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人才规划》新思想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人才规划》
  • 发布时间:2010-07-22 15:0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机遇,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根据我参加起草工作的亲身经历,深感《人才规划》在人才发展上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和理念,我认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八个方面。

  完善了人才的科学定义

  对人才的科学定义,是研究人才发展的重要前提。这次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研究“人才概念”,他说:”什么是人才,什么是优秀人才、杰出人才,你们要做一点准备。”他还说:“人才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要靠社会实践,要看作出的贡献。”

  人才的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过去国家没有统一的界定和表述。1982年,原国家人事部第一次对“专业人才”的概念进行界定,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这种界定简单明确,便于统计,国家也曾一度将之延伸用于其他各类人才。但是,人才是个大概念,专业人才只是人才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完全以学历和职称来判定是否是人才,也不科学。2D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总结以往人才定义的基础上,第一次通过中央文件对人才概念作了表述,即“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是对传统人才概念的重大突破,体现了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党的十七大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要更加注重人才的“专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据此,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概念的基础上,《人才规划》将新的人才概念定义为:

  “人才是指具有—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资源。”

  这一人才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有三个质的规定性:一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对社会作出贡献(产生新增价值)。

  外延主要界定两方面内容:一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即人才包含在人力资源中,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即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点理由:一是从理论上看,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人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先导。三是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人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四是从我国人才队伍的现状看,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才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明显不足,使得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掌控重大发展方向。

  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指导方针

  《人才规划》提出,今后11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

  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我感到这六句话24个字中,“人才优先”是贯穿于整个规划纲要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规划>也就是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定位的一个规划,它与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方针中的“自主创新”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

  “服务发展”就是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人才优先”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必须根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体制优先创新。

  “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对于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价值。其目的就是要把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为中心,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创新机制”就是要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杀开一条血路”的要求,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高端引领”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整体开发”就是鼓励和支持人人做贡献、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个个有尊严。

  总之,人才指导方针集中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人才思想,它包含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人才发展的制度安排、人才队伍建设等三层深刻含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对我国人才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是对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我国人才思想的重大突破。提出了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只有人才兴旺,国家才能真正强大,编制《人才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未来十几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素质

  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

  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本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这一目标,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全球挑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做出的战略抉择,反映了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将产生里程碑意义。

  提出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二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三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要求。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首先是必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人才;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规划,也分别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其次是可行性:通过国际比较,到2020年中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提出了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核心指标

  根据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按照简约、可预测、国际可比的原则,《人才规划》还确定了衡量人才强国的六个核心指标,包括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R&D)人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研发、医疗卫生)占GOP的比例、人才贡献率。经过综合分析,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这六个指标,总体反映了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状况和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其中些重要指标可预测未来发展,并可进行国际比较(如表1)。

  人才发展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作为《人才规划》纲要的附件,共有46个指标,对人才发展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以推动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思路

  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发展的主体。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我国人才队伍现状,未来11年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以创新型

  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

  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

  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在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人才规划》主要展现了三个新特点:

  一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科技人才强国,因此这次《人才规划》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第一位,这是过去没有过的。据科技部报告,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仅1万人左右,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T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要达到4万人左右。

  二是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1 2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500多万: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5个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800多万。

  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央提出以“三支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后来中央提出“三支”、 “两类”(增加了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这次《人才规划》进一步提出“六支队伍”,即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说明我国人才队伍也在发展壮大。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人才规划》分别提出了每支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提出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这是《人才规划》对人才体制机制问题的总体判断。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人才规划》在改进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中有三点创新突破,

  一在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方面有创新,提出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同时,要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这是过去没有明确表达过的,因为党的部门管人才是党管人才,政府部门的党组管人才也是党管人才,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另外,根据“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人才规划》特别提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二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方面有创新,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服务,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特别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会遇到许多阻力,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胆略。因为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在我们缺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

  三在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方面有创新,提出要推进人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在我国有《公务员法》,但没有一部人才方面综合性法规,《人才规划》提出要研究制定“人才开发促进法”等。

  《人才规划》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方面,立足新世纪将是—个“人才世纪”的高度和人才开发、人才发现、人才配置、人才保持等世界出现的新趋势,将原来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六大机制调整为五大机制,即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培养开发机制重点解决人才思想道德缺失、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评价发现机制重点解决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价方式行政化、评价机构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选拔任用机制重点解决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以用为本等突出问题。流动配置机制重点解决两个市场整合、建立统一开放,面向海内外的人力资源市场等突出问题。激励保障机制重点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体现人才价值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行其目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等突出问题。

  提出了解决人才发展问题的10大政策

  《人才规划》针对我国人才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10大政策,其亮点之多、力度之大,在人才工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政策内容涉及人才投资、人才培养、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创业、流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非公经济社会人才、公共服务、知识财产保护等各个方面。

  在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方面,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国家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_生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较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提高投资效益等。

  在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方面,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同时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以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提出了要整合教育、科技、产业培养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提出了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去发展等政策。

  在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方面,提出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建立符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同特点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对事业单位人员全面推行职员制度。

  在打通人才流通渠道方面,针对当前因户口、社会保障等制度,人才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流动仍存在体制性障碍等问题,《人才规划》专门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使之有利于引进人才;完善党政机关人才向企事业单位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方面,《人才规划》是一个新的突破。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涉及海外人才在国内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就需要很多具体政策来做支撑,比如说我们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留学人才吸引政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政策等。还提出探索实行技术移民等。

  设计了一批重大人才工程

  人才工作工程化,也是人才工作新思维。人才发展要集中利用有限资源,实施一批人才工程。没有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就缺乏有力的抓手。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批人才工程,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人才规划》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这些工程,要能够引领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国人才竞争力在某些领域进入世界前列;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有力地拉动科学发展;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对人才自身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提出了5条措施: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每年重点扶持10a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依托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大国崛起首先是人才的崛起。中国要真正崛起,首先要成为人才强国。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共同开创中国人才发展的新局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