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用极客文化打造新计算生态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英特尔,极客文化,微软
  • 发布时间:2014-11-05 09:24

  在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严峻挑战时,微软CEO纳德拉上任后,选择了在微软内部重新倡导工程师文化。而10月28日在798艺术区举办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科技潮人秀,则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极客文化。

  创新呼唤

  能泡茶又能够发邮件、玩游戏、播放音乐的智能瓷杯,能与盲人交流的智能手环,PM2.5探测器、智能服装、3D打印机、机器人等这些硬件创新,都出自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研究人员之手,确切地说是业余时间所为。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笔者曾经在2006年赴谷歌总部采访时,参观过苹果的公司展室。进门之后,迎面一堵墙上刻着那篇著名的电视广告词,其中“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段话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极客,以及极客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对于极客生涯不足半年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这群研究人员来说,改变世界可能还是很远的梦想,但改变英特尔却是很现实的。

  曾几何时,鲍尔默和欧德宁这两位市场高手分别执掌微软和英特尔时,正是PC产业的成熟期,因此,他们带领着微软和英特尔在业绩上不断给华尔街以惊喜,却忽视了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不断积蓄的颠覆力量,最终迫使PC让出了主导地位。

  从演化经济学上看,主导技术对市场的颠覆力取决于其扩散的速度和范围。而计算从主机、小型机、PC直至智能移动终端的演化过程也是计算技术扩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过程。展望未来,计算技术还将进入计算无处不在的泛在计算时代,然后步入计算的终极——平静计算时代,即计算随处可得,却不会打扰用户。当今的可穿戴计算不过是泛在计算时代的开始。

  科技的创新通过两种方式造福人类:拓展人的物理空间或者智力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微处理器的诞生,使得科技创新重心向拓展人的智力空间倾斜。当今互联网的创新便是很好的例子。

  而物联网等兴起,似乎是科技创新重回拓展人的物理空间,实则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利用信息技术首次将物理空间和智力空间打通并融合起来,这也就是如今颇为时髦的CPS(信息物理系统)。

  CPS的基础是嵌入式系统和SoC(片上系统)技术。因此,英特尔大力推广为极客定制的“爱迪生”嵌入式开发平台,实则是为了打一个提前量,瞄准下一代计算——泛在计算。然而,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必须软件硬件兼施,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创造并发展嵌入式开发的生态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又因为中国是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也是最大的生产国,因此,作为公司技术的“前沿部队”之一,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育这一生态系统的重任。

  造福他人 惠及自己

  造福他人与业余创新,是这次展示的形态迥异的作品中两个非技术性的共同特征:为了与聋哑人交流而去发明智能手环,为了应对雾霾而去发明PM2.5探测器,为了照看老人小孩与宠物而去发明机器人,为了愉悦生活而去发明智能茶杯等。这些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化作发明的原始冲动,从而使得这群科技潮人能够付出大量的业余时间。

  “我们团队的人常常是晚上9点多回到家中,开始投入到创新之中,往往工作到夜里一两点钟,还要把周末利用起来。”软件工程师刘伟说。

  每周平均搭上约40小时的业余时间,到底值不值?刘伟和他的团队的极客经历告诉大家,回报远超过付出。

  “我们这些系统软件工程师整日跟底层代码打交道,总想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顺带测试一下我们的能耐到底有多大。今年6月中旬确定了PM2.5项目后,我们所用的所有器件、材料和工具都必须是市场上购买的,而且还是最便宜的。然后,我们将它们焊接在一起。”刘伟说。当样机诞生时,大家的双手已经是伤痕累累,毕竟硬件对于这些软件工程师来说,还是很大的挑战。

  样机只是用来验证原理与功能的,外壳比较粗糙。在产品化的过程中,刘伟他们想到了借助3D打印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要DIY。如果说样机主要考验的是他们的硬件能力,那么,DIY 3D打印机的过程,更多是他们学习机械加工和组装的过程。在过去的3个月中,他们总共做了8台3D打印机。

  “我们已经在百度上公开了3D打印机的设计,并将源代码上传。”刘伟说,“我们这样做只是想告诉大家,想做事的一群工程师,他们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造福他人、挑战自我,而且在日常研发中思路更开阔、更富有激情,这无疑是最佳的人生体验。但夜里一两点睡觉,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然而,今年出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吴甘沙是这样看的:“首先,从整个研究院层面上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将非常有利于研究院创新系统的繁荣,这一点我深受达尔文的启发。二是我非常相信幸福框架中的4个要素:能不能自己做自己能控制的东西,自我能不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我在社区里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做的一个东西能不能跟一个高尚的事业结合起来。在我们解决员工发展的时候,如果解决了这4个问题,就能使我们员工的创造力极大地爆发。三是他们的创新付出了大量宝贵的业余时间,的确会对日常工作带来一点影响,但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因此,在项目通过评估后,研究院会在资金和人力上予以一定的支持,让他们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工作。”

  本报记者 马文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