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一些公司发展的非常快,比如像滴滴打车融7亿美金,快滴6亿美金,这些公司快速发展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引发了核裂变的结果。
关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快速发展的现象,我想仔细分析一下,他们发展的为什么这么快。
我们看一下过去的传统经济,过去是以地域为划分,以产业形态划分,以集团公司实体划分,A村生产,B村经销,C村贸易。然后通过港口货运到北美,最后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渤海圈等经济圈。
中国过去所有的增长点都是制造业,但是这两年我们变了,现在BAT是首富,过去我们仰视的商业地产的老板,现在都不是首富。然而,我们在互联网1.0的时代,所有人都不看好马化腾的,当时新浪会分担一部分广告的市场,首富还是制造业,之后出现了HM、美特斯邦威、还有宗庆后这样的首富。三大门户还不能跟他们相比,再往下就是互联网2.0时代,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唯品会这样的公司在2000年到2010年不断出现,电商的公司,不是像三大门户跟产业擦肩而过,他们就是帮产业进行供应链的数字化,比如说阿里先把订单数字化,我先把订单和你们集中产生,然后下给顺丰这样的公司,所以阿里成了今天最大的公司。然后就是京东把乐蜂网并购了,这时候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可以和中国制造业首富抗衡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互联网3.0时代,你们发现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了,现在的首富不是过去像董明珠这样的人,而是互联网行业的人,因为产业倒挂了,过去所有资产最牛逼的是石油,载体是物流,所有的房地产老板,所有的制造业,所有的外贸都属于重资产,那时候最大的资产就是石油地产这样的公司,所有的金融配置都是围绕他们配置,民生银行,工农建交都为他们服务。今天的资产则是数据,载体是互联网,未来的数据就是石油。在3.0讲的文化,未来一定是社群经济,不是产能经济,你有工厂瞎生产,瞎卖已经没有机会了,未来是谁有数据,谁能把消费者圈在一起,谁有文化谁有能量就可以玩到中国第一。
比如说小米已经玩了三千亿了,像小时代这些电影80后的导演已经把张艺谋他们给颠覆了,所以这个时代的机会无处不在,为什么两年内可以出现这么多伟大的公司,就是因为轻资产的裂变速度太快,这是一个真正的核聚变核裂变的时代,这样现象的出现,世界变平了,世界玩的是交互,而不是信息不对称。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服务器,通过网状结构,通过文化的荷尔蒙裂变轻松操作世界。
社群基数、神经网络、自学习、大金融,这些都会成为未来最主流的词汇,而不是我的矿泉水,或者是我的一个供应链。第一裂变,所有的组织,所有的业务目标都要分解为小的,所有的公司,只要是有小的,比如微信,腾讯的组织是小的,谷歌的组织是很小的,对得的BU可能就20个人,但是新浪可能有100个人的团队,所以一定要先裂变,从大变小,把自己变成最小的最可用的组织单位。第二个叫势能,B2B2C2S,我是一个炼油厂我给加油站配货,然后给车主,然后包括供应链的老板,我们必须每天聊天,是在生产过程中和你进行连接,我们要形成网状的组织。第二所有的小型业务单位相互激励分享,形成价值云,未来一个公司如果是一个部门,赶紧分割成十个部门,让自己有自己的小KPI,然后再相互的连接聚合,要形成势能团,是所有的节点都在战斗。第三个叫温度,比如我们加油的时候,我们拍照,我选最美加油员,我的中石化的总经理会给我们大家送红包,类似这样的,形成群体能量场,指数级吸附的形成边缘节点。第三形成高压强,瞬间完成集合级扩张速度,两年内一定做到一千亿,比如小米,比如滴滴,就是形成高压强,全社会都在讨论你,全社会都在崇拜你。有更多的钱可以更多的连接附近的节点。第四个就是剧变,所有以上最小最可用的BU都以聚合为BU产业群,以上的节点就是社群。我们这个时代玩的不是工业时代的1.0,2.0,3.0,这个时代玩的是12345,五个点同时爆发,同时增长,时间轴是零。
来源/比特资本合伙人张瑶在“2015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当中的演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