就业能力、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最终构建出和谐的劳动关系。

  发展经济带动用工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根据临武县当前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并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重点产业升级、服务业提速、现代农业绿色”的就业岗位开发计划。注重在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中,开发就业新领域,重点支持东佳电子、晴岚医药、合诚鞋业等重点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商贸、高端地产、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带动生产性就业岗位增长。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力,驱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速增长。注重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增加绿色产业就业机会。

  加大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实现公平就业。要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着眼改变大学生就业理念,拓宽就业渠道,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等公开招考方面要加大力度,增加指标。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广泛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位临武籍大学毕业生一年内享受两次以上推荐就业的机会。加大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组织实施专业化、个性化就业援助,力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适龄被征地农民充分就业工程,确保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适龄被征地农民有就业指导、岗位信息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实现“创业式”就业。继续推进全民创业计划,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从源头上推动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条件,不断提高创业扶持资金和创业补贴的标准。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作用,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技能培训力度,认真做好创业跟踪服务,激发各类群体创业动力。要进一步推进创业载体建设,发挥创业基地作用,紧抓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依托县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凌峰物流园等,为创业基地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培育创业主体,树立创业典型,营造创业氛围。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实现“无障碍”就业。一要优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县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作用,将就业服务平台向群众身边延伸,推行创业服务指导、创业培训、创业维权投诉“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二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县委、县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宽松优惠的配套政策,为创业人员提供手续代办项目推介、小额贷款、税费优惠、奖励扶持、登记备案、试运营等扶持服务,降低创业成本,减轻创业负担,激活民间资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三要完善就业结构体系,因为创业有助于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完善援企稳岗措施,实现稳定就业。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实施援企稳岗计划,开展以政策宣传、就业帮扶、社会保障、调解维权、人才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零距离”服务企业活动。实现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指导帮助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减负稳岗,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促进就业形势的稳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体面就业。一要进一步完善工资调控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企业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工资稳步增长。二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社会保障的制度和人群从“广覆盖”到“全覆盖”迈进,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要进一步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对劳动保障权利的监督,每年要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重点监管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文/蒋文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