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宿科技:技术为CDN“加速”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网宿,科技,技术,CDN
  • 发布时间:2010-06-24 13:40
  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之前,上海网宿科技的名头要比蓝讯通信小很多。实际上,即使3年前,最早从事CDN蓝讯通信都没有把网宿科技当成自己强劲的对手。但是现在,网宿科技已经不再满足于CDN行业“第二”的位置了。在其创业板上市后的3年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做“行业龙头企业”的目标。而且,这个“行业龙头”,已经不限于IDC和 CDN圈子,而是“互联网平台服务”这个更大的领域。

  5.3亿元融资 夯实底气

  毫无疑问,是创业板成功上市给了网宿科技足够的底气。2009年10月,网宿科技成为国内28家率先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之一,募集资金5.2亿元,超募将近2亿元。在此之前,尽管它是CDN行业中惟一盈利的一家企业,但研发和市场扩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常常让公司管理层感到“捉襟见肘”。而现在,如果要问网宿科技的总裁刘成彦,“什么事情让你睡不着觉?”,他的回答一定是,“网宿如何才能跑得更快。”

  CDN是技术驱动的行业,对网宿来说,保持技术的领先是“跑得更快”的重要前提。5月25日,网宿科技高调发布了其上市之后的一个重要的产品——WSA全站加速解决方案。网宿科技营销总监刘洪涛在发布会上称,“WSA的问世是基于CDN技术上的重大突破。”WSA应用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DAA(动态应用加速技术),是国内首家能够真正解决动态应用加速问题的技术,“对整个CDN行业具有变革性的意义。”

  在记者看来,WSA的发布对于网宿科技来说的确具有指向性的意义——CDN将成为公司最核心的战略性业务,其权重大于传统的IDC业务。虽然,网宿科技最新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IDC业务和CDN业务营收总额基本持平,但是从毛利率来看,IDC的毛利率大约为20%,而CDN业务毛利率在40%以上。

  由此不难理解,网宿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刘成彦为什么在公开场合多次谈到“网宿需要转型”——网宿首先需要从一个传统的“IDC服务商”转向利润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的“CDN服务商”,继而成为一个“卓越的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提供商”。

  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访时,网宿科技副总裁路庆晖也明确表示,未来网宿科技的CDN业务所占比重一定会大于IDC业务。“因为CDN才是真正能够体现网宿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把网宿带向更高一级台阶的业务。”路庆晖强调说,“这并不是说网宿对IDC业务不重视,而是因为我们在IDC做了10年,不但有很好的资源平台,而且有很成熟的运营经验,所以这一业务的自然增长会比较顺利。”

  自1998年开始就在中国市场提供CDN服务的蓝汛曾是网宿科技追赶的目标,这家在CDN行业耕耘了近12年的元老级企业曾在2007年启动了纳斯达克上市计划,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加上成本的高企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其上市计划就此搁浅。与此同时,分外“沉默”的网宿科技却向着创业板这个现实的目标加速冲刺,并取得成功,融资5.2亿元。

  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加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积累的服务经验,网宿科技开始在CDN市场开疆破土。到2009年年底,网宿科技已经斩获颇多,从客户数量以及所承载的客户带宽使用量上来看,网宿已经遥遥领先。标志性的事情是,对技术指标极为苛刻的四大门户纷纷向网宿科技伸出了橄榄枝,将CDN外包服务中最大的量切给了网宿科技,网易更将首页加速交给了网宿,这被业界堪称奇迹。

  “无敌”技术创新 异军突起

  在国内CDN市场,网宿相对于蓝讯曾是“后来者”;在全球CDN市场,网宿也一度是排名第一的CDN公司 Akamai的“跟随者”。

  CDN(内容分发网络)是 1999年由MIT提出来的一个技术理念,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各类网络应用中频发的网络堵塞、访问速度缓慢等问题。在2005年前,国内的CDN公司都是通过购买负载均衡设备、缓存设备搭建起一个基于硬件的CDN平台,为互联网站提供服务。而蓝讯是最早提供这种基于硬件平台的CDN服务的公司,而且一路领跑。

  “但是,基于通用CDN设备的CDN服务有两大制约:一方面是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是服务不够灵活,较难适应互联网用户的各种变化和需求。”路庆晖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表示。

  2003年,全球CDN行业排名第一的Akamai公司率先推出了基于软件平台的CDN服务,很快网宿科技成为国内这一新技术的创始者,通过自主研发网宿于2005年推出了CDN平台软件V1.0,主要功能是网络静态内容的加速。它的出现将中国CDN市场带入了CDN1.0时代,这一创新平台最具杀伤力的就是技术带来的成本降低让CDN服务的高性价比凸显出来,据业内人士透露,基于软件平台的CDN服务价格是原来基于硬件平台的CDN服务价格的1/10。

  网宿CDN软件平台的发布给中国CDN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价格迅速“平民化”带来的行业跨越式发展。路庆晖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表示,“在2005年之前,CDN在很多人眼里是很神秘的、门槛很高的、价格很贵的一种服务,但是我们的CDN平台软件V1.0使得CDN变成每一个网站都用得起的服务。” 此前,只有eBay、微软这样的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一些政府性网站愿意为CDN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埋单。

  另一方面是使得CDN服务更加灵活。路庆晖解释说,由于是自主研发的平台,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能够给广大互联网客户带来定制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可扩展性强,同时又是高性价比的服务。“我们恰巧是在这一点上取胜的。”

  2006年,网宿又在业界率先推出CDN2.0,再次引领了CDN新时代的到来,主要表现在提供网络交互内容加速服务。2008年,网络电视、视频分享等流媒体应用,以及博客、播客等交互式应用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各类网站对专业CDN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CDN的应用也从单一的页面加速,发展到流媒体加速、下载加速等领域。

  在技术和应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领域,一个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能够领先竞争对手一两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网宿科技的不断突破中,中国CDN迎来了CDN1.0、CDN2.0 的不断升级,在这过程中,网宿迅速崛起成为一匹黑马,在几十家家CDN服务商中脱颖而出,迎来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

  据记者了解,2006年到2008年,网宿公司的CDN业务收入分别为896.53万元、2522.92万元和8568.83万元,2007年和2008年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81.41%和234.94%,其CDN服务的客户达2000余家。然而,自2009年开始,电信运营商以及华为等硬件厂商的强势介入、互联网企业的大规模自建、以及CDN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使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急剧下,网宿科技的业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今中国CDN市场已然是一个红海”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未来专业CDN公司的生存空间将集中在解决跨网访问、提供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方面,”

  对此,网宿科技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早早开始了准备。“CDN行业属技术驱动型行业,市场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性价比更高、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不用担心客户自建和运营商进入问题。”路庆晖认为,相对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我国CDN技术积累薄弱,CDN服务在技术的基础研究、新技术新应用的前瞻性研究、技术专利的拥有数量以及服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尚待提高,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他同时向记者透露,“在不久的将来, CDN将进入3.0时代,CDN3.0平台在流媒体处理以及基于整个CDN网络的网格式计算等领域会有新的突破。这一定会在业界产生很大的轰动效应。”路庆晖表示,今后网宿科技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还是 “技术领先和服务持续创新”。

  扩大市场份额 拼的是技术和服务

  我国CDN市场是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其发展的轨迹也因互联网而变,呈现出整体上升的态势,但绝非一条完美的曲线。2000年,新浪第一次通过互联网转播奥运会。当时的情形是,中国每拿一块金牌网站就会因为访问增加而瘫痪一次,而这也成就了当时提供CDN服务的蓝汛。但是,机会非常短暂,互联网泡沫破裂,刚刚萌芽的CDN服务遭受“霜冻”。

  2003-2004年网络游戏的兴起以及2006-2007年视频网站的发展狂潮,使得CDN服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很快,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政策的约束等压力之下,包括六间房、56等视频网站纷纷倒下,一些将赌注过多投掷在视频网站客户上的CDN服务商受到重创。

  与美国CDN市场相比,我国的CDN服务并不算晚。但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整体市场规模、产业成熟度、企业发展健康度、应用普及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在 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国专业CDN的市场规模分别为0.9亿元、1.6亿元、3.6亿元,虽然近三年国内 CDN市场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00%的快速增长,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然较小。美国仅Akamai一家2009年的营收就达到8.59亿美元,是中国整体市场营收规模的10倍以上。

  从1999年至今,美国专业CDN服务商中,包括Akamai在内已经有4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之前,中国专业CDN服务商数量相对较少,进入市场较早的蓝汛通信占据了CDN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5年后,专业 CDN服务商队伍快速扩大,网宿科技以及世纪互联、帝联在CDN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CDN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专业CDN服务商数量不断增加,但国内CDN服务商的个体规模相对较小,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屈指可数。

  而且,目前中国CDN市场普及率非常低,只有不到10%的互联网企业和网站接受CDN服务。很多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中小互联网站,对CDN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CDN服务对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作用,也没意识到采用CDN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但是诸如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CDN普及率已超过80%,CDN客户涵盖了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电子商务网站、跨国公司等各种类型, CDN服务市场高度细分,出现了专门致力于媒体加速、数据库加速、游戏应用加速的CDN服务商。

  虽然中国CDN市场整体规模小,但却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那么,CDN服务商们最后究竟拼的是什么?路成辉的回答是,“技术和服务能力”。参与竞争的企业技术和服务好坏直接决定了市场中的成败“因为CDN就是一个分发网络,你推送的技术怎么样,你的效率高不高,传输速度快不快,能不能用最小的资源空间去承载更多的内容、服务于更多的对象,这些都是有技术优化空间的。”路庆晖表示,“现在,搭建一个CDN平台的门槛确实是低了,但是要搭建起一个有品质保障的服务平台、并确保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却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另外,运维和服务能力也是竞争的关键,因为运营和服务经验要靠时间去积累。也就是说,一个CDN服务商搭建起一个平台以后,还在需要运维服务的经验,这也是一个门槛。“从0分做到10分现在已经比较容易了, 但是要从90分做到100分,却是非常难的。”路庆晖感慨说,“除此之外,CDN服务商的规模、资源的采购量,也都是CDN的门槛。”

  随着3G时代的到来,诸如手机、 MP3等移动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内容日益丰富,移动流媒体的内容增加,移动CDN也将逐渐兴起。各种类型的客户对CDN服务的加速内容、带宽容量、区域分布、存储空间等要素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需要CDN服务商具备能够量身定制为客户提供加速服务的能力。——而这也是网宿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我们认为,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和电子商务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这些市场,我们的预期很高,而且我们也有相应的CDN技术准备和产品准备。”路庆晖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表示,“随着像苹果iPad这样的新型移动终端的出现,互联网应用越来越丰富,CDN服务的商机无限。” 路成辉还表示,网宿WSA解决方案的推出,主要就是面向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WSA就是解决在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的两大难题,一是响应速度,二是交易安全,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根据网宿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其发展重点仍将是CDN业务及相关平台技术的研发。在网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网宿将把1.3亿元募集资金用于CDN加速节点的扩容和CDN技术研发。在现有带宽容量基础上,在两年的时间内,以每年200G的容量进行全网400G带宽容量扩建,同时在目前网宿100多个CDN节点起初上,增加新疆、贵州、宁夏、西藏等11个行政区的覆盖。

  路庆晖表示,“中国CDN市场还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现在已经占有的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要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首先需要的是技术上的突破。”因此,网宿科技在CDN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力度很大。其募集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包括智能化内容管理及分发技术、流媒体直播技术、CDN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等的研发;另外一部分资金还将用于现有CDN产品线的改进以及CDN底层技术的优化。路成辉表示,这一系列研发的投入,将大大提高网宿的CDN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且可以扩大客户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