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蜜语:最难卖的不是产品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楼兰蜜语,电商,营销
  • 发布时间:2015-02-10 08:50

  核心提示:世界上最难卖的不是产品,而取决于营销是否做到位、在客户身上花了多长时间。

  对于武汉楼兰蜜语生态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楼兰蜜语”)和他的创始人凌振兴来说,2014年可谓战绩连连。

  作为一家专注通过电商经营新疆特色坚果类零食的企业,“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2025万元,在零食榜单中位列第四。一个月后的“双十二”,公司又以1608万元的销售额再次排在第四位。随后的“腊八节”中,这个数据达到了3000万元。

  成立于2006年的楼兰蜜语,销售额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并拥有380万个老顾客,2014年全年销售额达3亿元。

  在凌振兴看来,电商竞争像丛林生存一样残酷,楼兰蜜语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创新。在楼兰蜜语发展的近9年时间里,他见证了一批批老的电商企业倒下去,也看到了一批批新的电商企业生出来。

  “任何一门生意,第一个人做赚了钱,第二个做也可以赚钱,但是第三个、第四个就很难赚钱了,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凌振兴说,“三只松鼠”(一家食品类电商企业)之所以可以成为行业内的风向标就是因为创新。

  正因如此,不管是在营销方面,还是在为顾客创造良好用户体验方面,楼兰蜜语都在创新的道路上不停摸索。

  让消费者“占便宜”

  碰上“双十一”、“双十二”、“腊八”等这样的节日,不消说楼兰蜜语,只要是做电商的企业,都会在促销上下一把“狠劲”,希望把消费者引流到自己的店铺中并促成交易,可是谁会胜出却各有各的高招。

  备战这样的大活动,楼兰蜜语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活动筋骨”了。以“双十一”为例,从2014年10月份开始,一方面通过电子广告单将活动信息发送到老顾客手中,另一方面,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向老顾客和潜在顾客“轮番轰炸”推广活动。到活动开始前的一周,再次通过上述途径告诉消费者“双十一”活动具体怎么玩。

  “我们的运营技巧是活动一环接一环,对消费者的购买刺激一轮接一轮。”凌振兴说,在前面一个多月宣传推广引流的基础上,11日凌晨零点和11号中午十二点是两个重要节点,前者是爆发点,后者是疲软期,如何抢占爆发点引流和再刺激疲软期很重要。

  “整个过程中要让大部分人有‘占便宜’的感觉,大奖小奖相兼顾。”楼兰蜜语淘内运营总监朱齐才解释说,比如凌晨零点拿出一万件红枣让消费者秒杀,比较有创新的一点是这个时候推出一种更有诱惑力的活动,第一单的消费者会获得在新疆种植基地一棵枣树一年的承包权,就是说我们将给他送一年的免费枣,但大家都为抢这棵枣树的承包权点击了无数次鼠标。

  当大家似乎还在为没有中头彩而感到失落时,楼兰蜜语又一轮刺激接踵而来。前两个活动结束后,楼兰蜜语设置了一个优惠面广但门槛较低的活动,即提前一个小时下单就送红枣的活动。过了这一个小时,还有另一种惊喜等着消费者--创造随机感,即消费者买相关产品会获得随机免单的机会。等到了第二天中午12点,当大家都想“收手”时,公司又会推出满一定金额赠送其他产品的活动,提高消费者单笔消费金额。

  “这一系列的刺激方案对销售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凌振兴说,电商做活动就是为了引流,这是做活动的宗旨,不管是“双十二”还是“腊八节”都是如此,只是每一次的活动都会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借主题营销拉拢消费者

  不过,在凌振兴看来,楼兰蜜语每次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还在于平时的不断积累。

  “活动是爆发点,更关键的是平时的积累。”他说,现在的消费者更加理性,不是说定个9.9元的低价大家就会去疯抢,楼兰蜜语的目标群体是年轻人,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也很跳跃,所以关键是产品要能吸引他们并且拥有品牌故事,这就需要做出特点,“不间断地通过创新主题营销把握消费者心理,来拉拢消费者对楼兰蜜语的品牌诉求和依赖感就是我们的选择。”

  在过去的2014年里,不论活动大小,楼兰蜜语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做一个主题营销。常规的如免单机会、促销折扣和多买多送,但更多的是从情感上勾起消费者对楼兰蜜语品牌的认同感。

  “每月选定的主题,都是从重大新闻事件里挑选出来能融进品牌的事件,或者我们自己策划与品牌有关、能勾起消费者兴趣的事件。”朱齐才说,和做其他活动一样,前期会通过发送短信、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包裹里放DM单等方式告知消费者活动信息,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微信、微博和各大论坛制造一些话题,在促销的同时,让消费者参与进来并进行讨论。

  这其中,有楼兰蜜语在去年4月份做的“时光机”主题营销活动。当时正值马航MH370失联一个月,无数人都在关注此事,自然也有很多是楼兰蜜语的目标群体。于是,楼兰蜜语便以“时光机”为主题,在消费者之间营造一种回忆过去、珍惜身边人的情感,间接传达出如果爱自己、家人和孩子,那就在楼兰蜜语买零食的感觉。

  在“双十一”前,楼兰蜜语还做过“疯一次爱自己”主题营销活动。正如马云的背后有一群“败家娘们”一样,楼兰蜜语的目标人群也是以18-35岁之间的女性为主。创业近9年来,楼兰蜜语拥有不少伴随它成长的忠实粉丝。随着公司的成长,不少粉丝已成家立业,她们总在为父母、小孩、丈夫买东西。源于女性特有的心理,为勾起她们的购买欲,楼兰蜜语便打出“爱自己,为自己买”的旗号,以增强与粉丝的情感交流。

  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包装袋怎样设计更好?新出的礼盒包装起什么名?母亲节给母亲买核桃还是买红枣好?此类活动都深受粉丝喜欢,小到几千人,多到百万人会参与进来。

  凌振兴表示,尽管主题营销正处于楼兰蜜语探索的前期阶段,却为楼兰蜜语带来了不少新顾客,并维系了与老顾客之间的情感,“未来我们还要在主题营销上进一步创新。”

  借分销提升品牌传播度

  练好营销内功的同时,楼兰蜜语也在借助分销系统提升品牌形象和销量。

  这一理念与楼兰蜜语的发展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立之初的楼兰蜜语,因资金问题只能在淘宝C店开设店铺,直到2013年才入驻天猫开设旗舰店。为迅速推广品牌,凌振兴希望通过分销助一臂之力。

  对网络分销商来说,在加入楼兰蜜语的分销平台后,便可发布楼兰蜜语的商品链接,消费者在购买之后,由楼兰蜜语统一发货。

  “其实分销相当于一个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广,能够提升多少销量倒在其次。”凌振兴说,我们一般给分销商15%的利润,分销之后我们自己的毛利率并不高,但这样做对楼兰蜜语的品牌宣传会有很大作用。

  比如,消费者在网络上搜索楼兰蜜语的产品,若分销越多,搜索出来的结果就会有更多的店铺呈现,多家店铺之间可以相互引流,并提升楼兰蜜语的品牌知名度。

  分销模式的效果在2013年的“双十一”开始显现。当年的“双十一”,楼兰蜜语以859万元的销售额荣升到零食榜单中的第四位。

  目前,楼兰蜜语除拥有天猫楼兰蜜语旗舰店、淘宝C店新疆特色折扣店,以及入驻在京东、1号店等电商的店铺外,还拥有300多家线上和线下分销商。

  “不过,分销也是把双刃剑。”凌振兴说,分销商可能会在价格上恶意竞争,对价格体系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未来会逐步将分销商控制在50-100家之间。

  在预备缩减分销商数量的同时,凌振兴也开始居安思危。他坦言,楼兰蜜语是依赖天猫和淘宝成长起来的品牌,命运并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这些平台出现问题,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他透露,楼兰蜜语有自建官方平台的想法,但建平台容易,如何将第三方平台上的客户引流到官方平台却相当困难。

  这种情况下如何依靠自身发展得更好?线上线下相结合成了凌振兴选择的道路。

  “良品铺子为什么线上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有线下做支撑。”他分析称,只要在其1000多个门店里每一个店都竖一个广告牌,流量就会很大。实体店在今年的战略规划中已经有了构思,只是实施起来可能会慢一点。

  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

  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和引流方式的铺垫固然重要,但在凌振兴看来,后续良好的用户体验,包括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等,才是楼兰蜜语这么多年持续发展的基石。

  “要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产品质量就要把控好,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凌振兴说,对食品电商类企业来说,食品质量如果不能从一而终,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就会大大降低,企业会死得很快。

  作为一家从新疆迁至武汉的企业,楼兰蜜语对质量的把控有两大关卡:一是源头控制,所有产品原料都是来自楼兰蜜语在新疆的农场和当地的大厂商。二是严格筛选,在新疆的生产加工和在武汉的分装环节,会进行两道程序的严格筛选,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都会被挑出来销毁。

  “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这只是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开始。”凌振兴称,特别是对大客户的管理,根据以往经验--一个大客户所贡献的价值等于或大于4个小客户所贡献的价值,如果将大客户和小客户同等对待会因小失大,因此公司成立了大客户服务小组,让大客户享受更快、更贴心的服务。

  “另外,物流问题是一个影响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的因素。”凌振兴称,特别是活动期间,活动一天的销量可能是日常销量的20倍,但是企业在仓储所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能是平时的20倍,只可能会比平时储备多一些,怎么才能快速发货?我们目前有50个品种,消费者买了哪些产品难道要一个一个去核对单号,然后去仓库里面寻找产品?

  凌振兴给出的答案是:充分利用半自动“摘果式分拣系统”和全自动红外线打包机。

  比如通过“摘果式分拣系统”,把订单通过机器一扫,楼兰蜜语50个库位就会亮灯:如果A仓库亮一个灯,就去A仓库拿一个对应的产品;如果B仓库亮两个灯,那就去B仓库拿两个相对应的产品……当分拣完的产品被装箱后,再通过全自动红外线打包机,自动扫描纸箱大小并进行打包。

  通过这样的办法,2014年“双十一”那天,29万多个包裹3天内就把发货信息处理完了,7天内所有的货物全部发完。

  “从下单到送货,14天内所有的用户都收到了货。”凌振兴补充说,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也会在物流上进一步创新,让消费者更快地收到包裹。

  他一直坚信:世界上最难卖的不是产品,而取决于营销是否做到位、在客户身上花了多长时间。

  《支点》记者 林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