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业教育功能 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职业教育,贫困
  • 发布时间:2015-05-07 12:09

  访河南省周口科技学院院长李海燕

  李海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

  4月中旬,记者走访了河南省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这是一所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示范学校。建校30多年来,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13万多人,其中近10万人被安置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去年又被人社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记者就此专访了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

  记者:贵院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重点示范学校,多年来对大批贫困家庭子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贵校近年来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工作,请问目前成效如何?

  李海燕:在各级领导特别是扶贫系统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较好的完成了各年度扶贫培训任务。2013年我校共培训贫困生1241人,其中“雨露计划蓝领班”学员1183人,短期技能班学员58人;2014年我校共培训贫困生1806人,其中“雨露计划蓝领班”学员1721人,短期技能班学员85人。我校已与全国8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用人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培训,毕业生获证率达到96%,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比例达到80%以上,毕业生转移就业率为98%。

  记者:作为职业教育专家,您如何理解职业教育培训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李海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只有认真开展劳务技能培训,才能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农民拔掉穷根,实现永久脱贫的愿望。

  扶贫工作是“利在当今,福泽后世”的民心工程。周口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每年几十万农民工需要培训转移。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开展扶贫培训当成头等大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弟得到培训。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把“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为周口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请问在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方面,贵校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实战经验?

  李海燕: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实践平台。学院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组建了汽修实训室,机械数控实训室,建筑实训室,电子电器实训室,机电制冷实训室,服装加工实训室,医学护理实训室等100多个实训室。我们按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因人施教,适时就业”的办学模式,我们按照企业用工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做到把教学搬到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生产操作,及早适应了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记者:贵校学生就业率很高,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方面有何举措?

  李海燕:由于我校“抓技术、重技能、强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们也主动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积极开展劳务洽谈活动,并与全国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培训。对“雨露计划”学员,我校实行优先安置的政策。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培训人数90%以上,其中订单培训人数占80%以上。同时,我们建立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在外出务工学生集中地建立服务机构,就业后的学员可直接到有关服务机构求得相应的帮助。

  □本刊记者 王健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