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源 艺承笔墨间 人生大自在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邓国源,染料,人生
  • 发布时间:2014-10-23 09:41

  在城市繁华区一处较为高档的社区内,原本应该豪华、宽敞的四百多平米居室,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各种画笔,卡尺,染料。还有一个好似油漆桶的容器里,夹杂着各种我也说不上来杂物,放在满是油画布画框的房间里,关于绘画的器具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唯一可以看到生活痕迹的是一套老款的软沙发、几张并排已有些年代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组还算讲究的茶具。这里就是中国当代绘画大师,现代艺术领军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现代艺术学院院长邓国源的画室。这里最直观的印象是:一个让人永远处于创作中的场所,一个让人活的自由自在的世界。对于邓老师来说,艺术创作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个从小并不热爱绘画的大师

  见到邓国源的时候,他刚从国外赶回来。人看上去似乎还有些疲惫。我刚要开口,他却笑着回我:“放心,不碍事,我已习惯了这样的匆忙。”1958年出生于天津的邓国源,与那些有着过多童年艺术情节的画家皆不同。起初,他对绘画并不是十分的热衷,对于从事绘画,邓国源觉得那纯属偶然。据他讲,在那个时代,初中毕业他就参加了工作,在药材公司卖过药,也学过中医,但这些工作我好像都不是特别喜欢,后来公司让我搞宣传,出黑板报、画报头,这时我才发现,这事情是我喜欢做的,也很适合我。直到20岁了我才开始专业学习。因为白天要工作,没有时间正规学习,我就只好自学,在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就在路边停下来,看景物、观察人的状态,回家自己再默画下来。直到考进了天津美院,开始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前,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掌握了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默写的能力,为我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求生存 带着痛苦转型

  毕业于天津美院油画系的邓国源,本来接受的是欧美写实主义绘画传统的训练。他对我说,他在班上一直是个好学生,特别用功,上肖像课时,他会同时画几幅,一幅按老师的要求画,另几幅按自己的兴趣和感觉画。当时老师对于他的评价是,油画感很强,至于什么是“油画感”,是用笔用色的方法,还是节奏韵律感,他自己都说不太明白。当时受‘八五美术风潮’的外部影响。打开国门后,他开始受西方现代艺术风格的影响,一度使他跃跃欲试。终于机会来了。九十年代初,他有机会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欧洲著名的凡戴克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并接触到伊门道夫、昆特约克等当代艺术大师,他犹如找到了一面镜子,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从此艺术视角豁然开朗。从那一刻起。他从写实变为抽象,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形式。但是,怀着美好回国的他却不知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观念认识上的持久战。

  抽象艺术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是根本没有艺术市场的。没人能看懂那些“稀奇古怪、糊涂乱抹”的东西,而在美院,一个有着扎实绘画基本功、又被赞很有“油画感”的画家,忽然抛弃了写实主义传统,连他的老师都觉得可惜。这就意味,邓国源要么饿死,要么放弃理想。为此他十分痛苦。

  “你猜的出结果吗?”邓国源笑着问我。其实,不难看出,现在的成功,源于当初的坚持。这的确又是一个很成功的励志故事。但过程,邓老师道出了其中的答案:“艺术家要把握人与自然、自然与艺术、艺术与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越近越具象,越远越抽象,艺术的玄妙之处就在于把握这种距离的分寸感。这种分寸感跟受众与市场是有着一定认知联系的。分寸感把握好了,便会形成你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甚至是只属于你的领域或市场。”

  名作出于“梦”中

  山中、田野、花园,是邓国源抽象水墨画的三个系列,他的“装置艺术”以独有艺术表现形式,用绘画艺术讲述了一个花园被毁后重新诞生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为引起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邓国源说开启这样的命题,起初源于一段邓国源在法国生活时的一件小故事。

  2001年,邓国源在法国南部的美丽圣地普罗旺斯生活过一段时间,这块激发过梵高等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土地上,他对法国的花园产生了浓厚兴趣。与中国古典花园不同是,这里的花园更多融入了园艺师的造型理念。无论何种时代,人对自然的理想、文明对自然的寄托,无不集中投射在花园里。美仑美奂的环境引得邓国源晚上睡觉时,花园的美景不断的出现在他的梦境中。于是,早上醒来后邓国源便把梦境中的情景画了出来。他尝试用黑白的绘画语言代替缤纷的光线和色彩,以水墨画特有的点、线、块、笔触都成为画面的构成元素,笔墨的干湿浓淡均有着不同的变化。令观画者有如在花园中徜徉、流连。

  成功的被错过

  现在邓国源作为目前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不仅在像中国美术馆这样的国家级艺术殿堂展出,而且还在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中心以及知名画廊举办多次。2007年,他的名为《在花园》的个人画展在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展出时尤为轰动,这是国外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的艺术家挂起了中国国旗,在德的艺术大师以及中国驻德国大使、文化参赞等也都悉数到场,参加了隆重的开幕式。不过在开幕式前还闹了一段小笑话。

  原来德国的摄影记者只知道邓国源剃着光头,当接他的汽车一到现场,他们就把镜头都对准了从第一辆车上走下来的“光头”一通狂拍,哪知道那天邓国源选择坐在了后面朋友的车上,看到同样剃着光头、自己带去的摄影师得到如此“厚爱”,他忍不住在一旁偷笑,等记者发现他们认错了人,选错了对象,便把更大的热情送给了这个真“光头”邓国源。

  现代绘画 感觉与创造力要先行

  在中国,艺术通常是在学院得以传授的。作为中国首座现代艺术学院的院长,邓国源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对话和交流中,发现了两者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差异,集中到一点,就是追求技术和远离创造。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素来以技术基本功训练为主,而在欧美却不是这样的。他们首先重视的是你的意识,你的美感和创造力。学生刚入学时可能不太会作画,素描课上可用铅笔在纸上不断“乱画”,寻找脑、手、笔和纸的协调是一种感觉。他们认为技术很简单,首先要训练的是艺术感觉。

  邓国源回忆说:“他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认识的一位教授,他培养出来的一位学生在西方很有名,但她对绘画的兴趣不大,却酷爱收集各类皮毛及绒毛类植物。她创作的一件作品,在一个鱼缸似的玻璃器皿中注满水,水上飘着的蒲公英不断流动、变幻。他们从不讨论继承与创新之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个性。鉴于现代美术教育的滞后,几年前,天津成立了全国首家现代艺术学院。现在,中央美院也要成立实验艺术学院,将新媒体、动画、影像和摄影等专业纳入美院教授范畴,打破了国、油、版的一统天下,从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方式,转移到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并将成为一种主流。”

  邓国源认为画家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觉得他画的好,是靠完美的技巧表达画家理想中的形象;另一种是以前不被接受的“前卫”画家,他们往往能走在大众之前,引领艺术的个性化发展方向。这就跟你们做杂志和做摄影一样,是永远努力勤奋的去“模仿”,还是努力的思考去创造引领,想必我们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

  文:裴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