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小城“大教育”的秘密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柯城,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9 13:48
“柯城区在‘城乡教育均衡’上的实践为教育界绞尽脑汁得不到突破的‘城乡教育均衡’难题,填上了一个积极的、令人振奋的答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如是说。今年6月,柯城的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和批示
8月27日是学校老师报到的日子,原本在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担任数学老师的周雪娟比之前提早一个小时出发,从这个学期开始的三年,一直在城里教书的她要交流到10公里外的村级完小石梁镇小学担任数学老师和班主任。
七年来,在柯城区中小学校的教师中,和周雪娟一样有“走教”经历的还有很多。全区22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流动率达到30%以上。当地教育部门还有规定,城区至少有13%的优秀教师要流动到农村任教。
坚持七年的“教师走教”仅仅源于一个朴实的愿望:让农村娃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一校两区:移交教育公平权
衢州市柯城区地处浙江西部,是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区)之一。全国仅存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孔氏南宗家庙肃静地端坐在辖区中,沉淀的儒家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了柯城区的主政者:即使“穷财政”也要“重教育”。
2006年7月,柯城区百年名校、规模最大的小学鹿鸣小学试点“托管”七里完小,三位城区骨干老师长期驻扎进这所农村小学,期间,短线学科老师以走教方式协助教学,定期开展关于备课、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教师交流活动……城区的优质教育如涓涓细流,滋润到原本贫瘠的乡村土地上。
时任鹿鸣小学校长助理郑美宏是三位下村骨干教师之一,据她回忆,当她与该校其他两位骨干老师一同坐上通往七里乡的公交车,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颠簸,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从眼前越过的一座座青山竟有着更深的隐喻--城区名校接管农村小学将逐渐打通阻碍柯城区教育均衡的重重大山,将教育公平权送到农村娃的家门口。
“变化太大了!”现在已是石梁镇小学校长的郑美宏谈起七里完小的变化,依然激动,她告诉《小康》记者,试行一年后,七里完小的教师参加区里的各种教学比赛,竟获得11个奖项,打破了之前零奖项的纪录;在2006年底的全区科学学科教育质量统测中,七里完小的成绩从以往的垫底跃居榜首;学生也纷纷在区级的比赛中获奖。
2007年7月,柯城区正式下文让鹿鸣小学接管七里完小。“一校两区”的概念首次载入柯城教育的史册。
“一校两区”,即由城区的“名校、强校”接管一所农村的“弱校、小校”,按照两个校区的“人、财、物统一,教育教学管理同步”的原则,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的办学模式。
2007年,柯城区将该区不撤并的7所农村完小和城区名校对接,建立“一校两区”,并在校容校貌、内部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从此,完小不断迎来城区校区的骨干教师,且真正实现了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教学改革、师生活动、教学评估“五个同步”。
现任柯城区教育局局长的吴玉珍告诉记者,那一年,辖区小学阶段的优质资源从市区直接覆盖到最薄弱的农村完小,农村完小覆盖面达92.8%,涉及9个乡镇(街)。“如今,我们的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已覆盖全区95%以上的孩子。”
多元流动:从“学生走读”到“教师走教”
2012年,衢州市柯城区学科带头人、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张小红,带着调令进入九华中心小学,这让校长郑留光感到无比幸福,他任校长的前8年里,每年都要送走约3位选调进城的青年骨干教师,但从那年开始,学校不仅没人调出,还迎来了5位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而这一年,全区共有82名城里教师流向农村中心学校,其中还出现流动名额竞争的空前盛况。
“流动和支教不一样。流动到农村,意味着这两三年流下去的教师就是专职的农村学校教师,心很定。”张小红愿意流向农村,是因为政策很好。
2012年,柯城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流动工作实施意见》,开始将新分配教师全部留城里培养,将城里的骨干教师选派到农村中心学校任教。张小红告诉记者,教育局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对流动教师倾斜力度很大,而且政策还规定在农村服务满3年后,交流教师可以选择回到原学校或者其他城区学校任教,也可以留在农村学校继续服务,这样彻底消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雷郑涛是“一校两区”发展全进程的见证者之一,更是这场变革的直接受益者。2005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雷郑涛怀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附近的下村完小任教,想把所学的知识带回家乡,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崩溃,“只有9名快退休的老教师,没有网络,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只能自己买点参考书,凭感觉上课。”
一校两区模式推广后,下村完小被城区名校新华小学托管,雷郑涛享受到政策的甜蜜。现在,他不仅能与下村来的城区骨干教师展开交流,还有机会到城区校区学习、走教。他在新华小学的城里校区,还得到一个校长“特批”的权利--可以听任何想听的老师的课程。
2013年,衢州柯城区向浙江省教育厅上交了一组关于教师流动的数据:城区交流到农村占68.66%,农村交流到城区占20.9%,各级名师从城市流向农村比例达53%;农村学校超过85%的校长和超过50%的副校长,均来自城区学校。
谈及柯城“一校两区”模式,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认为,该区找到了符合当地实情的方法,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让“学生走读”向“教师走教”的转型成为可能,从而打破了区域分割。
穷财政下的星火燎原
柯城教育体育局(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玉珍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到2006年,柯城区先后就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改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一校两区模式成型后,柯城区依然坚持财政投入先行的做法,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保障,通过“一校两区”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由区财政给予名校专项补助经费。
新华小学托管下村完小时,很多人建议砍掉门口的桑树,并把北边破烂的“王氏古宅”拆掉盖新教学楼,被任新华小学校长的孔丽珍一口否决。那座曾让人用来堆放杂物的老楼非常有说头,屋子的主人王开贤,其祖上曾创办衢州最负盛名的纸号--“王立大”。经多方努力房屋修缮一新后,学校在仓屋大堂中以《王立大--衢州的“蔡伦部落”》为主题,介绍传统造纸的工艺流程及销售过程,孩子们不出校门就可领略古老村居文化。
下村小学,不再是城市小学的简单复制,原生态的地域资源反而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与新华小学原有的综合实践课程配套、嫁接。
“这些年,农村学校的飞跃式发展让我们惊喜不断。”柯城区教研室主任姜春林介绍,从城市学校托管完小到托管初中,从组建名师工作室到“学科联盟”工程,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不断往纵深发展。
“柯城区在‘城乡教育均衡’上的实践为教育界绞尽脑汁得不到突破的‘城乡教育均衡’难题,填上了一个积极的、令人振奋的答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如是说。
柯城区探索的“一校两区”,以城带乡,使柯城城乡义务教育从均衡向优质、特色、高位发展。今年6月,柯城的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和批示。
衢州市市委书记陈新对此的态度极为谦虚,他认为均衡是相对的,与发达县市相比,柯城的教育质量尚存一定差距,还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改革创新,让柯城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文|《小康》记者 陈灵 周宇 衢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