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量化”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量化,数据化,思维
  • 发布时间:2015-02-09 12:16

  新工具和开放的思维促进了测量事物和记录数据的繁荣,而现代数据化就诞生于这片沃土之中。

  记录信息的能力是原始社会和先进社会的分界线之一。早期文明最古老的抽象工具就是基础的计算以及长度和重量的计量。公元前3000年,信息记录在印度河流域、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日常的计量方法也大有改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书写的发展促使了一种记录生产和交易的精确方法的产生,这让早期文明能够计量并记载事实情况,并且为日后所用。计量和记录一起促成了数据的诞生,它们是数据化最早的根基。

  几百年来,计量从长度和重量不断扩展到了面积、体积和时间。公元前的最后一个千年,西方的计量方法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但是还是有着比较严重的缺陷。早期文明的计量方法不太适合计算,哪怕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比如罗马数字的计算系统就不适合数字计算,因为它没有一个以10为底的记数制或者说是十进制,所以大数目的乘除就算是专家都不知道该怎么算,而简单的乘除对一般人来说也不容易。

  大约公元1世纪的时候,印度发明了一种自己的数字系统。它传播到了波斯,并在那里得到改善,而后传入阿拉伯国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这也就是今天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前身。十字军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彻头彻尾的灾难,但同时也把西欧文明带到了地中海东部,而其中最重要的引入就是阿拉伯数字。公元1000年,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开始倡导使用阿拉伯数字。12世纪,介绍阿拉伯数字的书籍被翻译成拉丁文,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地区。这也就开启了算术的腾飞。算术赋予了数据新的意义,因为它现在不但可以被记录还可以被分析和再利用。阿拉伯数字从12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而直到16世纪晚期才被广泛采用。

  公元前3000年,会计手稿就出现了。但是,记账法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发展缓慢,基本上一直保持在记录某地的某个特定交易的阶段。到了14世纪,随着意大利的会计们开始使用两个账本记录交易明细,这种尴尬的境地开始发生改变。这种记账法的优势在于,人们只需要将借贷相加,就可进行制表并得知每个账户的盈亏情况。如此,数据骤然发声了,虽然仅限于读出盈亏情况。

  如今,复式记账法通常被看成是会计业和金融业不断发展的成果。事实上,在数据利用的推进过程中,它也是一个里程碑似的存在。它的出现实现了相关账户信息的“分门别类”记录。它建立在一系列记录数据的规则之上,也是最早的信息记录标准化的例子,使得会计们能够读懂彼此的账本。复式记账法可以使查询每个账户的盈亏情况变得简单容易。它会提供交易的记账线索,这样就更容易找到需要的数据。它的设计理念中包含了“纠错”的思想,这也是今天的技术人才们应该学习的。

  但是,和阿拉伯数字一样,复式记账法也没有立即取得成功。直到200年之后,一个数学家和一个商业家族才让它大受欢迎,他们也改变了数据化的历史。

  这个数学家就是方济各会的修士路萨·帕西奥利(Luca Pacioli)。1494年,他出版了一本为普通读者和商人所写的数学教材,成为盛行一时的数学教科书。这是第一本全书都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书籍,因此也促进了阿拉伯数字在欧洲的传播。当然,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对复式记账法的详尽论述。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这个论述复式记账法的部分被分别译成了6种语言,并且成为几个世纪的通用范本。

  而所谓的一个商业家族,就是指美第奇家族——威尼斯商人和艺术资助人。16世纪,这个家族能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银行家族,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他们使用的一种高级数据记录方法——复式记账法。帕西奥利的著作和美第齐家族的成功奠定了复式记账法成为标准数据记录法的基础,也奠定了阿拉伯数字在此之后不可取代的地位。

  伴随着数据记录的发展,人类探索世界的想法一直在膨胀,我们渴望能更精准地记录时间、距离、地点、体积和重量,等等。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家们发明了新工具来测量和记录电流、气压、温度、声频之类的自然科学现象,科学已经离不开定量化了。那是一个一切事物都需要被测量、划分和记录的时代。

  新工具和开放的思维促进了测量事物和记录数据的繁荣,而现代数据化就诞生于这片沃土之中。数据化的基础已经奠定完好,只是在模拟时代这依然是费时费力的。有时候似乎需要无穷无尽的激情和耐心,或者说,起码也要有奉献一生的准备。

  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数字测量和存储设备,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数据化的效率。计算机也使得通过数学分析挖掘出数据更大的价值变成了可能。

  《大数据时代》

  作者:[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