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盖房子的农民不是好建筑师
- 来源:设计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采光,泥土,农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5 15:10
——访浙江“农民建筑师” 任卫中
任卫中
农民建筑师,浙江安吉人,1995年始志愿于环保,因考证了黄浦江源并在天目山区创建了上海学生的环保教育基地,2002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2005年开始乡村建筑实践,自费建造了5幢实践性住宅,被建筑学术界誉为“农民赤脚建筑师”,2008年注册成立了安吉黄浦源生态民居推广中心,致力于乡土建筑推广。
一位常年生活在农村的水运工作者,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农村水系污染的观察,进而对整个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生发了忧患之心,以至于萌生了要当一名村长,建立一个生态村的理想。目睹周围农民盖房子中大量使用工业材料导致的环境破坏,任卫中业余时间自学盖房子,在安吉建造了五栋“土房子”,并作为“农民建筑师”走进公众甚至建筑专业界的视线。在采访中,他从不称“建筑”为建筑,都以“房子”说之,当被问起造房子的原因时,任卫中告诉我们,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希望农村建房在注重环保的同时减轻农民建房的压力,让农村不是“垃圾场”!
与一些专业建筑师不一样,任卫中对脚下的泥土可以说是无比的挚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向《设计家》解析,土房子的泥土从土地而来又将在最后回归给土地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造那五个“土房子”期间,他对泥土的研究完全用实践说明:砾石砂∶黄土(粘土)∶石灰=7∶2∶1,”“砾石砂∶黄土(粘土)∶石灰=5∶4∶1”……比例的调配使得其对泥土更加了解,从而造出更好的房子。他说:“这些房子的诞生希望能为大家创造一个安吉生态民居模式,让其他地域的农民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启示。”
作为农民出身的任卫中一直觉得“农民建筑师”的称谓是对他的一种过誉,或许,他比生活在城市的专业建筑师更加懂得农民需要什么,更加明白怎样的新农村才是最适合农民生存的新农村!“对一些文化复兴不太在意”任卫中说,“就农民而言,住房的舒适与实用最为重要。”而对于中国新农村现在的进展,他认为,农村改建要尊重农民的愿望,宅基地不要有太大的变动,对农民建新房应加以引导,而对有价值的老房子应该予以保留。
为了环保理想开始造房子
《设计家》:能简单介绍下您的“建筑师”生涯吗?您是因为什么契机开始研究“造房子”的?
任卫中:我农民出身,本职在安吉县海事局工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走遍了安吉县境内的各大水域,查看流向,收集数据资料,在1995年提出“黄浦江源头在安吉“,后经上海地理协会论证,安吉龙头山被确定为黄浦江源头。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我喜欢玩,不喜欢工作,早前时期玩相机烧音响,后来觉得这些都不够有理想,觉得自己应该玩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再加上自己在工作中发现当时农村的水源已经严重污染,进而对农村整个环境的污染有所忧虑,也是从90年代初萌发出要建立一个生态示范村的念头。
二十年过去了,大家从称呼我为“小任”变成了“老任”,我胆大地租了一块地造了五栋不一样的夯土房子。人一辈子不过几十年,租地建房是有风险的,但为理想我认为,值得去冒这个风险。
《设计家》:您是一名农民建筑师,不惜租土地来造房子,是怎样的信念让您走出这一步?为何您觉得“造房子”对您而言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任卫中:称我为农民建筑师真是过誉了,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当初盖房子的出发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环保,当然这是最主要的;第二是为减轻农民建房在经济上的压力;第三为农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希望农村建得好看一点,不要成为“垃圾场”的代名词。
记得小时候家里房子扩建,墙体材料用的就是泥土,而作为原材料的泥土是在房子的周边挖了个坑取的,运输距离也只不过数十米。这种材料靠人力搬运就可完成运输工作。房子建成后的若干年,那个曾经被我们挖过的坑也随着岁月的洗礼而慢慢填平,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取土留下的痕迹。而土房子被人遗弃后,经风雨的侵蚀后也就荡为平地,你很难发现这些老宅的遗址。一切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这个事例充分证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这种土房子的建设过程没有能耗,更不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样有历史性的土房子只持续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农民用上了砖、水泥和钢筋的现代建材。建房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到小溪里去采砂,从此,小溪就失去了往日的安宁。水泥厂、砖瓦厂在乡村遍地开花(当初的乡镇工业,目前已倒闭),为生产水泥需要石灰石,青山被肆意开采,公路上多了很多拖拉机。几年下来,大自然被搞得面目全非,着实令人心痛。
其实农民不算富裕,建房子需要筹钱,而筹钱并不是件容易事,跟朋友亲戚东拼西凑的,在筹钱中也会出现因不借钱而翻脸的情况。在房子建成后,还需省吃俭用,背负十年的债。好不容易还清了债,一看邻居的房子,发现自家的房子“落伍”了,便又开始动心思重建,经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付出这些代价,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跑遍大江南北,没看到一幢好看的新房子,墙面贴满清一色的白色面砖,铝合金门窗被风吹动,毫无美感可言。与此同时,像江南这种气候,这种钢筋房子到了夏天根本是热火朝天,让人无法入睡。2002年,我去广东旅游途经江西,那边的民居更让人心寒,墙体厚度是只有十公分的红砖墙,而层数却非常高。看似洋气的房子,事实上是非常脆弱的。再加上,由于房子的造价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比较高的,为了造房子,年轻人就必须去打工。于是,这些看似“美丽”的村庄却只剩下儿童和老人,感觉很不和谐。
这一系列的观察,让我发现,农民因房子负债累累,用原来的简朴素材建造坚固而又环保的房子是多么重要。我便开始学习建筑设计,希望能用最少的资金造出适合农民生存,与农村环境相照应的房子。
《设计家》:您的本职工作是水运管理,那您是怎么学习建筑设计的?
任卫中:我在建房子前并没有自学过建筑的知识,但读过和建筑有关的文学类书箱,像赵鑫珊写的《建筑是首哲理诗》等。我曾经还是一位西方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每月的工资虽说只有三百元,购置二百元一张的古典唱片上百张不会感到心痛。每天听音乐的时间在三、四小时左右,这样的生活习惯保持了十年之久。有关建筑的知识是从对民间工艺的了解开始,喜欢观摩建筑实例,对一堵黄土墙也会感概万分。平时最喜欢读的就是西方历史特别是德国历史,在对德国民族的研究中得出了德意志是个负责任的民族的观点,所以才会向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申请资金,在2006年得到人民币九万元,用于第三幢房子的建设,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大也是唯一的资助款。
理想乡村:养老靠土地,健康靠自己
《设计家》:1980年代的江南农村建筑都是非框架结构,用的材料大多是三夹板,与此同时,天沟的利用也是比较普遍。然而随着岁月的洗礼之后,这些建筑物普遍出现下雨漏水,不够坚固的现象。对于这类房子与这个时代有什么评价?您又是处于怎样的缘由进行旧居改造?
任卫中:这是一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八十年代建的房子属于砖混结构的比较多,农民刚尝试建,又没有经验,从技术和工艺上来说是一个断层,新的施工工艺没学会,老的工艺没有得到继承,建成的房子质量都有问题。我记得那时建的平顶屋特别多,屋顶就是用水泥预制板加抹灰,结果发现夏天热得根本没法睡,二年后就出现了漏水。你现在再去农村就根本找不到平顶房了,一是农民得到教训不会再去建了,建成的那些房子不是拆了要不就改坡屋顶了。我想,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断层吧。
对于旧居改造我认为是应该有选择性的,在我造的五栋房子中,二号屋和五号屋属于旧房改造的范畴。为什么要做旧宅改造的示范?当初主要是考虑到中国还有很多土木结构的老房子,特别是安徽、江西、福建、云南特别多(而江浙几乎都已拆除了),这些房子建成的年代不久,大多尚能使用,只是功能有问题。但是,就算能用,农民一般都是一拆了之,其实这些房子只需要稍加改造,增加些功能,完全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用不着拆旧建新,可以为家庭节省很多钱。
《设计家》:我们看到现在有些地方大张旗鼓做新农村,也就是将原有住宅建筑全部拆迁,然后让一个设计公司来规划一个新型的农村社区,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您觉得正确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任卫中:这其实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拆房子是为了出让土地,取得土地财政,但农民的院子和自留地也随之失去,农民自此不能种菜养鸡了。虽说旧房子换成新房子且不必自己掏钱的情况受到部分农民的欢迎,但是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让农村失去了农村的味道。未来的农村会变成留不住农村年轻人,也吸引不了城市人来居住的空壳。
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只是造民居,还需有手工作坊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让农村恢复生机。新农村改建尊重农民的愿望,宅基地不要有太大的变动,而对农民建新房应该加以引导,保留有价值的老房子。
《设计家》:您觉得现在中国的乡村改建工作处于怎样的阶段?在您眼中,理想的新农村应该是怎么样的?
任卫中: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但多少得到了一些信息。现在介入乡村建设的力量越来越大,除了政府,还有还乡青年、旅游开发公司及NGO(公益组织)。他们抱着不同的目的和理想来到乡村,打造乡村。我对乡村的思考比较早,1992年的梦想便是想做一个村长,建一个生态村。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虽说自己对村庄的概念有有所改变,但有一点原则始终没变:在我心目中的乡村首先在经济上要自给自足,至少食物可自己生产,而不是依赖于市场,再就是能建立资源循环,不产生垃圾,给环境减负。
其实人自身的建设比村庄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现在的社会应该关注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多于村庄的基础建设。现在的农村有养老保险大多是在工厂上班的,在农村纯粹干农活交养老保险的非常少,这就是说我们养老是要从工厂取得的,但工厂能生产食物吗?显然不能。设想,如果我们能生产食物的耕地越来越少,将来靠什么来养活我们,到那时候就算是有钱也无力回天。现在的农村自从建立了医疗保险,农民反而变得不注重自己的身体,产生了生病可以靠保险的想法。在我构想的村庄中,农民应该有养老靠土地,健康靠自己的想法。
巧妙利用泥土建造生态农宅
《设计家》:您一直在提倡其他地方仿效“安吉生态民居模式”,但是中国地域文化、建材条件差距非常大,您所提倡的“安吉生态民居模式”是怎样的一种模式,能否简单谈谈?
任卫中:安吉生态民居倡导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取材指的是造房子尽量用乡土材料,而不是去市场买材料。我想,全球的陆地区域主要是由泥土与石头组成,尽管中国地域差距很大,但在每个地方都能找到泥土和石头,而安吉新民居墙体用的就是这二种材料。在建房中,用泥土和石头做墙体,再用木头来做结构、做楼板和屋顶。我设计了5栋房子作为乡土实践案例,可以与大家分享下。一号屋重点在于创造新民居的语言,具体来讲,设计灵感来源于安吉传统民居中的天井结构,俗称三间二厢,采用的是安吉当地速生的杉木作为木结构承重体系;二号屋则用了农民拆迁房子的旧木头回收后重新安装作为结构,应该算是老民居改造再利用范畴。这样的案例具有特殊性,并不是每个村庄都有。而三号屋的思想是利用乡土材料来建造具有现代气质的建筑,用夯土承重,也进一步减少木材的用量;四号屋巧妙地通过开挖地窖来解决泥土来源问题。最后设计的五号屋是对二号屋的延伸。这几栋房子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想,虽然中国很大,各地的经济及资源也不一样,但是,相信在这五栋房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模式以及启发。
《设计家》:看了您设计的房子,您喜欢用安吉本地的夯土来做墙体,众所周知,这种泥土虽然有着许多优势,但是存在比较容易开裂,采光性能也不大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您是否对这个材料进行了调整?
任卫中:传统的夯土建筑存在着墙体开裂、室内掉土、外墙易受风雨侵蚀等毛病,开裂的原因主要有粘土比例过高、施工时泥土湿度大、夯筑密实度不够。
在安吉的实践中对每幢房子的夯土材料有意作了不同的配比,目的是探明材料最佳的结构比例,加入石灰则作为固化剂。我依旧以那5栋房子为例,一号屋,夯土墙体的材料采用砾石砂、黄泥、石灰配比,具体配比为“砾石砂∶黄土(粘土)∶石灰=7∶2∶1”,砾石砂采自地基下,为大小不同的颗粒,剔除尺寸大的,保留鸡蛋大小以下尺寸大的,搅拌方式采用人工现场搅拌而成,经过1昼夜静置,于第二天夯筑。值得一提的是,一号屋竣工已十年,到目前没有出现裂缝。二号屋与一号屋相似,而三号屋与一号屋比,骨料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具体配比为“砾石砂∶粘土(黄土)∶石灰=5∶4∶1”,搅拌方式采用机械搅拌,使用小型铲车将混合后的泥土反复推碾、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堆叠成干燥态散粒状,这些泥土在使用前晚上,充分加水湿润。第二天夯筑墙体时候,人工将润湿状骨料充分搅拌成泥浆,再用人工夯筑墙体。九年来只是在类似窗间墙体之类的薄弱环节出现了小裂缝。经过前面三次实践后,四号屋进一步提高粘土比例为“砾石砂∶粘土(黄土)∶石灰=4∶5∶1”。材料的拌置和一号屋一样采用人工搅拌,这次墙体的施工是两个老年人完成,施工完成后,长度11米纵向墙体上出现2cm左右的裂缝。于是,我便开始分析原因,除了是老年人体力有限,夯实紧密不够之外,粘土的比例已经显得过高,在墙体的干燥过程中会收缩,形成裂缝。实践证明,骨料的比例有一定的宽容度,对砂和泥的比例各地可根据取舍的便利度进行配比。今年在一夯土施工项目中,果断决定泥土中不作任何添加,原因是当地取的土经过分析,颗粒比例适中,泥土具备一定抗水性,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总之,在多次实践之后,我开始慢慢了解泥土的特性,从而做出更为优秀的房子。
在设计房子中,采光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点,事实上,泥土房也一样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我所设计的实践住宅中,一号屋和二号屋的二楼采光方面采用的是较为常见的现代设计手法,就是窗面附近的墙体不用夯土,全部用玻璃。此外,三号屋开窗是加大长宽比,竖向开窗,让光线能更好地透进来。
《设计家》:您为何会如此钟情与造土房子呢?
任卫中:我之所以特别钟情于泥土,主要是因为泥土是一种特别环保的材料。工业时代的高效而又浪费,人类的建房活动使各种资源都有可能变成短缺,特别是在资源采掘和材料加工过程中建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不能容忍的。而地球上唯独泥土最为丰富,泥土建筑不会改变泥土的性能,可以让其循环利用。只是目前的我们对泥土缺乏常识、存在误解,可以说实践的目的部分也是出于为泥土正名,泥土也能建高质量的房子。至于泥土建筑为何鲜有人去重视,主要是背后没利益可图。
省钱环保的土房子仍为被农民认可
《设计家》:您觉得现在的农民希望住在怎样的房子中生活?
任卫中:大多农民喜欢用现代材料去建造房子,农民爱面子,希望自己家的房子能比别家的高一点、大一点,不太注重房子的功能性及舒适度,让他们用泥土盖房子绝非易事。还有一点便是农民造房子的时候内心是希望能把它造得漂亮一点,但由于他们在建造的时候所参照的样板房就很差,所以造出来的房子也总是事与愿违。与此同时,有的农民因财力有限,在房子建成后没钱装修,但仍要把面砖贴上,面砖的质量还需追求耐久性。此外,农民喜欢用不锈钢做扶手栏杆,近十年来,农村房子所有的院墙大门用的几乎都是不锈钢门。但是,虽说我们农民有着种种不必要的坚持,经过三十多年建房活动后的今天,农民变得比以前理智了,攀比心也没有之前严重,总体上是进步的。
《设计家》:您觉得是满足农民日常需要比较重要,还是恢复文化的根本性比较重要?时代在进步,农民的房子是否也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能否具体谈谈。
任卫中:实用与舒适最重要,如果非要谈文化,那么就是我们传统中勤俭持家和当代所倡导的可持续文化更为重要,因为舒适的前提是要可持续。事实上,我们目前取得的舒适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虽说谁都希望子孙能过得好一点,但却仍没有谁会自动放弃目前这种高能耗的生活方式,这就决定我们的未来肯定不会乐观。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我们农民的房子是在退步的,它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而对于现在所流行的建筑文化复兴之类的,我并不是那么在意。
《设计家》:您所设计改造的建筑比较注重环保性,您能举例说说怎样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环保与实用共存?您觉得这种改建方式,乡亲们能认可吗?对于生活方面会不会出现一些不便?
任卫中:现在政府做的节能示范建筑或绿色建筑大多以高投入为主,因为他们不缺少钱,而我的出发点既要省钱又要环保。在这样的前提下,乡土材料便是最佳的选择,泥土是天然的隔热保温材料,而这种材料几乎都是免费的。我想,这是工业材料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难怪有建筑师称它是最生态同时又是最高级的建筑材料。但是,在目前的设计圈仍对其有一种误解,认为泥土很粗糙,在室内做不出工业材料那么精致的感觉。这些泥土的弱势我也认识到了,这些年,我对泥土用途进行了开拓,从早先年对夯土材料的实践,到轻质粘土作为保温材料的运用,现在,我开始挖掘泥土的装饰性能,泥土做内墙装饰,泥土可以在细腻的同时保留它的质感和肌理。
目前,有部分乡村度假酒店已经在尝试用泥土饰面,很是受到用户的欢迎,但令人痛心的是这技术仍不被广大农民所知,我们的电视画面上经常会出现西部地区农村,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民住在四面透风、土得掉渣的房子里。其实他们只需掌握泥土技术,彼此就有能力来修缮自家的房子。自然界泥土的种类繁多,有一种土是适合做抹面的,只需动手就能使房子变得舒适美观。
《设计家》:未来,您对自己的建筑师职业有什么规划,会一直作为一个农民建筑师存在吗?
任卫中:目前改房子的机会并不多,但我花在泥巴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还会陪儿子玩泥巴。泥巴可以做火炉,也可以用作孩子的玩具,坚持研究泥巴的性能,让泥土成为高级材料装饰材料,继而能够卖出个好价钱,为自己赚个生活费。此外,今年正打算去一个自然村,和村民一起慢慢地去改变村庄的面貌,使她更有乡村的味道,自己和家人可以吃到农民种的放心菜。我希望将来每年都有两三次机会带着儿子外出,可以帮农场主盖房子,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建筑师。
采访:《设计家》 整理:金彦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