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是信号,不是噪声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信号,噪声,传播
  • 发布时间:2015-02-09 12:25

  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校验我们的观念,更加谨慎地反思我们的假设和信念,对于概率和不确定更为坦然,信号就会从噪声中显现出来。

  西尔弗是大数据玩家和写手,也是一名70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他在KPMG枯燥乏味的工作之余,开发了用大数据分析棒球球员表现的软件PECOTA并大获成功。电影《点石成金》讲的就是这段改变美国棒球历史的故事。

  2007年,西尔弗把注意力转到美国大选。他开了一个Fivethirtyeight.com博客网站公布自己的预测数据,在万众瞩目之中独一无二地成功预测了美国2008年大选。《时代》把他列入2009年全球最有影响的100人名单。几家出版商在这之后追他写书,于是就有了这本《信号与噪声》。

  在西尔弗看来,在大数据的时空中,当下的真实状态是迷失。虽然信息每天增加250亿字节,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噪声,而不是信号,且噪声增加的速度要快得多。大量数据要挖掘,大量假设应该验证,但是客观真理基本是个常量。

  同时,我们错误的影响也在改变,一个简单的小错误在传播中迅速扩大;在宗教改革年代误译误印的《圣经》引发了连年战争,在资本主义加互联网的时代错误的评级则使金融危机迅速蔓延。

  这本书并非说我们已经陷入绝境。我们的生命与预测紧紧连在一起,每天从小到大的决策都是预测。西尔弗认为,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校验我们的观念,更加谨慎地反思我们的假设和信念,对于概率和不确定更为坦然,信号就会从噪声中显现出来。

  《信号与噪声》

  作者:纳特·西尔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索奥中国首席执行官 李晨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