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川剧传承人孙勇波:“戏比天大”
- 来源:旅游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川剧,艺术,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2 08:48
因为采访事由,我有幸观摩了一场川剧排练,剧中小生正是重庆川剧的传承人之一,也是具有“戏剧中的奥斯卡”之称的“梅花奖”获得者——孙勇波。从担任主演的生、旦角色,到帮腔,再到乐工,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到川剧以及以往所不了解的除了演员以外的在幕后默默付出,共同为一出川剧奉献的所有工种,我才发现川剧其实很亲民,很接地气,苦于我们平时的疏忽,竟掩盖了它无穷的乐趣。
耳濡目染,从小学习川剧
孙勇波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胎教”就是川剧,母亲是泸州市川剧院的旦角,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小小的孙勇波就已经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岁起便粉墨登场,在现代戏《收租院》里饰演一个娃娃角色。1979年,孙勇波当时只有12岁,泸州市川剧院招收了34个学生,成立了一个艺术训练班,孙勇波就是其中之一,从此以后,孙勇波便正式踏上了川剧的学习之路,向林辉光、胡春甫、高通文、刘素彬等老师学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川剧演员的生活。小小的孙勇波,失去了同龄孩子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开始练习基本功:压腿、前空翻、后空翻……他的身上因此留下了无数的“印记”,最显眼的,是他左手臂内侧那条长长的疤痕,足有二十厘米,他一手抚摸着伤疤,一边笑笑说:“受伤对于我们川剧演员来说就是家常便饭,除了这里,身上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伤疤。”
旧体制逼迫他“逃亡”,川剧让他选择回归
1986年,孙勇波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首届“梅花奖”荣获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并拜他为师,又兼有川剧名旦王竹惠的辅导,进步很快。1987年考入了四川省川剧学校成人中专班,钻研川剧表演艺术。1991年进入艺术环境良好的成都市川剧三团,多年的训练终于得到了施展的平台,孙勇波逐渐在川剧舞台上崭露头角,并在2003年,凭借高超的技艺,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也是在这一年,孙勇波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他待了12年的成都市川剧团。
做出这一决定,孙勇波表示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虽然,这样的“跳槽”行为,被很多人不理解,但孙勇波向我道出了他的心酸之处,“主要还是体制问题,不同演员的收入差距很小,并且演员的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只能吃‘大锅饭’,并且锅里的饭难以填饱肚子,这怎能不令‘人心思走’。川剧院一直说要改革,但是一直都改不下来。我们那时候每个月只能拿60%的工资,平均不足1000元。有戏的时候每月大概4场,一场戏45分钟到2个小时,只有50元,排练费每天5元,主角和配角拿得一样多,老演员和刚出道的新演员收入差距很小。搞戏剧的,要20余年的磨砺才能成熟,付出和回报太不平衡了。
你想想,如果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这怎么能留住人才?”离开成都川剧院的那年,孙勇波已经36岁,却依旧没有成家,这也成为孙勇波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古人早已留下“先成家后立业”的古训,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离开成都川剧院后,孙勇波进入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收入相较于之前有了大大的提高,但离开体制后的孙勇波才意识到,虽然收入高了,但私营企业无法满足他对川剧艺术的追求,从演出剧目、到工作人员、再到舞台灯光、甚至是服装道具,都让他深深地感到,私营企业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对艺术的追求永远没办法达到标准,离开体制三年,孙勇波又选择了回归。2008年,孙勇波就这样,来到了重庆川剧院,一直到现在,从未离开,也从未产生离开的念头,因为在他看来,戏大于天。
川剧传承难处:年轻观众少
演好川剧文小生难,文武兼备的更难。孙勇波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既能文若微风,又武若惊鸿,文武小生都演得熠熠生辉,技艺出众。要嗓子有嗓子,要武功有武功,要表演有表演,要塑造人物也有他的艺术手段等等,这一切都实属难得。我问他是否已准备好把他精湛的技艺传给下一代,他却苦恼地说,他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收徒弟,问及原因,现在喜欢川剧的年轻人太少了,看川剧的人少,学川剧的人更少。
作为传承人,孙勇波想得最多的也是川剧的传承问题,为此,他不仅坚持“三下乡”演出,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辞辛苦送戏上门,受到剧院和广大观众的称赞,而且他先后到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同时,重庆川剧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开展了各种各样让川剧走近民众的活动,开通微信微博、走进校园、开展免费讲座、川剧体验等,相信我们的川剧,将会在以孙勇波为首的传承人中,迎来川剧鼎盛时期的回归。
文|张元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