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之变:政府做经济转型“服务员”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济,江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9 13:57
尽管江阴县域经济已经多年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江阴也最早感受到了产业寒意及转型求变的急迫感,而作为政府来说,如何扮演好其中的角色,挑战颇多
2014年11月18日上午,江苏普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来了诺贝尔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教授,这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米歇尔教授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他此行的目的并非简单的访问,他从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周铁根手中接过了“人才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由此哈特穆特·米歇尔生物医药(江阴)研究院正式成立。
这是江阴市第三家诺奖得主研究院,在周铁根看来,尽管江阴县域经济发展比全国其他地方“走的早了一些”,但也提早进入了转型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科技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而“诺奖得主集聚计划”就是江阴在转型升级中紧拥不放的一次战略性任务。
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这只是江阴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江阴进一步以产学研合作战略为抓手,强化人才引领、科技支撑,为企业转型牵线搭桥;在资本市场中,发挥政府金融服务的巧手作用,带动一大批本土企业上市融资。而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产业趋势,江阴政府严守生态底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一个企业家的经验、阅历还毕竟有局限性,需要政府帮他们去拓宽思路,营造良好的转型创业环境,这时政府一定要有所为,而企业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政府就只需要做好他们的服务员。”周铁根接受《小康》专访时表示。
向江阴“智造”转型的产学研“推手”
在传统制造业日趋低迷的现实情形下,江阴积极主动应对,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创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逐步实现了从低成本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的转变,“江阴制造”正努力向“江阴智造”迈进。这其中,政府牵头的产学研联盟适逢其时且成效显著。
“我们给企业提供菜单,企业自己选择与未来发展适合的‘菜’,然后我们做红娘,为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江阴市科技局副局长俞均彦这样比喻政府在产学研联盟中的作用。
在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看来,通过区域产学研联盟的牵线搭桥,企业走出了转型升级瓶颈。2003年南农高科刚起步时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缺乏研发能力,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时周成特别希望权威专家能参与到新产品研发中,但仅仅通过企业一己之力,很难与高校搭线合作。
不久后传来一个好消息,在江阴市政府牵头下,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成立,南农高科与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动物用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合作合同,由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平担任课题组领头人,南农高科分年度提供总金额300万元经费支持课题组进行兽医生物制品的研发,研发成果双方共享,并优先、优惠转让给南农高科。
2010年,由姜平团队研制的南农高科的圆环病毒灭活疫苗问世,这种新型有效疫苗很快得到了国内外畜牧业的关注。此后南农高科又分别与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南农高科与扬州大学合作研制的“新城疫重组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作为新型禽苗产品,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极大提高了南农高科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达到了企业与高校双赢的目标。
在产学研战略联盟中获益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一批同类企业都从中尝到了甜头。
江阴市华士镇的铝型材工业集中区,每年的生产规模超过50亿元,但生产自动化水平一直较低,在人力成本飙升的现实背景下,恒杨铝业公司作为铝型材生产企业的代表,于2013年6月率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常州装备制造研究院的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制造技术公司吴湘教授团队开展了铝型材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工作。这个项目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至少200万元的人力成本。其他企业随后纷纷效仿,为华士镇实现铝型材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创造了条件。
目前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已拥有200家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以及1000家江阴重点企业的成员单位,在产学研平台上,企业都可以定期查看到工作人员推送的最新科研信息、科技成果合作项目,“可以说,江阴产学研活动真正步入了专业、智能、高效的信息化新时代。”俞均彦说。
不过,在俞均彦看来,简单的搭台只是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初始效用,如何从产业链全方位纵深切入,创导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才是扶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2013年6月,江苏省工业余热利用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江阴正式成立,这是江阴成立的第3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当中不仅有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有余热利用装备产业骨干企业,更有上下游配套企业,通过政府精心整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并通过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俞均彦表示。
“巧手”服务“江阴板块”
江阴人流行一种说法:当企业家不牛,当 “资本家”(企业上市)才牛。
在这片有着资本运作基因,只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目前已诞生了35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3家,境外12家,江阴已成为国内资本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江阴板块”使得资本运作成为当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模式,并不断被复制。
在“江阴板块”活跃的背后,江阴政府一直致力于充当“引导服务”角色,1996年江阴市就在江苏率先成立企业上市指导小组,2003年成立上市办公室,重点帮助企业解决产权、社保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同时对企业家进行资本运作的培训,江阴很多企业都对上市跃跃欲试。
“对于政府来讲,企业上市不仅能给地方带来稳定丰富的税源,也对地方经济结构转型有巨大拉动作用,利用优秀上市公司集群,构筑新兴产业集群,引领江阴向新型高科技产业集中发展”,江阴上市办徐天兵对《小康》记者表示。
为了鼓励企业上市,江阴市政府制定了IP0和新三板挂牌激励政策,详细规定了企业在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过程中应该享受的各类扶持政策,包括现金奖励、规费减免,审批绿色通道等。近年来江阴已将“新三板”挂牌的财政奖励从2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激发企业上市热情,让企业登陆“新三板”的“最后一公里”变得畅通有序。与此同时,上市办梳理100家上市后备企业、100家新三板后备企业,从而一手抓上市、一手抓后备培育,极大丰富了“江阴板块”的能动性。
江阴市新昶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7日正式挂牌“新三板”,这是江阴今年以来第四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目前,企业研发了8年的新型环氧丙烷产品已经进入千吨级中试阶段,而通过此轮募资预计可以获得4亿元资金,为其下一步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虽然企业上市融资方式众多,但企业主有时并不能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上市途径。徐天兵表示,尽管A股上市周期长、监管力度大,但募集资金量大且运作费用低,肯定是企业上市的主要路径,对于一些达不到国内上市要求但融资需求强烈的企业,上市办会组织他们到境外上市,直接从国际资本平台融资,使企业得以在更高起点继续发展。除此之外,上市办还深入研究“借壳”上市的途径,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买壳上市之路,学会借船出海。
引导企业上市是第一步,政府后续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上市效率与质量,“我们是上市、挂牌企业的‘娘家人’,必须严把券商等各类中介结构的选择关,尽量向企业推荐实力强、信誉好、变数较小的机构,甚至亲自到中介机构总部和曾经成功上市的企业进行了解考察。在确定中介后,还要继续保持跟进服务,指导督促。”徐天兵说。
企业挂牌上市进程中常常问题不断,特别是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会碰到房产权属、土地权属、项目审批等难题,江阴市通过创新服务方式,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服务举措,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尽量让企业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节省成本。
污染“挡手” 绿色节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
一直领跑县域经济发展龙头的江阴,并非没有“后顾之忧”,长期以工业经济、传统加工制造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得江阴土地、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而百姓感受最直接的是--那一抹蓝天渐行渐远。
“江阴特殊的经济结构,使得环境治理的使命比其他地区都要艰巨。”江阴市环保局副局长浦强对《小康》表示,仅2007年到2013年年末,江阴市就关停了435家化工企业,今年年底前还将关停化工企业20家。
任何企业污染环境之举,都逃不过环保工作人员的眼睛。在江阴市环保局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用鼠标轻轻一点,江阴市所有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气和废水排放情况立刻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被称为“电子眼”的现代科技手段,以污染源监管为核心,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科技监管手段,帮助一线执法人员和业务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监控中心,如果工作人员从视频监控图像或在线监测数据上发现企业存在异常排放情况,可立即将相关信息通知环境监察人员,并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和处理。”浦强介绍。
在江阴的每一个企业,都有环保部门评出的信用等级,并同时启用信用信息共享及失信联动惩戒机制,对于不同信用等级企业执行不同的信贷政策。对于黄色企业,环保部门将时刻“敲打”,银行将不再新增原有产品项目信贷资金,对于黑色等级,信访频繁的企业,则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连续两年“飘黑”的,企业将面临关停,对企业收回全部贷款,以此用经济制约手段,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环境改造。
但倒逼并不是一棍子打死,即便企业一次被打入“环保黑名单”,并不意味着不能翻身。
“如果红色或黑色企业能切实花大力气整改到位,在企业申请修复的前提下,根据动态管理程序,政府及时为企业变色,对上调过等级的企业又被评为黄色以下的,不受理等级修复,以此惩戒之举促使企业加快升级改造。”浦强表示。
尽管企业环保有严格的评价体系,但是政府并没有机械地着眼于数据--华士有一家化工企业,每年的产出3亿多元,净利润达到三四千万元。这家企业的各项指标都在国标规定范围内,但当地百姓的主观感受却很差,经常因难以忍受气味而投诉,环保部门实地调查后果断决定,关停这家企业。
江阴新建项目都要通过严格的新污染源防控关--有氮磷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10亿元以下新建化工项目一律不批,新上燃煤锅炉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江阴率先在江苏省内开展了污染物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核定后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今江阴共核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单位7300家,征收有偿使用费累计7728万元,“这些费用最终还是投入到江阴环境治理中去,通过这种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浦强对《小康》表示。
在率先发展起来的江阴,对于蓝天碧水的保护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责任感。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 江苏江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