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 德国80后的北京逻辑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雷克,德国,北京
  • 发布时间:2014-10-22 15:40

  对于一个在德国学过两年汉学,其中,一个星期20个小时普通话,1个小时文言文,外加历史课,文学课,宗教课,哲学课,地理课等,有着很高语言天份的德国男生来说,来中国的最初几年,最先最快领会到的也是语言上的趣事。

  他叫雷克。很容易跟人聊开,与其说是对他的采访,不如说更像是在与他侃大山,他会很自信地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告诉你,时不时配合一些极本土的“HOLD不住,或者啥,妞,我一哥们儿”这样的词汇,引人发笑。他能很快捕捉到一些中国的特色,是个有趣的人。“当然。”这是他的常用语。

  “当时有一个同学,一个妞,因为紧张,她忘了很关键的一些事儿,你能猜什么事儿吗?文言文方向应该是从右到左,她翻译的全是乱七八糟的,因为她翻译的是从左到右。”雷克讲他们班学文言文时的故事,流利的中文有时让你几乎忘了他是个老外。

  雷克讲了几个他刚来中国时最明显的语言习惯的改变。

  “就是比如说,我在某一个地方溜达,然后我找超市,我问,这个地方有超市吗,人家会说,可能没有,那么可能没有是什么意思,你要么知道要么不知道,你说可能没有,说明好像你有点偏没有但是你不想否定,有点那个意思。”雷克发现很多中国人在表达方式上很不喜欢明确地拒绝对方,可能那样会让对方不舒服。

  同样的特点还表现在他与朋友的约会上。“如果说我跟你约好了,明天去看电影,今天晚上你给我发个短信,说,明天可能没有时间,或者,可能明天有一点事儿,如果德国人这么说,我会以为50%会去,50%不会去,只是有一点事儿而已。而其实中国朋友已经知道了确实没有时间,像这样的情况,德国人会明确地说,不好意思我明天没有时间。”雷克在讲这段经历时,把“可能”的“可”字和“有一点事儿”的“点儿”字拖得格外长。

  说完这段,他忙解释说,不是说哪种语言习惯好或者不好,他只是在说不同,现在,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表达。因为前段时间他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用售票机买地铁票时,发现1元纸币塞不进去,但是票价是2元,又没有2元纸币,最后发现机器下方注明“不接受1元纸币”的事情时,被网友误解他不仅在批评机器,还在批评北京,他从其中感受到了代表与被代表,这也被他定义为来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

  虽然雷克因为曾经从北京徒步走到乌鲁木齐而受到关注,他有时却更喜欢不总是走来走去,而是待在一个地方,观看人来人往。他记得第一次去兰州时,他在一个招待所住下后,买了一个大西瓜,把它砍成两半,随手拿着一把椅子,抱着大西瓜,走到屋外十字路口边上坐着吃西瓜,时常会有人从他面前经过,偶尔会有一些交流。他觉得总是在跑,观看到的是马赛克式很多很小的部分,而在一个角落里,可以把那一部分看得比较全。

  这样的经历让他观察到人们交流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我在一个西北面馆发现,常来的一些客人往往是连招呼都不打,他们会说,大碗面,或者说,面。”他说。联想起他眼里的德国人,多数时候,尽管外面是宝马车,当他走进一个小餐馆,还是会说不好意思,或者是“你好,请来一碗面”。这让他看到中国语言里相当直接的一面。以至于当同样有德国人认为说中文时一定要想好对方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跟下象棋和击剑一样时,雷克很快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商界,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想好对方的反应才出手,德国人会说,我很喜欢你的创意,我还要再考虑一下,那个时候你知道,他其实不喜欢,他只是不想跟你说。在中国酒桌上,即使人们说,你太棒了,太帅了,太聪明了,干一杯,走一个,喝喝喝,咱们从现在开始是朋友。其实可能他们不是朋友,反倒在西北面馆不太礼貌点面的那位,跟那个老板是朋友。其实,我跟我的中国哥们儿,我们一起喝酒,满桌的啤酒瓶和很多烤串,我才不会想他的下一句是什么。”

  与人们交流吸纳的词汇中,他很喜欢“妞”字儿,他会把“妞”想成可爱,年轻,活泼。他觉得从男人的角度来看,妞有两种,有的在18,9岁时,像水果一样完全成熟了,这时要把她摘下来,否则就来不及了,因为这样的妞,可能再过几年会变老,会不好看,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不知道如何变老。另外一种妞,可能年轻时跟第一种妞比起来,要稍微差一点,但因为有修养,知道用一种优雅的方式去成长,会变得越来越好,或许在30多岁时会更好。他会把这个理论写在自己的专栏里。

  他给记者看手机里储备的专栏标题:讽刺希特勒,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国人,喝酒其实是很好的习惯,到底什么是封建社会,为什么我不喜欢拜仁慕尼黑,为什么德国人不喜欢住高楼,罗马尼亚人到德国找工作是个问题吗,我怎么对美国失望了……他想到什么,会先把它记录下来。他用自己的视角看中国的特色,很受欢迎。他说这事儿就像盲人摄影,盲人摄影的特点在于,要先告诉你是盲人拍的,你才会觉得为什么是这样,他为什么要往那个方向拍,我们经常在乎的是一个视角,或者背后的理念与故事,其实,很多东西不一定要达到一个特别的标准,我们寻找的并非一定是完美,还可以看是否能创造别人没有创造过的东西,看是否有自己的特点。

  问他是否认为自己聪明?他迅速回答:“我才不聪明!”

  雷克说年轻人在18,9岁时会犯普遍的错误,认为自己全都明白了。其实就懂了一点点,后来发现,这个一点有多么小,尤其在路上碰到一些真正的聪明人时。雷克擅长语文与历史,尤其擅长语言,但他一直怕碰到一个比他更强的人。他刚上电影学院时,除了大部分中国学生外,还有一个美国同学。他当时就想,如果美国同学中文好的话,没事儿,毕竟自己会法语,在外语上应该比美国同学强,假设美国同学在法语上真的比他好,也没事儿,自己会在摄影方面比他强,他很快产生竞争的意识。只是当雷克看到美国同学时,他发现,人家不仅中文比他强,还会日语、韩语,甚至粤语,摄影比他强得多,让他更郁闷的是,他一直想让自己讨厌那位同学,因为那样的话,他可以觉得虽然对方很强,但最起码没有人喜欢他,结果他没有办法讨厌那位同学,因为对方真的很可爱。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后,他终于想通了:你碰到了一个在各方面比你强的人,是不是也是一种解放?

  后来毕业时,每个人要交一个作品。美国同学交了一个很好的作品,但是教授把班里一个中国男孩儿的作品,反复播放了好几遍,因为那个作品实在太好了。当时雷克看到了那位美国同学的表情,在比自己更强的人面前,美国同学也有些HOLD不住了。

  “反正总有一个在上面的人会相当地累,因为他会一直想有没有一个比我牛的,当他遇到的时候,他会崩溃,他会又爬起来,哦,好,我是第二,可以了,不用怕了,现在这个责任在最上面的那个,然后上面那个又要累了。”雷克说这段话时,语速挺快,他没留胡子的形象与之前见过的徒步中国时胡子一大把的照片相差甚远,让人认清了他年龄的真相,他的逻辑一套一套的,每说出来一点,都是一个德国80后眼中的中国,特点鲜明。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