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退方案打击制造业

  今年“两会”期间,对绝大部分中国人产生影响的一项政策一一延迟退休方案,路线图已经制定完毕,即今年拟方案,明年批准,后年推出,延迟5年实施,小步渐进到位,直到男女各自延长5年退休。

  大凡一项不得人心的政策出台,必经放风阶段。并非交由社会讨论,只是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而已。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记者会上坦言,推出渐近式退休,目的就是延长缴费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年限。

  诚哉斯言。难道大家看不到其中的进步因素吗?我们的父母官已经变得更坦率、更不屑于用假大空的帽子矫饰政策核心。

  至于这项政策谁支持谁反对,反对比例多少反对结果如何,恐怕人人心里有杆秤。人社部和社保基金理事会只顾埋头解决养老金账户收不抵支的窘状,无视这项貌似只赚不赔的买卖带来的副作用,似乎全局意识不足。至少其中一个负面影响在于,对制造业,特别是人力密集型制造业的打击。

  汽车制造业具备资本密集和人力密集双重特点,同样被延退方案无差别攻击。大家参观整车生产线,就会发现,有些环节几乎无人,比如喷漆和轧制,有些环节则需要安排相当数量的人员比如座舱内部仪表台装配。

  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无人的装配生产线出现。那么大家看到的装配工人师傅,绝大多数均为25-45岁的青壮年男子。在35-45岁的年龄段,爆发力虽然下降,但绝对体力下降不多,经验则达到巅峰状态,是整车厂最重要的“有形资产”。

  即便在少子化严重的日本本土,即便在极力推崇“工匠精神”的丰田工厂其‘大师级”装配技师年龄也不宜超过50岁,超过这个年龄,经验也许还能再往上升,但应对生产线的移动速度已经力不从心。

  延退政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需要年轻劳动力的制造业。产业工人延后5年退休的结果,是整个生产线的团队构成变老了,而其老化的程度很可能不止5岁。因为岗位/职位的递进和更替,存在时延效应。就像等待信号灯的一长串车队,即便绿灯马上亮起,排在后面的汽车当然不能指望立刻起步。

  老职工的退职道路一旦遭到堵塞(比如像目前已经曝光的部分方案),新职工的递补将受到更长时间的阻碍。其结果就是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全面老化,其恶劣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即便延退已经调整到位,老化进程却无法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则是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和管理上的困境。

  如果噩梦成真,企业的效益和政府税收状况将恶化。官员们早已计算好延退每年节省的钱——500亿人民币,但他们算过政府因此损失的税收了吗?不会造成省下的钱无法冲抵损失的局面吧?

  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经过中长期发展,人类的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提高,使届时60岁的人拥有40岁的精力和体能,或者所有生产环节完全不再依赖人的体力,由全自动化生产所替代。问题在于’科技发达到何等程度,才能承受人为的劳动力老龄化造成的损失。政策制定者不会说,对不起,没想那么多。

  政府虽然考虑到广大群众的接受程度和对现有社会体系的冲击程度,而采取渐进策略,但届时能否将负面效果降低到最低,谁都没办法预料。远的不说,上世纪80年代的任何人,谁能预料今天的社会经济方方面面。我们可以预测,但未来可能更好,也可能没那么好。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文/黄天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