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反思錄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占中,香港,文革
  • 发布时间:2014-11-04 15:38

  震驚中外的「香港占領中環」事件已持續了一個月,「占中」不僅給當地商業、金融、百姓生活帶來困擾,令「東方明珠」蒙上塵埃;亦使社會矛盾加劇,政府管治陷入困境。撥開迷霧睇真相,透過理性分析,還原事件本質,對於香港社會包括涉事各方學生示威者,警方以及政府來說是一次必要的深刻反思。

  鬆緊之間爭「普選」

  九月下旬,持續一週的八大院校學生罷課與「占中三子」聯手,揭開了這場佔領行動序幕。九月二十八日淩晨,爲阻示威者衝擊政府總部,警方罕用胡椒噴霧催淚彈,事件激起更多民眾圍困中環。示威靜坐由政府總部所在地金鐘中環擴展至銅鑼灣,以及九龍半島的旺角,尖沙咀等商業區,「占領中環」蔓延成「占領香港」……十月初,筆者曾親歷「占中」現場,所見之處:標語橫幅,雨傘帳篷,鋪天蓋地;路障對壘,交運停駛,商舖關門,此情此景恍如回到當年文革和八九天安門!

  「占中」行動遭到了特首梁振英和立法議員強烈譴責,愛國主流媒體更是劍指「占中」破壞香港法制,背後有外國勢力操縱等等。然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除對事態發展感到惋惜和無奈外,其立場觀點較溫和中肯。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人大決議應該說是一個進步,至少保持普選的門繼續打開。他說「如果你不滿意這一套,走過這一步,再創造條件往前走。反則,要是否決了,等於把大門關上了。」

  曾鈺成告誡反對派,你不要以為調動足夠多的民意來抗爭,就可以把這個「天花板」拆掉,或者把它抬高一點。這「天花板」的高度,是要看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放心程度。「你讓他越放心,他就越放開一點。你讓他越不放心,他就越感到所謂國家主權、安全受到威脅,就收得越緊。」

  曾鈺成回顧二〇〇五年到〇七年,整個社會氣氛是比較活躍的,「與內地建立經貿關係」CEPA促使香港經濟好轉,政府同泛民派關係改善,視乎有效管治成功了。於是,二〇〇七年底,人大常委會決定二〇一七年香港可以實行普選,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

  他同時指出,「一國兩制」裡面是有很多兩制之間的矛盾,需要雙方以最大的善意、互信,用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如中央對港不放心,就會要收緊,一旦中央收緊,港人產生不信任就要抗爭,一邊抗爭越來越激烈,另外一邊收得越來越緊,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而當前香港迎來了一國兩制啟動以來,最嚴峻、最重大的考驗:就是普選。

  「數字遊戲」藏玄機

  就在牽動全球金融神經的「中環」陷於癱瘓之時,而躲在摩天大樓裡的資本大亨和商界精英們對此卻集體消聲,僅亞洲首富李嘉誠曾短暫打破了這種沉默,他在一份溫和的聲明中表示,理解學生的「激切追求」,但還是力勸同學們應該儘早回家。

  據稱,經濟問題亦是政府拒絕示威者開放選舉程式要求的因素之一。特首梁振英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香港不能搞完全開放的選舉,原因是這樣的「數字遊戲」,會迫使政府把「政治和政策」向窮人傾斜。而目前的行政長官由一個一千二百人的選舉委員會挑選,然後由中央政府任命,這個選委會中不泛商界巨亨。

  之前,一位擔任中央政府港事顧問的學者在演講時亦表示,為了保護當地工商界的利益,香港的民主發展必須有所限制。他說,普選會傷害商界利益,因為「普選將讓商界的蛋糕被別人分享」。而中央對港的方針就是「保持經濟的長期繁榮和穩定」。

  梁振英接受《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的訪問表示,提名委員會具有廣泛代表性,並非追求人數多的數字遊戲,他認為公民提名將令選舉成為「數字遊戲」,使特區政策和政治最終將會向低收入階層傾斜,令香港步向福利主義。

  梁振英於行政會議前再次解釋,基本法提及行政長官選舉,要有均衡參與的概念,指的並非由社會收入切入的均衡參與,或單看幾百萬人的人口組成比例,而是以不同界別區分的「均衡參與」。

  然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批評梁振英言論,暗示基層偏向民粹,有關講法有違基本人權,亦莫視基層巿民的平等權利,且與香港巿民信奉的核心價值背道而馳,並有製造階級矛盾之嫌。

  深層矛盾待破繭

  有學者認為「香港已是一個多元複雜的社會,活躍的公民社會、批判性強的傳媒和議會內外的政黨政治令管治日趨困難。在這環境下必須建立民主,才能駕馭政治局勢。若不建立民主制度,就會出現政治滯差,即政治制度無法應付社會的政治訴求……民眾或者變得犬儒冷漠,或者就容易走向民粹主義,各方利用群眾運動及情緒來支持其政治路線,社會會更不穩定。

  近年來,香港社會陷入躁動而無力的低迷狀態,週末移民諮詢講座,一度人頭湧湧。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有約三千九百名香港居民移居海外,較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八點三,是回歸十六年以來的最大升幅。但是這一年,沒有疫病,沒有金融危機,甚至也沒有巨大的政治變動。

  「樓價太高」、「生活壓力大」、「年輕人缺乏條件創業」……林林總總,不外乎平淡的切膚之痛。很多人說是「香港的政治環境令人厭棄」:爭吵,抗議,危機,人們越來越不耐煩,街頭激烈,政治空轉,深層次、結構性的社會矛盾看不到解決的希望,於是用腳投票。移民選擇顯示社會管治危機正趨向臨界點。

  近年,政壇醜聞曝光之多、之深,卻是十數年來罕見,一再挑戰港人將「廉政」作為核心價值的心理底線。貧富懸殊問題十分突出,二〇一二年末香港共有一百三十一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在公共與福利政策實施多年,窮人比例仍近二成,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在這種情勢下出現的「占領中環」運動,已經不是僅僅為了普選,而推進政治民主化改革,提升政府民望和管治效能,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爭取「真普選」,便是攪動起這場全城風暴的導火線。

  記得幾年前,總理溫家寶曾告誡晉京述職的行政長官說,香港需要解決「深層次矛盾」。

  古遠(王谷元) 資深財經記者五零後生於滬上,歷經童年饑餓,文革下鄉,七七高考,深港弄潮,北美訪學,歐亞遊遨,涉足兩岸,和諧福報;現為本刊駐港澳特派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