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交都市 促进城市低碳绿色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交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交通运行状况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在不断加剧。“公交都市”正是为了应对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通过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一、公共交通发展着眼“公交都市”

  城市公共交通的容量大、污染小、效率高,既利于节约城市道路交通资源,又能缓解城市拥堵。但是,据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平均约20%,中小城市公交分担率甚至平均不到10%。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大城市为甚,交通拥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机动车燃料消耗增加、居民健康风险增加,还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道路事故率增加等无谓损失。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决定城市未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服务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已迫在眉睫。”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也建议道,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建立“公交都市”。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公交都市的总体定位是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

  我国交通运输部自2012年启动公交创建工作,目前已先后确认了两批共37个城市作为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对于“公交都市”的创建,刘小明认为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能通过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促进和支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能通过提高路网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减少路网交通负荷,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服务市民出行;三是能通过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建设,减少汽车排放、鼓励绿色出行,从而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其将逐步凸显带动和示范效应。刘小明说:“公交都市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64号文件、推进公交优先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创建城市的示范带动下,各地将‘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积极借鉴创建城市发展经验,有力推动了城市交通的科学发展。”

  二、我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现状

  交通运输部自2012年起正式启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2012年公布的第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包括北京、石家庄、太原、大连、哈尔滨、南京、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15个城市;2013年公布的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包括天津、保定、呼和浩特、沈阳、长春、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新乡、株洲、广州、柳州、海口、贵阳、兰州、西宁、银川22个城市。

  自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各地都显示了良好的开局。武汉市在公交场站规划、建设用地和资金等方面做了政策性规定,提出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作为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资本金;哈尔滨采用资源置换的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公交首末站用地和投资统一纳入新建小区建设规划中。部分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成效开始显现,如北京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1376.62万人次,深圳市8月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056万人次,广州市2014年上半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1500万人次……

  2012年10月,深圳市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介绍道:“自深圳成为‘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后,制定出台了治理交通拥堵24条举措,设置了首条路中式彩色公交专用道,推出手机公交电子站牌,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5%,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公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从近两年来看,深圳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8月,全市公共交通系统共运送乘客24.58亿人次,同比增长4.4%。8月日均客运量1056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307万人次、公共汽车630万人次、出租车119万人次,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5%,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3%。

  2012年10月,北京也成为我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第一批试点创建城市。据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2009年的38.9%增加至2013年底的46%,预计到2014年底将达到48%。5年以来,轨道交通网络以平均每年新开通运营60公里的速度延展,至2013年底,运营里程从2009年的228公里增长至465公里,2014年底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27公里。北京市还于2013年启动了步行和自行车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预计未来3年自行车和步道系统连片成网,届时公共自行车总数达到5万辆。从北京市交委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公交运营线路达到1200条,运营车辆26882辆,日均客运量达1376.62万人次。

  作为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近几年来广州市在发展公共交通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广州发展研究院了解到:广州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初步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财税、路权等实质性优先措施不断落实等。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颉亚林介绍,目前的广州已经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出租车等为补充”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另外,从广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1500万人次(含出租车),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约60%(含出租车)。

  据上海市市交通委介绍,在公交优先战略实施和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活动推动下,2014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超760万人次,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日均客运量超800万人次,占44%;地面公交运营线路1358条,日均客运量保持在720万人次以上,占39%。出租汽车保持适度规模,日均客运量285万人次左右,占16%;城市轮渡占比不足1%。

  三、构建优质公共交通体系的难题与对策

  尽管我国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突出困难。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司司长刘小明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建理念还需进一步树立;二是多层次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还需加强;三是政策落实还需加强;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还需加强;五是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加强。

  比如,前很多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还是“就公交谈公交”,没有把公交发展纳入城市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尚未实现公交发展由被动追随型向主动引领型的转变;部分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城市公交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城市还未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交通运输部门在唱“独角戏”;多数城市实行低票价政策,而财政补贴补偿又不到位,公交企业大多亏损运营,自身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对此,刘小明提出“八个加快”,加快建立规划引领机制、加快打造公交快速通勤系统、加快落实公交优先关键政策、加快建设绿色公交系统、加快提升公交吸引力、加快建设平安公交系统、加快培育公交出行文化,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也指出我国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任重道远。他特别强调“公交都市”的创建不应过分看重公交出行分担率的短期提高,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应聚焦便捷和低碳目标。他指出优质的公共交通体系应是由功能分层清晰、覆盖各层次服务水平要求的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组合形成一体化体系。最后,以便捷低碳为纲要,从轨道交通系统、公共汽(电)车系统、辅助公交系统三方面探讨构筑优质公共交通体系的途径。

  文/刘佳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