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车“孪生兄弟”14年后再牵手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中国南车,中国北车
  • 发布时间:2014-12-16 14:03

  14年前,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本是一家,借着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东风,这对脱胎于一母的孪生“兄弟”分家后各自发力,在短时间内有了长足的成长。而今,南北车再次走在“再牵手”的边缘,在给人太多期许的同时,也不免担心“再牵手”“貌和神离”反而会背离初衷。

  10月28日,在中国国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展台遥相对望,类似这种以相互独立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展会上的情况已有14年之久,然而,这次或许是最后一次。

  就在前一天晚上,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在A股、H股以“拟筹划重大事项”为由双双停牌,并在5个工作日以后,再发公告,因该重大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11月3日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一个月。

  对于此次双双停牌,有媒体报道称,国务院要求推进南北车合并。一时间,关于南北车合并的传闻不绝于耳。

  事实上,南北车合并的传闻早已有之。早在2010年,国资委等部门就曾就“两家公司业务高度重合,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欲将双方合并,后因担心导致垄断遭到发改委的反对而不了了之。今年9月份,再次爆出“国资委欲增强中国高铁的海外竞争力”力推其合并,但随后两家公司均发布公告否认。

  虽然与以往“江湖传言”不同,此次整合“定音”的决心,来自于中央推动高铁出海形成合力、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雄心,已在高层达成统一意见,由国务院主导,国资委主办,并且筹备小组已于今年9月底成立,有两公司一把手牵头,中金公司具体负责整合方案。然而,分手14年的南北车再次走在“再牵手”的边缘,在给人太多期许的同时,也不免担心“再牵手”“貌和神离”反而会背离初衷。

  南北车“本是同根生”

  14年前,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本是一家,即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简称“中车公司”)。2000年,包括中车公司在内的五大公司与原铁道部脱钩,为防止中车公司形成行业垄断,本着“构建竞争主体”的愿望,2000年9月,中车公司被分拆成两大国企--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

  借着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东风,这对脱胎于一母的孪生“兄弟”分家后各自发力,在短时间内有了长足的成长。

  数据显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201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78.9亿元和972.4亿元,接近两家公司拆分时各自收入的10倍。而当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总资产规模也分别达到1423亿元和1489亿元。在资本市场上,中国南车2008年就实现了“A+H”的整体上市,而中国北车在2009年A股上市之后,今年上半年同样也完成了H股上市。在高铁技术方面,两家公司都能生产运营时速380公里的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至今已安全运营超过4亿公里,被称为世界十大高速列车之首。

  另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出版的《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市场》显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领先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位居前两位。中国两家企业合计销售收入也几乎相当于这5家企业的总和。

  与此同时,中国两家企业的营收增速也远远快于国际同行。2014年上半年,中国北车累计完成出口签约额15.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18%。同期,中国南车海外签约已经接近30亿美元。两家企业的产品已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一系列的数据来看,当初国家鼓励南北车拆分的初衷基本已经达到预期。

  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紧随其后,过渡竞争的负效应开始显现。首先从国内来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不停地投资建设整车生产基地,甚至到了不建生产基地就无法拿单的地步,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在国外市场上,双方相互压价的同时,更是无底线地承诺短交货期,甚至恶意竞争,导致项目执行风险高、无利润甚至亏损,严重损坏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最鲜明的两个例子是南北车在土耳其和阿根廷的两场厮杀:2011年土耳其机车项目招标,南北车互相压价,中国北车以几乎没有利润的价格投标,但最终订单被一家韩国公司抢走;2012年阿根廷政府宣布城轨车辆招标,在北车以239万美元/辆率先中标的情况下,南车随即报出127万美元/辆的跳水价。最终,南车以121万美元/辆的价格拿下竞标,其报价仅为国际正常单价的一半。按中国北车人士的说法,这个价格是没法挣钱的,甚至是赔本的。

  低价中标策略正逐渐成为“走出去”的中国高铁迈不过去的“坎”。今年10月刚刚夺得美国波士顿地铁5.67亿美元合同的中国北车,其报价仅为竞争对手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一半。

  这种恶性竞争浪费了资源,缩小了利润空间,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一度遭到高层领导的批评。因此,业内人士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二虎相争、两败俱伤”来形容和评价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海外之争。

  其实,海外竞争互相“拆台”并非南北车独创,国企巨头不乏先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基建、矿业、钢铁、制造等国企之间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问题。”以钢铁为例,在澳大利亚收购铁矿石时,武钢、鞍钢、宝钢、中钢等央企都曾看中过皮尔巴拉的一处矿山,最终国内企业相互抬价,成交价格比原来高了1/3。

  价格战抢市场,虽然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但也缩小了利润空间。国企之间海外恶性竞争早已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排头兵,南北车“再牵手”的更重要意义在于,能够通过高铁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再牵手”并非那么容易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认为,“与国际其他巨头相比,我们的技术优势就在于我们有综合的技术,既有350公里时速的高铁,也有250公里时速的高铁,还有适合高原地带的高铁。全面的技术可以满足亚欧非等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有这样的优势,在出去竞标的时候一定要差异化,不同的技术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这也是要合并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一定要‘先统筹再分工’。”

  2000年为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南北车成功“分家”;如今,形势变换,政策需要一致对外形成合力走出去,南北车“再牵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真正能形成合力却并非那么容易。

  目前,市场上流传较广的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两个上市公司通过交叉换股来实现整合,其好处在于不需要动用现金,可操作性最强,也正因为此,目前上市公司整合多广泛采用;另一种是在南北车集团之上组建一个新的过渡集团,国资委划拨股权,再由这个集团统一协调两个公司的技术研发、标准统一、海外竞标等,暂时不涉及上市公司层面的变动。

  然而,两种方案似乎都有各自的“缺陷”:业内人士指出,换股操作性最强,对股民的影响也不大,历史上一些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也采用了换股形式,如马钢、鞍钢、攀钢等的整合。但其涉及到权属变更、审批手续、股东会董事会的设计、谁吸收谁等,并非易事。倘若成立集团公司,可在短期内解决协调问题,但仍然解决不了长期销售体系、制造体系、研发体系等的整合。

  另外,两个公司人员、资产、研发体系等等方面重合度较高,合并极有可能涉及产能削减和人员变动,将有可能引发内部阻力。因此,需要折中、稳妥的方案来保证效果和年限。否则貌合神离,反而更加麻烦。

  在过往十年的央企兼并重组中,“貌合神离”的例子并不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长航集团与中外运集团重组失败的教训。2007年,在政策利好下,两家排不进航运业前三的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开始重组,重组五年后,中外运长航集团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今,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长航系下上市公司*ST凤凰已被暂停上市,另一家上市公司*ST长油更是因为连续四年亏损成为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A股市场央企退市第一股。

  北京某大型券商研究员王刚指出,“貌合神离最主要的原因是业务层面和组织架构层面的整合失败。”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从业务层面来说,双方整合的关键和难点在技术和营销两大板块。而随着两者的合并,技术板块的整合则是双方能否达到“1+1>2”效果的关键。

  著名财经评论家余丰慧认为,合并有利于防止对外相互恶性竞争,但并不利于对内防止垄断风险;分开有利于防止对内的垄断行为,却又不利于防止对外的恶性竞争。对外牵扯的是国家利益,对内牵扯的是百姓利益。最佳方案是国资委牵头,由南北车两家公司出资出人,成立一个专司海外业务包括竞标的公司,将从国际上竞标来的业务,分配给南北车两家企业生产制造。南北车各自下辖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公司仍然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在铁总公司发布招投标信息的时候,依然处于相互竞标的竞争关系。这样,既防止了海外业务恶性竞争,又不用担心在国内发生垄断。

  文_本刊记者 江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