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让创新梦想高飞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航天科技,博士
  • 发布时间:2015-02-07 09:59

  从“神舟”升空到“嫦娥”奔月,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如今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变成现实。

  梦想成真的背后,一组数字引人关注:承担这些任务的6.7万余名科技人才当中,35岁以下的占66%。这让美国航空航天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都不得不感慨:“这些人真年轻啊!”“我现在看月亮时总觉得很亲切。”王鹏基的这句话一出口,马上引得身边的邢琰的共鸣。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控制博士班组”成员,邢琰、王鹏基及整个博士班组都在航天控制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完美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嫦娥二号150万公里外的精准控制,神舟飞船交会对接的“万里穿针”等一个个奇迹,就是空间控制博士班组成员们谱出的美丽华章。

  这样一个不断开拓创新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多年来,这个团队完成了各类型号和预研课题百余项,任务背景涵盖了中国空间技术领域几乎所有重大新研型号。

  勇敢面对“第一次”

  2000年,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决定抽派骨干着手进行手控交会对接技术方案的预研工作时,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了手控对接技术,而这种先进的技术对外是完全封锁的。对于交会对接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难度可想而知。

  “航天器的控制分系统犹如人的大脑,班组承担的是对控制方案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是技术创新发展链中的第一站。”班组成员张军表示,加入航天队伍,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艰苦摸索,自己面对一个个“第一次”。

  在承接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博士班组的成员只能靠大量的仿真和实验。有时候,面对仿真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既找不到规律又找不到原因,他们就将所有的仿真图打印出来,在办公室里铺一地,一张图一张图地研究、剖析其中的规律。

  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那场特大暴雨在班组组长邢琰脑海中记忆犹新。那天,邢琰和同事加班做仿真实验,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参数,眼看着外面大雨滂沱,他们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很晚才回家。而那时,整个北京城的交通已几近瘫痪,邢琰也堵了六七个小时才到家。正是这份执著,成就了这个团队,成就了中国航天控制技术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

  原载人飞船GNC系统主任设计师解永春说,博士班组里最大的头衔也不过是交会对接组组长,也没有马上可以呈现的成果,但班组里从来没有人因为待遇或升职原因离开过,“这些人对飞船、对交会对接的感情很深。”

  “以前我们同学聚会,我只说自己在航天领域工作,从来不敢说自己是做什么的。”

  邢琰说,刚开始做控制系统时,完全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不愿意和人说自己在做些什么,但出于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仍选择了坚持。现在,航天领域成果不断推出,自己觉得欣慰不少。

  邢琰说,由于忙于工作,很多时候顾不上照顾家人,好在家人理解自己,并以自己为荣。有一次,答应和孩子一起出去玩,却临时有任务未能成行。后来,在孩子的同学家长口中得知,孩子不仅没有因为妈妈爽约不高兴,还因为和同学讲述妈妈的工作引得同学的羡慕。

  创新机制育人才

  博士班组团队已经成为培育高精人才的沃土。他们对研究项目的选择不局限于中短期的型号任务本身,而是谋求“长短结合”,主动承担大量具备前瞻意义和基础理论创新的预先研究课题。对内,他们打破内部组织壁垒,实现基础预研、背景预研、方案设计迭代进行。对外,他们利用“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参与实验室的合作研究。

  “优秀人才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我们要让年轻人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让他们担当起技术创新主力军的重任。”502所党委副书记崔伟光表示,有的组员而立之年就成为高级工程师。

  如今,博士班组又建立起了“研究师岗位制度”,针对未来航天任务及技术发展方向,将航天控制又细分为高精度控制、自主导航等6个研究领域,开创性地设置了首席研究师、主任研究师等5个等级,并建立健全了与之相配套的薪酬制度,为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了团队成员的创新活力。

  有人说,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显著成绩,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如今,航天科技集团将这种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人才培养,打造适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各单位普遍建立了传帮带机制,实行“导师制”,聘请单位领导和技术专家担任新员工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技能,融入工作中。

  在导师的指导下,很多人才成长很快,2~3年就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据统计,目前,该集团公司1.2万余名主任、主管级别的业务骨干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已经占到65%。

  同时,该集团还建立了后备专家制度,有计划、有意识地将有培养潜质的优秀人才纳入选拔培养视野,按照“一人一策”的培养方式,与后备专家签订培养计划书,明确个人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

  人才是航天的发动机,航天是人才的推进器。通过人才机制的不断创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目前拥有34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5名国家级专家,410余名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460余名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青年专家已经占到47%,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有多大的作为,就会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才华,就会有多大的舞台。如今,这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的共识。

  刘瑾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