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络调养技法 第二章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经络调养,中医,黄帝内经
  • 发布时间:2014-12-08 13:20

  如果仔细观察植物茎叶的话,你会发现它们都是脉络分明的,这些不起眼的脉络每时每刻都在为植物输送养料。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我们身体当中也有这样的脉络,像互联网一样,连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身体输送着气血津液。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针灸、刮痧、推拿、按摩、拔罐等传统的中医养生技法,就是通过调理、疏通人体经络,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养生目标。

  几招教你成为经络达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协调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是依靠一个类似人体互联网的经络系统来实现的。一旦这个网络运行不畅或出现堵塞的话,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因而《黄帝内经》称,经络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具体地说,人体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其中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直接连通人的五脏六腑。一天之中,这些经络又分别对应着一个时辰,有规律的如潮涨潮落,由子到午,由午到子,周而复始,流灌全身。

  招数1 跟着时钟去养生

  01:00 肝经丑时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与肝」。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

  03:00 肺经寅时

  「肺朝百脉」,将肝提供的新鲜血液送往全身。此时应进行深呼吸,脉搏最弱,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

  05:00 大肠经卯时

  卯时大肠蠕动旺盛,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后,告诉你该晨起排便了。

  07:00 胃经辰时

  胃经当令,此时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乾,重则豁嘴或生疮。

  09:00 脾经巳时

  「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和血液的统领。脾好,消化吸收就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11:00 心经午时

  「心主神明」,中午适当休息或午睡,对于养心大有裨益,可以使下午乃至晚上精神抖擞。

  13:00 小肠经未时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 膀胱经申时

  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及夜尿证。膀胱经当令的时候,要适当多喝水。

  17:00 肾经酉时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经过申时的泄火排毒,酉时步入储藏精华的阶段,适合休息

  19:00 心包经戌时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此时宜随便走走,心脏欠好的人敲打心包经,成效最佳。

  21:00 三焦经亥时

  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进入睡眠,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就是亥时困觉。

  23:00 胆经子时

  「胆主决断」,胆气虚则怯。加班族注意,「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才能脑筋清楚。

  招数2 小穴位能解决大问题

  十二条经脉中,六条属脏络腑,六条属腑络脏,属脏的六条为阴,属腑的六条为阳,一脏配一腑,一阴配阳,互为表里。其中脾经(阴)与胃经(阳)相表里,心经(阴)与小肠经(阳)相表里,肝经(阴)与胆经(阳)相表里,肺经(阴)与大肠经(阳)相表里,肾经(阴)与膀胱经(阳)相表里,心包经(阴)与三焦经(阳)相表里。如果脾胃功能弱、消化不好的话,针灸、艾灸或推拿脾经上的三阴交、胃经上的足三里等穴位,都能疏通这两条经络,起到提升脾胃功能的效果。同理,经常敲打背部的膀胱经,也有助于肾脏的保养。此外,十二条经脉六条循行于手部,六条循行于足部,使手和脚成为全身经络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手部大约有99个穴位,脚部大约有66个穴位,平时注重手脚的按摩,也有助于疏通全身经络,达到养生的目的。

  招数3 轻松打通任督二脉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能见到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之类的表述。奇者,异也,因其不像十二经脉那样遍布全身,而且除督脉外,都不与脏腑直接连属,因而得名。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位于身体前部的正中线,号称「诸阴之海」,督脉位于身体后背的正中线,号称「诸阳之海」,「打通任督二脉」便能阴阳相交,只有阴阳相交、水火相济,身体才有真正的健康。其实,你只要用舌尖轻轻顶住上颚,便可打通任督二脉,成为武林高手。

  招数4 动口不动手的养生绝学

  六字诀养生法是一个简单而古老的功法,通过以正确的口型呼出六个字,从而振动激发相应器官产生共振,促进经络运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此法自古为中医、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广为流传。六字诀在明代以前为单纯的呼吸吐纳法,明代后开始与动作相配合。

  「嘘」字养肝

  「呵」字补心

  「呬」字润肺

  「吹」字强肾

  「嘻」字理三焦

  「呼」字健脾

  酸麻胀痛的舒适 针灸

  从远古时期的骨针、石针发展到现在,针灸已经走出国门,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最为世人接受的中医养生技法。与李安导演的《刮痧》境遇不同,早在上世纪70年代,针灸已开始向西方广泛传播,目前美国有针灸师4万多人、44个州颁布了独立的针灸法,2013年中医针灸更被纳入医疗保健系统。

  针灸是怎样养生和治病的?

  针灸就是用毫针刺激一定的穴位,以疏通、激发其所在经络之气,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取穴的原则是甚么?

  针灸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取穴的原则是「循经取穴」,也就是将病症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然后选取该经脉的穴位进行治疗。比如心肾不交的失眠症状,应该归心、肾两个经脉,因而就取心经和肾经上的神门、太溪等穴位进行治疗。一般说来,临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

  薰灼治百病 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技法。《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发挥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艾灸是怎样养生和治病的?

  中医认为,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凝则气血不通,而艾灸正是通过薰灼或温熨体表的一定部位,起到促进气血流通、通痹散寒的作用。

  艾灸的原料及种类:实施灸法的原料很多,通常以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的艾叶为主,形状上包括圆锥形的艾炷和圆筒形的艾卷。艾炷小的如麦粒、大的如半截橄榄,可直接在皮肤上灸,往往会留有疤痕,也可在艾炷和皮肤间放姜、蒜或盐,间接灸;艾卷为长26厘米、直径1.5厘米的圆柱,可在距离皮肤2-3厘米的地方悬空灸。

  针灸禁忌:遇到过饥、过饱、酒醉、大怒、大惊、劳累过度等情况时,不宜针灸; 孕妇及身体虚弱者,也不宜针灸。

  畅快淋漓的通畅 刮痧

  刮痧恐怕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养生方法了,一枚铜钱、一个汤勺或是一个嫩竹板,信手拈来,都可以用来作为刮痧的工具,头晕头痛、倦怠胸闷、上吐下泻、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内、外、儿、五官、妇科等各种病症都可通过刮痧解决,即使没有任何不适,刮痧也可起到延缓衰老、养颜美容的养生效果。

  刮痧是怎样养生和治病的?

  通过对皮下神经末梢的刺激,使脏腑中的秽浊之气通达于外、周身气血流畅,从而达到宣通气血、发汗解表、舒筋活络、调理脾胃的功能,进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哪种刮痧板最好?

  传统中医认为,犀牛角或水牛角最好,玉、石次之,瓷片亦好,塑胶不宜。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有润心肺、清肺热的功效。

  你刮对了吗?

  市面上最常见的刮痧板有两个长边,一边厚、一边薄,薄的一面常用于人体平坦部位,厚的一面适合进行按摩保健刮痧,刮痧板的角适合在人体凹陷部位刮拭;作为治病的刮痧需「出痧」,即出现一片片或一块块青紫瘀斑或瘀点,而作为保健的刮痧则刮至皮肤发热或潮红即可,不必「出痧」,也不必涂抹润滑剂;刮痧的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要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不要来回刮。

  刮痧禁忌症: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要慎用;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止刮痧;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下腹部等要慎刮。

  吸湿特强 拔罐

  拔罐是中国民间流行很久的独特治病方法,起初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处吸、排脓血,因此又称「角法」。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等代替,治病范围也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等一切酸痛症状。因其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历久不衰,沿袭至今。

  拔罐是怎样治好病的?

  透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地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发精气,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对于风湿入骨的症状,拔罐还能吸出病灶处的湿气,进而逐寒祛湿,疏通经络。

  何谓走罐?

  走罐是指将吸附在皮肤上的罐体微微上提,并向一个方向或来回移动。走罐时,应在罐口及走罐的部位涂抹一些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的润滑剂,以免拉伤皮肤。拔罐的时间越久越好吗?

  不建议时间太长,一般在5-10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此外,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皮肤;取罐时不要强行扯罐,一手将罐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使空气经过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离。

  拔罐的适应症与禁忌

  适应于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不适用于高热抽搐者及骨关节、心脏、患有皮肤病的地方和毛发较多的部位。

  舒筋活络 推拿

  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物理、自然疗法,由来已久,有「元老医术」之称。《史记》就有秦代名医扁鹊用「推拿按摩疗法」治疗虢国太子的「尸厥症」,让他死而复生的故事。这种养生法经济简便、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等的限制,易学易用,最受养生一族的青睐。

  推拿是怎样养生保健的?

  作为一种「以人疗人」的养生方法,推拿通过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手法,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部位、不适之处、特定穴位、疼痛的地方,以疏通经络,进而调整全身气血,增强人的机体健康。

  跟着寿星做推拿:人体的背部、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都可进行推拿。乾隆皇帝养生秘诀「十常四勿」中提到的「耳常弹,鼻常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以及长寿医家孙思邈养生秘法中提到的「发常梳、面常洗、耳常鼓、腹常揉、脚常搓」等,都属于推拿的范畴,享年85岁的南宋诗人陆游,也通过经常推拿腹部,实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

  推拿适用症:肢体麻痹不仁、萎症、厥症、湿症、寒热症等,如头痛、失眠、耳聋、晕眩、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一脚动全身 足疗

  足疗是最源远流长、也最耳熟能详的中医养生方式。尽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亲身体验过,却不一定知道,原来人身上的12条经脉中,有6条经过脚部,并分布着66个穴位,连接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等脏腑,堪称人体的第二个心脏,绝对有牵一脚动全身的功效。而脚步诸穴中,以肾经第一穴涌泉最为重要。

  一拓通百脉 药拓

  「百草成一拓,一拓通百脉」,药拓是中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就是将温热的中药包置于皮肤上,运用古代「拓」的手法,沿着人体经络走向对全身各部位进行扣滚、按压,从而达到舒经活络、舒缓疼痛的效果,对于因压力引起的筋骨酸痛、颈椎病、女性畏寒怕冷等「寒症」及长痘、长斑等皮肤问题都有不错的疗效。

  绿色美容首选 中药面膜

  以七子白面膜最为有名,据说此方为元代的宫廷秘方,有淡化斑点、美白肌肤、消除痘印等功效。七子白面膜是以白术粉、白芷粉、白芨粉、白茯苓粉、白芍粉、白附子粉、白蔹等七种中药粉为原料,加适量蜂蜜或蛋清调成糊状,直接敷到面部,20至30分钟后洗净即可。油性皮肤,最好用蛋清,中性、乾性皮肤,最好用蜂蜜。

  火辣辣最激 火疗

  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操作时,先将20几味中草药浸泡的经络绳放到需要火疗的部位,头、面、颈椎、胳膊、手、腿、脚、腹、后背等部位皆可,上面铺两条湿毛巾,在最上面的毛巾倒上酒精后点燃(酒精不能倒在毛巾边缘,以免烧伤皮肤),一分钟左右后用另一条湿毛巾盖灭火焰。火疗需由有资质的中医师操作,以免发生危险。火疗治病的原理在于,通过外界的热力帮助中草药液直入体内,驱除体内的毒素及风寒、湿热、痰郁之邪,从而打开郁结、受阻、闭锁的经脉,达到增强机体的代谢及脏腑功能的养生效果。

  针灸铜人

  始于北宋天圣年间,为学医之人练习取穴而制。铜人为青铜浇铸而成,高度与正常成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表面镂有穴位,以黄蜡封涂,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长寿穴1 足三里

  胃经主要穴位之一,位于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力。一般人针刺得气后即可出针,年老体弱者,可适当留针5至10分钟。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

  长寿穴2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是任脉、小肠募穴和足三阴会穴,对足三阴、小肠、任脉这些经络行经部位发生的病都有疗效,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心火虚、常失眠的人士艾灸关元,也可以扑灭心火、补养心神。︽扁鹊新书︾记载,宋代绍兴年间,有个强盗每年夏秋之交,在关元处用艾火施灸千炷,结果年至九十依然身形健硕,可见艾灸关元的养生保健功效。

  长寿穴3 命门

  命门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中医认为命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集中体现肾的功能。而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就是养肾防寒,冬季刮命门及脊柱两侧的膀胱经,有助畅达一身阳气,抵御寒邪。

  长寿穴4 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效果。

  上朝三元

  即「发常梳」,三元指头顶部。推拿时,将五指分开,从前额部向上推摩头皮,宛如梳头之状。分开的五指,正好作用于分布在头顶的督脉、膀胱经、胆经等五条经脉,可用于防治头痛、头风、高血压、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遗尿、脱发等。

  鸣天鼓

  又称「擎探天鼓」。推拿时,两手掌掩耳抱头,食指重叠于中指指背处再下滑,食指指端轻轻敲击枕部近风池穴处,使耳中听到类似击鼓的声音。此法有助健脑、安神、聪耳,可防治头痛、晕眩、耳鸣、失眠等。

  型格中医馆体验调养技法

  想深入了解北京中医养生文化,体验各种各样的养生技法,中医馆自然是必去之地。近年来,北京街头涌现出很多古色古香的中医馆,不仅整合了现有的中医资源,让老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医疗服务,更特别的是,这些医馆装饰典雅古朴,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光是去逛一圈,便足以让你浸润许多养生文化。

  园林式医馆 树德堂

  树德堂是由著名中医大家焦树德后人及弟子成立的一家私家医馆,以「树德为怀,精研岐黄」为宗旨。馆舍装潢古朴自然,融诸多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符号于一身。医馆的大厅有两个中式连廊,雕梁画栋,是患者候诊的地方。连廊的中间有一处小假山和水池,内有锦鲤,悠哉游哉。大厅两侧的古旧门窗内,分布着几间诊室和理疗室,格子窗上,挂着一些四季养生的格言。此外,家俱上的荷花、摆设的碧玉等,无不彰显着中医「和」的观念。医馆的馆长为御医传人陈勇,除了出诊外,他还经常作客各大电视台养生节目,宣讲中医养生理念。医馆的特色还有各种各样的养生调理药茶、药拓调理系列、膏方滋补系列等服务,理念和包装都很新潮,特别是一款吉祥三宝套装,包括如意沉香、贡品石斛洋参茶和一个八味怀馨香囊,非常适合时尚的上班一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向军南里二巷5号(东三环京广桥西北角呼家楼宾馆院内)

  电话:(10)65007509

  交通:地铁六号线、十号线到呼家楼地铁站下车,从十号线D口出,前行约10米,右转进入呼家楼宾馆院内,北侧二层楼即是。

  营业时间:09:00-18:00(周一至周日)

  草本也艺术 京城名医馆

  京城名医馆位于游客众多的鼓楼附近。医馆最特别之处是有八幅燕京八景的屏风,全由中草药组成,连医院的微信二维码(QRcode)都是中草药绘制的,十分有型。一层大厅有50尊京城名医的古铜色雕塑,其中不乏清代宫廷御医及当年的四大名医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等。二层为名医诊室,以扁鹊堂、仲景堂、华佗堂等命名,诊室四周有十八套微景观泥塑,生动再现了传统中草药的采摘、晾晒、烘烤、薰蒸等制作、贩运过程。地下一层为药浴、足浴、推拿及针灸诊室,周边有很多形象的中医诊疗泥塑展示,尤其特别的是,大厅里有个用拔罐罐具编制的传统编钟造型《罐通古今》,和用日晷加金银针具组成的《针灸长河》,象征中医的韵律美和针灸文化的源远流长,很有特色。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豆腐池胡同13号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内

  电话:(10)64012858

  交通:地铁2号线或8号线鼓楼站下车,步行15分钟左右即到

  营业时间:08:00-17:00(周一至周五)

  汉代医药文化博物馆 博爱堂

  位于北京南站附近的博爱堂名医馆,以汉代风格装饰,漫步其间,彷佛进入一间汉代医药文化博物馆。医馆以黑、红、金三色为主,汉代元素随处可见。大厅中央的导引图和五禽戏两幅壁画,体现了汉代中医学的重要成果;收银台的背景墙上,以隶书、竹简的方式镶刻着汉代医学史介绍;此外,参照汉代文物设计的门楼、汉阙、瓦当以及走廊顶部的两排汉式宫灯,都给人一种「梦回汉朝」的感觉。最值得一提的是,医馆的墙上,到处张贴着汉画的拓片,内容有《玉兔捣药图》、《悬壶济世图》、《太极图》等,极富古意。就连各诊室中的家俱,均按汉代风格及古人坐姿习惯设计。馆内有30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坐诊,包括推拿、针灸等方面的专家。

  地址:北京市南二环开阳桥西南角(瀚海花园大厦)一层东侧

  电话:(10)57404215

  营业时间:08:30-20:30(周一至周日,中午12:00-13:30休息)

  交通:乘63、72、84、122、377、454、458、741、821、830、运通102到开阳桥西下车,或乘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北出口)下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