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赛开锣启动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特色,亮点,舞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3 09:47
人才集聚高地 产业升级引擎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报名已正式启动。本届赛题已在官网公布,与此同时,报名通道也已面向广大在校师生开通,凡符合参赛要求的师生从即日起均可登录大赛官网(www.cnsoftbei.com)进行网上选题和报名。
软件产业不断进化创新,软件正在以跨界融合的新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将逐步成为整个世界的核心和灵魂。作为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显得更可贵和稀缺。如何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新兴信息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挖掘更多高端、优秀软件人才,增强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软件专业教育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驱动下,大赛秉承“政府指导,企业出题,高校参与,专家评审,育才选才”的方针,以“催生多重效应,引领产业创新”为宗旨,创造了产学融合的新平台,得到了广大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大赛自2011年启动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在政、产、学、研界均取得了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众多参与者的高度认可。
余音绕梁 第三届大赛精彩回顾
2014年8月23日,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隆重召开。颁奖典礼当晚,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等相关领导对大赛发来殷切寄语,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了致辞,同时一百多名高校软件教育专家及软件百强企业技术骨干及高管参加了颁奖典礼。
通过历时四个月的角逐,共有126支队伍晋级决赛,根据决赛期间的成绩,评选出特等奖队伍2支、一等奖15支、二等奖19支、三等奖30支、优秀奖60支,另设有表现奖、创新奖、优秀学校组织奖、优秀地方组织奖等奖项。王志忠副秘书长、陈伟司长、葛道凯司长共同颁发特等奖,获奖团队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的BJTU_insis团队,参赛试题为基于多社交媒体的用户信息融合研究,以及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Alliance团队,赛题为基于视频文件的车辆分析系统。
在大赛的颁奖典礼上,陈伟司长发表致辞的时候表示:“软件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是软件产业核心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重视与教育部共通探索以“政产学研用”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快培育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优秀人才。”杨学山副部长表示:“‘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搭建起高校和软件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了软件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新模式。大赛采用的赛题原型全部来自全国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资深专家和教授全程参与大赛评选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对大赛给予很高的评价:“事实证明,大赛搭建了展示高校学生的风采、比拼专业技能的舞台,促进了院校软件教育与行业趋势的对接,推动了高等院校学生作品向企业产品的转化,必将对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加快中国创造步伐做出积极贡献。”
打造大赛全新模式 软件人才追梦起航
为了将“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打造成为一年一届的高端产学合作平台,持续选拔和储备更多更好的优秀软件人才,集聚全球智慧资源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做大做强产业,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持续主办第四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并在2014年8月23日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启动第四届大赛。综合了广大评审专家、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前几届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遵循往届的方针和宗旨,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同时结合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软件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组委会决定将赛题分为AB两组:A类(本科及本科以上)和B类(高职专科组)赛题,同时大赛鼓励高职专科组的队伍参与A类赛题。大赛组委会自2014年10月起开始向国内软件骨干企业、重点软件园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征集赛题。截止到12月25日,共有49家企业提交赛题100余道,经过组委会初步的筛选,提交评审会的赛题共计86道,其中A类赛题72道,B类赛题14道。
1月5日,由组委会主持的第一轮赛题评审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陈伟司长、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阳军处长出席了本次评审会,同时,来自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刘强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蔡强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陈谊教授等多名高校专家评委对本次赛题进行了初步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组委会积极联系出题企业技术专家对赛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于3月初,组委会在官网上公布最终赛题名单。
在对往届大赛的梳理与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队伍的报名队伍数量和对赛题的理解和完成水平不亚于本科类院校,甚至其参赛热情更为高涨,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权威、公正、规模大、覆盖面广的全国性质的赛事作为平台去展现职业技能和才能。
第三届大赛结束后,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点评并提出建议:“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是本届大赛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希望下一届大赛能够更具有普遍性,在出题及评审环节着重考虑高职院校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本届大赛开启了赛制的新篇章,在参赛范围上,将高职类院校作为今年的重点推介目标,给学生们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
据组委会官网的公告,本届大赛仍延续之前赛事的安排,分为报名、巡展和答疑、辅导、初赛、作品优化、决赛和颁奖等几个阶段,整个赛事将持续一年时间。今年的报名阶段已拉开序幕,火热进行中,将持续至4月30日结束,请各高校老师及学生随时关注大赛官网最新动态,积极主动报名参赛!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来,凝聚团队的力量;来,为了青春不后悔;来,向着将来的目标勇往直前!新的起点,新的平台,我们期待一切有理想、有才华、勇于突破自己极限的软件学子的加入!
本报记者 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