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两类网络优势 第三类网络时代来临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以太网,第三类网络
  • 发布时间:2014-10-15 10:14

  “互联网无处不在,能够按需使用,但是其服务质量不能保证,还存在安全问题;而MEF的运营商级以太网(CE 2.0)能够提供有保证的性能和安全,但需要数周时间来建立一个服务。为此,我们需要第三类网络!”城域以太网论坛( MEF)总裁陈子湳认为,互联网和虚拟专用网络是当前主要的两类网络,它们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

  聚合两类网络优势

  陈子湳指出,针对当前主流的两类网络,用户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连接服务”。尽管虚拟专有网络一旦建成,服务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都不用再担忧,但是建立服务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在连接跨越多个运营商网络时耗时会更长。互联网服务虽然无处不在,可即时和按需提供,但难达到用户对质量、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MEF努力的方向——通过第三类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敏捷、有保证和编排过的服务。其中,敏捷是指实时、按需服务,有保证是指性能和安全有保证,编排过的是指跨多个服务提供商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第三类网络结合了此前两类网络的优点:能够提供企业级的连通效率,以及无所不在、按需的服务,而无需经过艰苦而漫长的安装和调试过程。”陈子湳说。

  以太网的发明人、德克萨斯大学创新教授和MEF顾问总监鲍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指出:“MEF宣布推出新的网络范式——第三类网络。第三类网络将给世界各地提供敏捷、有保证和编排过的服务。它是一种基于新兴的网络即服务(NaaS)原则的第三类网络。”

  事实上,早在2010年,陈子湳就做过一个简报,比较了以太网与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络),并指出“公共服务的以太网必将像打电话那样容易地提供全球各地的以太网连接服务”。 后来技术、应用环境的成熟,为第三类网络的到来提供了创新环境。

  比如,CE 2.0 E-Access的出现让跨多个运营商的服务变得更容易。现在,该服务日益普遍,不过它仍然需要时间来建立业务的SLA。

  据悉,陈子湳在写那个简报时,已经有超过70家公司可以提供300多种CE 2.0认证过的服务和产品,当前这个数字正在迅速扩大中。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专业人士接受MEF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来自65个国家的超过2500名专业人士通过MEF的认证。这个数字表明,CE 2.0推出以后,通过MEF认证的人数增长了10倍。

  与此同时,第三代网络的应用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移动应用、云计算、机器对机器(M2M)应用都对网络的敏捷性、可靠性和可编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遵循网络即服务原则

  那么第三类网络该如何实现呢?MEF认为,在给出这个解决方案之前,首先要回答为何提供第三类网络服务那么困难这一问题。

  陈子湳认为,这是因为在今天的电信业务中没有“分层抽离”技术。在企业计算中,硬件与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是分离的,因而可以在每一层创新而不影响其上或其下的层。然而在电信业务里,不同的系统都在功能结构中。每一个这样的功能系统必须掌握所有领域的详细信息,如光学、以太网或IP的详细信息。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变化都会导致所有系统更改。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

  但采用NaaS原则,就可以为电信业务找到一个分层的方法,从而一个领域一个领域、一层一层地分解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业界正在共同努力通过三大举措:NFV(网络功能虚拟化)、SDN(软件定义网络)和服务编排,来形成反应速度更快和适应性更强的解决方案。为此,MEF正在努力形成标准化的服务编排来管理连接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

  NFV允许每一个网络功能都可使用通用的虚拟机,而不是使用厂商特定的网络元素。而SDN将网络元素中的控制功能移至中央控制器中。无论是NFV还是SDN,当它们提供第三类网络的基本构建模块时,所关心的只是网络元素的功能和控制,而不用关心企业或个人实际购买的连接服务。这是MEF的标准化服务编排的能力所在。

  服务编排管理着连接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履行、控制、性能、保证、使用和分析。它拥有一层或一个域的所有服务的详细清单,为服务提供商和在其他层操作的内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必要的API。

  “形成这样的服务编排是MEF的目标。”陈子湳称,到目前为止,MEF已经完成的初始工作包括:服务编排生命周期元素的定义;确定扩展信息模型是动态的,并且是独立于协议的;在需要的地方发展基于开放标准的API。

  “所有的新功能都可以构建在CE2.0之上,以CE2.0为服务平台,充分利用CE2.0的优势,从而可以确保最佳迁移策略的形成。”陈子湳补充道。

  陈子湳强调,第三类网络只有在众多不同行业的决策者们密切合作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落地,因此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团结起来、精诚合作非常重要。为此,MEF建立了名为“团结”的扩大合作计划。据了解,该计划涉及关键行业标准的制定机构。

  满足各类个性化连接需求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爸爸是一个媒体主管,需要大量的带宽来下载高清视频样本;妈妈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因为咨询和部门会议的需求而对VoIP高度依赖;女儿则需要可靠快速的互联网来完成学校作业;儿子迷恋于在线游戏,需要大量的带宽和最小的延迟与丢包。而  要想同时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个性化应用需求,如果采用传统的网络类型,可谓遇到终极调整了。而第三类网络可以提供满足所有这些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在学校……甚至度假在外时使用。

  “个人以太网将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融合的终极梦想,而第三类网络将使其变成现实。” 陈子湳指出,第三类网络对人的工作、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用户离开办公场所后,无论是在酒店还是在家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只需通过连接,用户个人的NaaS性能配置文件将会被自动加载,一个企业级的连接会自动设置,他马上就可以投入工作。 “有性能保障的网络体验将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这是第三类网络一个令所有利益相关者兴奋的前景。” 陈子湳说。

  其次,企业网络可以通过API或者门户启动自动指令将客户的数据流向与其签订合约的运营商,在有虚拟服务连接的地方供应虚拟服务连接,在远程没有虚拟服务连接的地方提供物理安装,从而创建一个无处不在的虚拟网络作为按需业务服务的平台。

  最后,随着按需网络服务将用户互连至运行在远程数据中心刀片服务器上的虚拟机或虚拟网络功能中,云服务的交付将变得无缝。自动化的跨运营商服务编排将管理所有连接,包括在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的所有连接。

  本报记者 邱燕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