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市中回归田园般的意境
- 来源:设计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补,古城,湘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5 14:58
——《在水一方》采访选读
本案位于长沙橘子洲北段,占地约200亩,由五栋独立建筑以景观相连。
基地内绿草茵茵,自然景观极其优美,并拥有沙滩排球场及超过600米的沿江人造沙滩浴场,可以良好地形成室内外互动。
水会是长沙橘洲度假村的主体运营项目之一,总体使用面积约6000平米,其中室内运动、健身、休息区域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米,室外露天运动、调整、商务区域约为1500平米,烧烤吧室内与室外总面积为600平米。
按照岛居生活和国际化休闲运营理念,园区内运营区域按客户路线与剧院流线进行区分,VIP会所动线独立分离享受尊贵服务体现身份象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建筑与沿江沙滩泳场的互动与交流,充分地引导客户享受园区内的无敌美景与服务。
《设计家》:请谈谈您秉持的设计理念。
陈志斌:立足于国际设计研究基础之上,尊重本土地域文化,我们以人为本并关注环境生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业主方提供国际化的建筑、室内、产品、照明等全方位设计服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当代艺术空间。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独特地域背景,对历史沿革和规划运营、地域文化、功能动线都进行审慎细致的研究,对建筑景观与室内、材质色调造型、节点细部都有系统考虑。
《设计家》:您能具体谈谈如何在设计中用“文化底蕴诠释当代艺术空间”这一理念吗?
陈志斌:在世界历史的坐标系中,我们发现越是地域文化特点明显就越有代表性和可识别性,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永恒不变的命题。深厚的地域文化研究无疑为优秀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内化浸润形成深厚底蕴,百家所长,厚积薄发,以文化之。
而现代主义运动之初始到发展高潮,又逐渐演变成为各类极简风潮。当代设计在工业发展中逐渐形成语系,简约、直线利于生产的审美不断受到文脉主义、地域主义影响,演化成为带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当代设计趋势,纯粹现代主义设计的纯熟运用已经不足以表达当代审美,文化形式、元素、意境在当代设计中的抽象表现才是让设计具有可识别性的重要手段。
《设计家》:您在目前的设计实践中重点关注了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陈志斌:繁华都市,水泥丛林,人们在千城一面、熙熙攘攘的繁华之中是隐含焦躁的心境,在设计实践中,人与都市的关系非常重要,人本身在都市中的心理状态、内在诉求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思考一套客户体验非常优异的解决方案,从项目与人的关系、项目与都市的关系,项目本身的定位、运营、景观、建筑、室内、家具软装、平面设计、传播方式等全方位统一完成,希望在战略设计上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来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
《设计家》:以上思考对您的设计工作有何影响?
陈志斌:在战略设计层面使项目可行性得到提高,达到良好的运营效益,利用自身优良景观与都市互补,并要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以叙事设计达到良好的客户体验并获得人们的青睐。
《设计家》:针对您提出的“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来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能具体谈谈人、都市、文化、自然四者如何结合?
陈志斌:都说诗意的栖居,要做到其实不易。在都市化发展过程中,以往是粗放式、资本为上的野蛮生长,最初的堆砌、拥堵也造成了品质人群的外流。在反思中,逐渐吸收发达城市发展模式,以都市结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地域文化独有的魅力,都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生活品质提高,文化审美统一,使精英人群回归,并带动了都市文化与审美的传播,形成较强的可识别性,并对外围人群有着吸引效应。如此循环往复,达到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以回归田园般的意境表现都市中难得的宁静与禅定,使人在自然生态优美、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都市中诗意的栖居。
《设计家》:近年来,您是否在工作中遇到过困难?是否从哪些地方得到过启发和鼓励?您又是如何解决那些问题的?
陈志斌:近几年来,一直坚持我们所秉持的设计理念,当然也碰到过许多困难。首先,项目地分布散、跨度大。山东到四川、北京到三亚,每个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都决定了要做一番深入的调查。这些要坚持,把每次调查分析、提炼精粹做到位才能设计出优良的解决方案。其次,对于设计的系统性还需不断提升。近几年,把每个项目都当作一个坚实的台阶,把设计的系统性提高一点,基于米兰理工的设计战略研究让我们逐步完善,达到全方位设计系统。第三,是设计过程一开始业主方的怀疑。因为都是成长中的客户,对设计专业不一定了解也不一定有专业团队介入,会呈现疑虑的状态,好在坚持用数据说话,用创意说话,用系统说话,最后又是业主方的肯定鼓励了我们,并且还达成了新的设计项目。
《设计家》:“水会”是长沙橘洲度假村的主体运营项目之一,请您谈谈对“水会”的设计。
陈志斌:潇湘八景之湘江环抱,因而人文气息厚重的橘子洲钟灵毓秀。水会,水之交汇,水为魂,水生风,气韵流动。在山、水、洲、城的绝版都市景观之中,都市繁华不断扩容、建筑不断拔高反而更显洲的宝贵、水的生动。以水会友,原生态沙滩是不可多得的亲水区域,婉约宁静的温泉泡池是水的核心,与客人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其实,一进园区就会被眼前巨大草坪上水面喷泉所震撼。这显然是繁华都市中一块宁静温婉的“地标”。室内水景则与室外遥相呼应,在中央楼梯区域形成浅水面、小喷泉,宁静中注入动感。
《设计家》:能具体谈谈该项目的设计思路,设计特色,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
陈志斌:在山、水、洲、城交相辉映的风景之中,打造一个度假之所、沙滩乐园,确实是几经斟酌,需要深入了解湖湘地域文化,尊重古城、湘江、岳麓山、橘子洲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人文,项目设计思路定位为城市中央的马尔代夫、高楼面前的岛居生活,与山水共生互动,与繁华都市互补。把珍珠链式度假风情作为设计特点,在12,000平方米的园区中大大小小六颗璀璨的明珠以景观为链,巧妙穿连其间,让观者在层层递进的景观、建筑、室内空间中不断发出惊叹、被感染、被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和体验。
设计过程中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心去思考,用诚意打动人。比如定位:在前期阶段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主张——会馆、公馆、酒店、会所,不一而足,而忽略了江心之洲本身的特质和城市中央休闲区的稀缺性,最终我们围绕岛居休闲主题和城市互补的反差业态,获得设计权。还比如:过程当中运营管理衔接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并非朝夕之事,而设计施工是箭在弦上,很多事情要与运营管理团队的管控、要求相协调,而运营管理团队一换再换,则使周期被拉长,并且不成熟的决策也让业主方白出了不少学费,幸好,业主方能从善如流,我们也客观的从运营角度进行思考,最终成为电视台取景地、5万人摇滚音乐节落户、万人啤酒节举行,解决了不少难题。
《设计家》:请谈谈接下来您对工作的计划与期许,您希望在设计中更多地实践自己的哪些设计主张?
陈志斌: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处理好每个项目的同时,也期待把正在启动的乡村建设公益设计用系统战备设计思维优化起来。在上百年的因交通不便而很好保留下来的老村落里,我们找到内心的感动,虽然破败、凋敝,但气骨尚存。用我们的智慧,把村落里的卫生系统更新,环境恢复,土地有机化,让虫子回来,鸟儿回来,人们回归母亲一般温暖的乡村民居,乡村文明恢复生机与活力。运行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森林酒店、稻田客栈,填补城乡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乡村生态环节。并做好传播设计,让这一系统得到持续关注并能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家》:请谈谈您对“乡村建设公益设计”的看法。
陈志斌:乡村建设公益设计最初是一种公益活动,有些自豪,也有些好奇,与一批设计界朋友来到偏远的县城、村落,帮助当地村民做些小空间、修整老房子,后来发现有一批人相当醉心于乡村建设,并把它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修复的过程,是一个新的乡村文化的重构,是一种文化与信仰的重建,用“知情、明理、参与、持续”八字方针了解农村,洞察事物,并坚持不懈地帮扶村落,达到天人合一的长远发展之计。从最基本的垃圾分类开始,干湿垃圾分类并无害化处理,提高了村民对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开始与村民一道让土地有机化,让微生物回来,虫子回来,鸟儿回来,生态系统重建起来,民俗回来,年轻人也回到家乡来,老村落恢复欣欣向荣的面貌。尤其佩服乡建院孙君老师团队十几年来的辛勤付出,“把农村建设得更象农村”,我们的参与只是绵薄之力,但也为能参与乡村建设而倍感骄傲,并激励我们为此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