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子病历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当前,电子,病历,建设
  • 发布时间:2010-06-24 13:55
  电子病历建设涉及到医政、管理、IT等多方面,要取得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安排。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侯义斌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国内外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早在2005年,美国政府就安排150亿美元启动美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近几年,我们国家也加快了这方面的建设工作。今年4月1日,卫生部正式实施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由此拉开了电子病历建设工作的序幕。今天,相关的各方面专家们云集一堂,共同来探讨一些基本问题,这有助于我国电子病历的建设和长远发展。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的核心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在信息化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医院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病患人员进行的,而电子病历则是定义医患工作的唯一法律依据,常常是医患纠纷的焦点,因此电子病历工作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医院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有了电子病历工作的完善,才能使得医院信息化和医疗手段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去年以来,国内外对于物联网这一项技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做好电子病历基础上,如果再加上物联网的推动,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必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如果有了一个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我们才有可能通过物联网技术,把医院里面的与患者相关的各个流程环节都整合到一起,把医治情况实时集成到电子病历上。因此说,电子病历工作是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

  当前,电子病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电子病历工作会涉及到网络、计算机、软件、手持设备,还有电子病历纸等一些新兴的技术。另一方面,在法律上,电子病历还需要电子签名技术的保障。大家都知道,这两方面的技术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可以说,建立面向医护的电子病历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是成熟的。当然,电子病历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是IT和医患,它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推动这项工作需要政府做出统筹安排。

  当前,在电子病历建设中有五个基本问题需要加强工作。

  第一,电子病历建设应该高起点。“高起点”意思是说电子病历建设应该面向未来,面向新技术,面向21世纪后期,跟上信息技术和医疗卫生技术的快速发展。譬如从普通的PDF转向电子病历纸、手持设备、平板电脑之类的新技术和设备。

  几年前,北京工业大学跟日立公司合作的电子政务展室推出了一种“电子病历纸”,看起来像一张纸,用一种特殊的笔在上面记录,医生在查房的过程中,可以在“电子病历纸”上记录东西,与此同时这些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实时传送到计算机和服务器系统。如今,手持电脑已经非常成熟,采用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将是电子病历发展的更高一个阶段。

  第二,电子病历推广应该有一个过程。电子病历的建设与推广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要从试点和示范开始,逐步推广到全面。电子病历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了信息技术之外,还涉及到管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这些工作的建立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从精心策划、逐步试验达到完善,再做进一步全面推广。显然,在全面推广之前,有必要建立试点和示范工程,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这才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第三,要考虑到新老系统交替或兼容。目前,各医院采用的电子病历系统基本上是建立在计算机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技术上的,那么在过渡到更高层次的过程当中,必然有老系统进一步使用或者兼容、新老系统交替、新老系统如何统一发展的问题,这当中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需要政府做很好的规划。

  第四,电子病历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电子病历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医务工作的凭证,是医患之间所有联系的主要载体;其次涉及到管理,无论是医生本身的管理,还是整个医院的管理,都体现在电子病历上;最后,要实现前两项内容必须依靠IT,信息技术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所有这些工作要得到社会上各个方面的认可,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法律保障。

  当然,法律保障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因为电子病历介质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今年三月的全国人代会上,我与几十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了我国第一份关于电子病历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政府就电子病历的相关工作,从行政和立法上开展研究。我想,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向全国人大提出《电子病历法》的立法议案,电子病历的法律保障就可以得到全面实现。

  第五,要加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电子病历工作涉及到管理、医务和IT等多项技术和学科,目前单纯某一个方面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子病历建设和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北京工业大学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希望在政府支持下,与医院和医务管理部门联合开展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这个计划培养授予国家正式工程硕士学位的医院信息化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由此推动电子病历的更好发展。

  每周卫事:

  第七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召开

  6月初,第七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办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涉及到中国自我药疗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等宏观环境、OTC企业的品牌战略定位、社区健康教育和药学服务等热点议题。并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品牌医药企业的企业家、行业专家参与本次年会,共同探讨新医改下的医药产业、社区医院、社会药房的发展之路。(谭啸)

  佛山:公布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6月7日,佛山市卫生局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去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去年医疗机构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82.33元,同比增2.69%;平均每位住院者的住院医疗费用6073.78元, 同比增6.92%。

  去年,佛山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8.56/10万,同比增5.66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为3.08%。,同比降0.05个千分点。另据禅城区疾控中心数据统计显示:禅城区平均期望寿命76.32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73岁)。(来源:《广州日报》)

  沈阳:挨个检查民营医疗机构

  6月以来,沈阳市卫生监督部门拉开大网,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合力对全市4200余家民营医院逐一检查“过筛子”,共检查13个区、县(市)民营医疗机构451户,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监督意见书451份;对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医疗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给予警告处罚34起、吊销相关诊疗科目3起、停业整顿2起。

  沈阳市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已达到了4200多家,在带给人们便捷医疗服务的同时,一些巧立名目的非法行医行为、坑蒙百姓行为也时有发生。检查发现,民营医疗机构的主要问题包括:(1)不能出示医疗执业许可证的现象比较普遍;(2)超范围执业或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3)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严重;(4)出租或承包科室现象仍然存在,管理不规范。(来源:《辽宁日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