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疫苗频繁换毒明日猪场十面埋伏

  选择哪个毒株的蓝耳疫苗最适合本场?不少猪场会采取病毒测序或是频繁换毒株疫苗的做法,专家认为这些方式都不可取,目前不能通过病毒序列按图索骥找到保护率高的疫苗。

  “一旦有猪出现喘气症状的时候,大家都说是蓝耳病。但检测结果可能不是。”1月16日,在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主办的广东省2015养猪技术高峰论坛上,广州市益豚猪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少彬给在场近300名猪场代表抛出了不少关于蓝耳防控的问题。可见,猪场对蓝耳病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测ORF5序列作为选择蓝耳疫苗依据

  据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主任张桂红介绍,几年前,很多猪场请她帮忙对送检样品进行PRRSV ORF5基因测序,希望通过ORF5测序来选择基因序列相近的蓝耳疫苗。

  “后来发现,根据这种方法选择出来的蓝耳疫苗,在临床中对猪场的保护率并不高。同时这种方式也被世界上其他蓝耳病研究专家所否定。”张桂红表示,在ORF5基因序列上还有21个位点与毒株致病性有关,具体分析哪一点来确定选择哪种疫苗谁也不清楚。“靠ORF5测序来选择使用哪个毒株的疫苗,结果是不确定的,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能通过按图索骥的方式找到最适合的疫苗。”张桂红说。

  那么,猪场该如何选择蓝耳疫苗?黄少彬表示,首先要了解猪场所在地区以及猪场自身的毒株情况,然后才来选择适合猪场的疫苗。

  │误区二:疫苗毒株经常更换

  很多猪场可能都有体会,某个厂家的蓝耳疫苗用久之后效果会变得不理想,此时换另一个厂家的疫苗,效果会变得很好。“这种理念在国外的专家认为是完全错误的。”张桂红表示,PRRSV动力学研究显示,一个毒株在猪群中占据一定优势后,若引入另一个毒株,一段时间内会将原有的毒株替除,这就导致了猪场更换疫苗后会出现“有效”的假象。她强调,由于频繁更换疫苗,带入的活病毒就会越多,导致PRRSV变异越快,基本起不了保护作用,猪场一定要找一个相对稳定的疫苗。

  由于国内猪场普遍是蓝耳阳性场,猪场引种时也面临引种场疫苗毒株与引入场不同的尴尬。黄少彬表示,已经感染两种毒株以上的,建议让猪群排毒4-6个月,经检测之后,再选用经典株疫苗或更有把握的疫苗,但要保证所选的疫苗具有菌落优势。

  “在排毒时间,猪群最好阶段性加药保健,如有效的替米考星1kg+多糖类+敌毒素1.5kg。”黄少彬强调,在中国不要执意追求蓝耳阴性场,除非很有把握保持阴性,否则还是把猪场转阳,特别是扩繁场和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

  │误区三:抗体检测只送检母猪血清

  要想了解猪场PRRSV感染状况,送检血清做ELISA抗体检测是猪场常用的方法。但张桂红表示,很多猪场送检样品时只送检了母猪的血清,这样检测结果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有研究显示,不同感染状态的猪群,不同阶段猪群的PRRSV抗体血清状况是不同的。

  张桂红表示,要想了解猪群的感染状态,必须把母猪、断奶仔猪、生长猪和大于16周龄的育肥猪的血清都送检。此外,还要结合生产成绩进行评估,才能制定相应的蓝耳病防控方案。如果生产成绩很理想,原来的防控方案就不需要变动,如果生产成绩不好,则需对猪场的情况进行评估,看是管理程序出现问题还是疫苗问题。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郭立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