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 所谓梦想就是和自己斗争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王石,梦想,万科集团
  • 发布时间:2015-01-22 09:00

  Q&A

  Q:《女报时尚》

  A:王石

  Q:您曾攀登过7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极点,如今又当选赛艇主席,您似乎总能找到新的方向。

  A:如果说这些都是一个“瘫痪病人”做到的,会不会更有趣?1995年我的腰椎问题被医生诊断为“随时可能瘫痪,建议不要活动、坐轮椅”。但我当时有个梦想,去西藏。趁着还没坐上轮椅不能动,我赶紧去了西藏。回来后又有了新想法,只要我没瘫痪就试着能登多高,当时根本没想登珠峰,但是一步一步最终竟然做到了。

  所以人生有时并不需要多么远大的目标,而必须不断有高一点的目标。

  Q:这些听起来是年轻的运动,当时新闻报道里也说您是国内年纪最大登顶珠峰的人,可您对此并不认同?

  A:因为这么说,好像我登顶的特别之处仅仅因为我年龄最大,而且还不彻底,范围仅限国内。和国际上比,我登顶时52岁,当时国际记录是61岁,后来记录变为71岁时,我说这不行,我得72岁再登顶一次才算真本事。它又变为77岁,我就想,行,咱得把年龄延长到78岁。可后来77岁的老头80岁时又上去了,我一看就服了,我81岁爬珠峰要掂量一下。于是我得出结论,较劲有时也要适可而止。

  Q:您又去留学,其实以现在的成就和年龄,即便它是哈佛,您也完全不必去折腾。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A:1983年到深圳时我的理想就是出国读书,工作做一年看一年就耽搁下来,其实50岁之后也动过打消的念头,但是当机会真正出现,我知道我还是必须去。

  在哈佛我就是一纯粹的高龄求学者,第一年的学习很艰难。因为记忆力的衰退,我同十几岁的同学一起学习,体会到从来没尝过的后进生滋味。上课怕被老师提问到而不敢抬头,夜里一般要做作业到2点,甚至听讲都得雇个翻译做笔记才能听懂。当时国内网上不断质疑我是不是在读老年大学,但其实我读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哈佛大学,所以我就是要拧过自己,也做给大伙都看看。

  Q:显然,您拧过了自己。现在您又在进行新的游学计划,甚至说未来10年,您会出现在更多高校。

  A:留学让我体会到登山没有体会到的“新生”。在国外我跑了5次银行花费1个月时间才办成信用卡,因为在国内没有办卡经验;去超市买东西搭地铁公交,经常乘错方向;每天晚上烧水,那只水壶被烧红3次,塑料盖都化了……在国内有司机、有秘书,我发觉自己退化成了“城市废人”,只要留学经历能带给我不停的挑战,我怎么会放弃。

  Q:很多留学生出国后都抱怨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您在留学期间从来都只吃西餐,您如何看待文化差异对留学生的影响?

  A:20多年以来只要在国外我就只吃西餐。改革开放初期我和大家一样,去哪都只吃中餐,但很快我发现中国人的胃比思想还要顽固,硬是不接受西方。我说这态度哪行,我必须把最顽固的别过来,这样才能干成别的事。

  对留学生而言,中国教育传统强调权威,不许年轻人这样那样,抑制人的个性。西方教育不停地演讲、包装自己,培养自信,所以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变得自信是很容易的。

  Q:您做的最“心平气和”的事恐怕就是1999年在万科如日中天的时候卸任总经理职位退居幕后,您对新人的成长似乎有独特的理解。

  A:我不希望我是在万科做不下去时离开,越早放手才能越显示出我和万科的成功,我也能去实现别的想法。虽然是自愿交权,但初期也会感到失落。最初几周我还忍不住指导新任总经理,点出他们制定决策的错误所在,但很快我意识到这样做后果的严重性,不亲自经历错误,他们永远不能稳当进步。我习惯了强势和亲力亲为,所以我选择远离,去登山、去游学,去完成自己人生的一个个理想。

  Q:但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您正是这样一个“权威”、“偶像”的存在。您说过“反叛的时代不需要偶像”,是否可以理解为,您并不那么喜欢自己的偶像身份?

  A:偶像正是权威之一,但现在的社会正处变革的时期,否定过去,新的尚未确立。显然第一权威是荡然无存的,所谓的偶像也能被迅速改变。如果说我作为偶像的话,肯定要受到更多社会限制,但同时也有更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在社会上得到的比付出更多时,你应该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一切。

  Q:您曾说过生命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您始终保有这种责任感?

  A:对,但这件事之后我就牢牢把握一点:只要他们的错误不是根本性的、颠覆性的,我就装傻,装作不知道。责任也需要取舍,任何事都一样。

  Q:现在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像您当时一样,只身来到大城市追寻梦想,却发现它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和遥远。

  A:去深圳正是因为我不甘心,不满足现状,其实那时深圳的前途并不明朗,我的选择也不被很多人理解。放弃了原待遇之后,在深圳一时也享受不到新的特区待遇,但我就是特别想有一番作为。

  我始终保有这样一个信念,就是完成眼前正在进行的目标,当这样一个追求实现后,又会不断有新的追求和梦想诞生。人生并不能让你一眼看到很远,能做的只是不断地走好下一步。

  Q:永远都追寻下一步理想,不去计较太多,您一直认准这条死理?

  A:也有意外。2000年的时候我就想过离开万科,我想去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这样的企业当CEO,想急着展示自己的才能。好在人家没赏识,大型国企我哪能弄得了是吧?浮躁的心态现在普遍存在,恨不得今天读一本书明天马上见效,上午学一句警句下午就说出去得到大家赏识,年轻人更是急于求成。所以得批判我们的急躁,我也批判我自己的急躁。

  Q:但是因为变化太快,浮躁似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

  A:攀登珠峰过程中我拒绝了电视对我的拍摄,别人在山腰观看难得的美景时唯独我在帐篷里保持体力。我清醒地认识到我的体力不如三四十岁的人,但我只专注于我唯一的目标,并采取合适的战术去执行,这种战术就是放平心态,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我这种年纪都能完成这些事情,其实年轻人只要愿意,完全不是问题。

  Q:这印证了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评价您的一句话,他说您的“伟大是管理自己”,无论在万科还是您身上,都能让人看到“自制”的力量。

  A:我也曾想过,人生短短几十年,能把万科这一件事做好已属不易。但之后我发现人的无限潜力,不能在将要离开世界时仍遗憾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所以要不停地去将新目标实现。其实我的体会也没什么诀窍,无非是遇到想放弃的事情,坚持、再坚持一下。

  Q:您转发过一条微博,说乔布斯晚年住在中产街区,人们路过能看见他在工作。您对晚年生活的期望是这种公共社区还是深宅大院?

  A:我更倾向于后者,我不大善于交际,也不喜欢热闹的场所,所以我登山,和大自然打交道。人生而言年纪大了就要隐退,我如果愿意四处公开讲道,像郎咸平一样同电视台签约,我相信我还是有这个影响力的,但是我更愿意与十几岁的学生交流,而不是做一个公众人物。

  Q:最后,您想对当下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A:永远不要忘记去实现新的目标和梦想,但是不能急躁,哪怕遇到你不愿做的事情,不妨放低身份去做,我32岁来深圳创业时,和农民工一起搬麻袋,货源主任看我搬得那么欢实才赏识我,我也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所谓完成梦想,就是始终和自己斗争。

  王石

  1951年出生,现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他创立万科,并禅让权位,一年中有近1/3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等,有股民批评他“不务正业”。2014年9月,仁川亚运会期间他当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任期5年。

  文_宛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