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抢占西南物联网高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成都,抢占,西南,物联网
  • 发布时间:2010-06-24 13:52
  到2012年,成都物联网产业将力争实现300亿元以上的发展规模,形成20家以上龙头企业、集聚100家以上骨干企业。

  本报记者 许泳

  离软博会开幕还有两天,成都市信息办主任刘勇就早早地到了北京,这一次,他带领了30多家本地企业来参展,覆盖7个领域,是有史以来阵容最强大的一次,颇显软件名城的范儿。自去年11月份,成都市被列入“全国首批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后,依托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优势,成都市又在今年5月发布了《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以下简称《规划》),重点落在电子识别与定位跟踪、新型传感器、软件及信息服务这三个方面。

  高端研发区和制造产业区

  这份《规划》非常实,细读之后,不难发现成都在短平快地推出物联网规划前,是经过了缜密考虑的。“成都崇尚水文化,是一种向前流动的文化,超前却又不乏细腻。”刘勇细数了成都的环境优势,并介绍说,《规划》确定了成都物联网产业的三年发展目标——“3261”,即三中心、两基地、六体系和一高地。基本建成物联网应用中心、研发中心和信息安全中心,初步形成物联网成果孵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初步构建起物联网产业创新体系、应用推广体系、标准研制与验证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基础体系和产业要素保障体系,打造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

  目前已经启动建设的是两个产业区:成都高新区为高端研发区,重点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双流县为制造产业区,重点打造物联网产品制造基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到2012年,成都物联网产业将力争实现300亿元以上的发展规模,形成20家以上龙头企业、集聚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刘勇告诉记者。为支撑这样的目标,成都将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设立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都市物联网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取得的收入,经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将免征营业税。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由政府和企业一起发力。

  不是空中楼阁

  成都计划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等六大领域选择具备条件的重点应用开展示范,然而,物联网不是空中楼阁,必须依托坚实的基础。成都发展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基础、研发基础、信息设施基础和应用基础等方面优势明显。

  “发展物联网关键是要解决超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处理问题,信源从哪里来,往哪里存,怎么用,用在哪——这些问题都必须做好充足准备。”刘勇介绍说。去年12月,成都云计算中心在高新区孵化园开通运行,它是以企业投资、运营、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投入运营的商业化超级计算中心。目前已经开通运行的一期工程拥有300个节点,达到3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我们要求所有成都市财政拨款的部门都接入云计算中心,同时也鼓励企业以较低的价钱购买服务,3年内成都云计算中心的运算能力将力争达到每秒千万亿次。”成都云计算中心建成后,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新药研制、气象分析、地质灾害预测、软件开发、仿真模拟等。使用者按照CPU的使用时间、效率等付费,使用率越大,费用越低。

  目前成都市已经建成的还有数据存储灾备中心、互联网同城直达中心、国际数据通信直达电路、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网等重大项目,完善了物联网的基础技术承载体系。

  产业方面,成都市软件业聚集了众多软件知名企业,以信息安全、数字新媒体、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嵌入式系统及通信等领域为主。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当属集成电路及安全领域。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目前,成都聚集了飞思卡尔、科胜讯、富士通威斯达、松翰科技、凌成科技、凹凸电子、芯通科技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公司和信息产业电子11院、中电10所、中电29所、中电30所等众多集成电路科研机构。此外,成都市信息安全的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全市现有信息安全企业60多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开发、生产和信息工程涉密系统集成资质企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