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是一种修炼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品香,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6 14:36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径风篁。
虽道老来知足,也有难忘。
旋移梅,要教当户,新插柳,须使依墙。
更论量。
水田种秫,辟圃栽桑。
荒凉。
贫家有谁能顾,独怜巢燕,肯恋茅堂。
客到衡门,且留煮茗对焚香。
看如今,苍颜白发,又怎称,紫绶金章。
太痴狂。
人嘲我拙,我笑人忙。--《玉蝴蝶 间居》
十二月的初冬,即便是大城市也在渐入沉静,这个时候,一杯茶,一炷香,可以让冬日的阳光更加温暖。
每个时代的“香气”都不同
香文化始于汉朝,它作为一种上流社会的生活风气。焚香也有规范,其专用的香具称为博山炉。香药,充足且品类增多,香品的配伍、和合,也有严格的规范,达到了理法完备。
一个时代的生活特点是与该时代的整体文化特点密切相关的,汉代香品展现的是那种宽博大气及浑厚古朴。
魏晋时期是一个变革、分裂、各民族文化大融会的时期。这时的文人,或宽袖大袍、服药行散,做逍遥游;或剃须傅粉;或手持尘尾,口吐玄言,论天人之际;或饮酒酣醉、傲然长啸以排忧解愁;或散发垢面、裸袒箕踞而惊世骇俗,史称魏晋风度。这时的香品也多有彰显个性之作,如“悠然”香及后来的“四弃香”最早即出现在那个时期。
进入隋唐时期,其香品受到当时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氛围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影响,多呈现“香气浓郁,华贵典雅,温润持久”的特点。
在宋代,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香品则以香韵“隽永而放逸,高耸而冷峻”为主流特色。这个时候还开始模拟自然香气的香品,特别是梅花香气的香品最受人青睐,同时还有桂花香,玫瑰香以及模拟百花的百蕴香等各种花香的香品问世。由于贸易的发达,非常流行南亚和欧洲的乳香、龙脑、沉香、苏合香等。还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如徐铉的“伴月香”,苏轼的“闻思香”,黄庭坚的“知见香”等。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到了明末清初,这个时候的文人无疑是享受生活的代表者,他们讲究雅致,追求悠闲惬意。正如陈继儒《太平清话》有云:“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但是由于明代的海禁政策,香药的相对匮乏,于是这时候的香品多取巧、怪异、求变等特点,缺少了古朴典雅之风,添加了浮华之气。”
品香的过程能磨炼心性
茶与香的结合,能使人内心安静,给人带来清醒,更有一种禅意。
现在最通行、最常用的烧香形式就是隔火熏香和打香篆了,这种形式被广泛使用了一千年之久,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隔火熏香是宋代诞生的,它需要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虽然如此慢慢的”熏“香不如”烧“香来得简单,但其香气释放得更加舒缓,香味更为醇和宜人,而且也能增添更多情趣,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用这种方式熏香,只有香味而无烟无火,可以在进膳时使用;茶油香匙、香箸的炉瓶,由黄杨、紫檀等木材或翡翠制成。翡翠或铜制香盒用于盛装香料,若炉中的香材气味散尽,便可继续添加。
香篆则是将香粉用模子压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样,然后点燃,香粉会按顺序燃烧,达成嗅觉和视觉的双重美感。打香篆需要在香炉里倒入适量的香灰,用灰压和香铲将香灰压实,然后将香篆片放在香灰上,然后取香粉倒入香篆片中,用香铲轻轻的将香灰慢慢天的填进香篆片图案的缝隙里,一定要填满,压实。再将多余的香粉用香铲舀出。最后将香篆片从香炉中轻轻的提出,香篆就到好了。用点火器将香篆点燃,就可以品香了(点燃香篆时,不要将点火器直接对准香篆,以免喷出的气流将香粉吹散,使图案不完整)。
除此之外,还有线香和原始香块,这些至今仍被日本香道保留下来。日本香道用的器具,其实是很早的时候从古代中国漂洋传过去,因为种种原因,香道在中国逐渐式微,而在彼邦却发扬光大并一直流传至今,这几年随着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要求,又从日本重新传回国内。
一套品香工具的组成可多可少,基本的要包括香筷、灰拍、香匙、羽帚、云母、香炭等等。在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是另有创新。到了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收藏界有名的”宣德炉“,就是明朝宣宗皇帝利用了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打造的传奇香炉。
这种品香的过程,相比饮茶更为细腻,既能磨炼心性,也能让喝茶的时光变得不一样起来。
总有一款香适合一款茶
在品茶中,为了配合茶的香味和季节的变化,选择的香品也有所不同,冬天可以选择红土,厚重和蜂蜜的味道,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夏天可以选用芽庄,因其清凉的香味,清新向上,提神醒脑。
当然,每一款茶有相应的一款香搭配,就如每一个人有相应的一件衣服来搭配,虽是主观上的喜好,还是要与各人各自的心境与外境的相契,其中境况是妙曼不可言说。
遥想那种“侍女焚香,聊自煎茶”之乐。只有品才能做到心领神会,充分施展味觉与嗅觉的功能,领略一种雍容大度的闲适心境。这种闲适心境,在生活高节奏的现代,显得更为重要。试想,在瓦屋纸窗之下,或月白风清之时,独自静坐一隅或邀请好友二三,一只宜兴紫砂壶,几个素雅小茶杯,混合茶香与焚烧之香,或独思冥想,或谈笑风生,正所谓“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
Tip
《印香方》
黄熟香五斤,速香一斤,香附子、黑香、藿香、零陵香、檀香、白芷各一两,柏香二斤,芸香一两,甘松八两,乳香一两,沉香二两,丁香一两,馥香四两,生香四两,焰硝五分,研磨成粉。
《春香方》
沉香四两,檀香六两,结香、藿香、零陵香、甘松各四两,茅香各四两,丁香一两,甲香五钱,麝香冰片各一钱,用炼蜜拌为湿膏。
《玉华香方》
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以交趾出产的为妙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一两用叶, 研为粉末加进合油调和均匀,再加炼好的蜜拌和成湿泥状。
《撒兰香方》
沉香三两五钱,冰片二钱四分,檀香一钱,龙涎五分,排草须二钱,奄叭五分,撒乐兰一线 麝香五分,合油一线,甘麻油二分,榆面六钱,蔷薇露四两,用印模制成饼烧。
《黑香饼方》
用四十两料加炭末一斤,蜜四斤,苏合油六两,麝香一两,白芨半斤,橄榄油四斤,其琛奄叭四两,先把蜜炼熟,加橄榄油把炼蜜化开,又加奄叭,然后加进一半料;将白芨打成糊状,加进炭末,又加进一半料,这之后加进苏合、麝香,揉均匀后用印模制成饼。
文_本刊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