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建立“无烟区”

  学校门口近在咫尺的烟摊儿,不时闯入视野的烟草广告,吞云吐雾的师长和影视明星……不论校园周边、家庭中还是网络空间,烟草时刻诱惑着青少年。

  中国疾控中心《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3至15岁在校初中学生吸烟率为6.4%,其中男生吸烟的占10.6%。这意味着,100个初中生中,有6个是烟民。同时,现在吸烟的初中生中,有三成已存在烟草依赖。

  青少年吸烟,会对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带来严重损害。他们当中,80%的人将与烟相伴终生。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让青春建立“无烟区”吧!

  青少年危害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其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洲的调查,吸烟起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设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的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起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就会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青少年吸烟外部因素调查

  初中生怎么有意识去吸烟?他们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烟草销售向校园渗透

  位于昆明市区的一所中学,大门口不足30米便有两个小卖部,店里10余种香烟与各种小食品摆放在一起,触手可及。中午放学后,穿着校服前来购买零食的学生络绎不绝,其中也有个别学生购买香烟。经营人员把烟递给学生时,与销售一瓶矿泉水的心安理得并无二致。

  据一项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的住家附近有大量贩卖烟草的商店,那么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染上吸烟的恶习。研究者报告称,与居住地附近没有烟店的同龄人相比,住所附近烟草商店数量最多的青少年吸烟的可能性要高出50%。这项研究还发现,对于住处附近烟草零售商密度最高的青少年们来说,“至少试着吸过一次烟”的比例比其他同龄人也要高出53%。

  根据这些发现研究者们指出,为了在青少年中间推广禁烟运动,应当考虑降低烟草零售商的整体分布密度。他们还提到,长期吸烟者往往是在青少年时期染上恶习的,因此限制青少年购买烟草制品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学校周围不得卖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等相关规定,显然并未被有效执行。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吸烟学生在学校周边可以买到卷烟;80.5%的吸烟学生在购买卷烟时没有因为年龄原因而被拒绝。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不允许使用自动售货机卖烟,在我国这一规定同样未得到执行。”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说,“调查发现,1%的吸卷烟学生从自动售货机上购买卷烟。互联网售烟更是防不胜防。”

  师长偶像吸烟提升认同感

  校园本应无烟。尽管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然而调查结果显示,13.3%的初中生几乎每天在学校见到教师吸烟。

  据调查,现在吸烟的初中学生中93.6%的人报告自己的好朋友中有人吸烟,其中约三分之一报告大多数甚至全部好朋友都在吸烟。好朋友中有人吸烟的初中生,其吸烟的可能性是好朋友中无人吸烟者的近40倍。

  与父母不吸烟的孩子相比,父母吸烟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吸烟者。此次调查中,57.5%的学生报告自己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吸烟者。

  银幕、荧屏上也是烟雾缭绕。调查显示,有69.7%的学生报告,过去30天内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有人吸烟。

  抽烟往往会有一种聚集效应。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往往会模仿被群体所公认的行为,如果这个群体的行为是积极向上的,对所有群体成员都会有好的作用,反之,如果这个群体的行为是消极的,也会对所有成员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一个青少年抽烟群体中,很有可能是家庭、社会教育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行为偏差。

  烟草广告与控烟“拔河”

  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过去30天内,74.9%的学生看到过控烟宣传。同时,48.5%的学生看到过烟草广告或促销。

  其中,有21.3%通过电视,13.6%通过报纸或杂志。可见,这些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烟草广告和促销并未真正禁止。青少年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且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烟草广告和促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成年人的3倍,90%的新吸烟者,都是儿童和青少年。电视、电影和互联网,是烟草广告的聚集地。尤其是互联网,青少年是社交媒体的使用主体,许多烟草商渐渐地将营销手段转移到新兴媒体当中,诱导青少年吸烟。

  要减少烟草广告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打造良好的无烟环境,抵制烟草企业发布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拒绝参与烟草广告、促销与赞助活动。

  如何控制青少年吸烟现象

  1.青少年认要清吸烟的危害性。青少年吸烟,不仅仅关系到本人、家庭及社会成员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时时刻刻对身边的吸烟人群发挥监督、警示作用。

  2.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解决源头问题。我国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而且规定卷烟零售柜台应设“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警示牌,但商家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却很少。因此,我们必须把法律的这一规定在执行层面上予以有效的贯彻落实,各卷烟零售客户申请办证的第一个条件就应公开承诺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不向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出售卷烟,且将这一承诺纳入个人诚信档案,并会同政府、工商、银行、学校等部门建立卷烟零售客户诚信体系,对违法向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出售卷烟的零售客户,烟草专卖部门不仅要依法处理,而且政府、工商、银行、学校等部门也要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对其进行制裁或制约。

  3.筑牢思想防线,解决教育问题。对中小学生吸烟问题绝对不能等闲视之,而要做好该项工作则必须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吸烟的害处,不要让他们沾染上这种不良恶习;家长要注意观察子女的变化,一旦发现子女吸烟,则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帮助其戒烟;同时,电视电影媒体要尽量避免吸烟镜头,成年人不要在公众场合吸烟;卷烟零售客户严格不向青少年出售卷烟,不要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毁坏了国家民族的根基。惟有如此,通过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有效制止令人堪忧的中小学生吸烟现象。

  4.加强控烟法制建设。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为了保护青少年免遭烟草使用危害,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作用。现行法律法规,未能有效执行的,要加大监督实施力度;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尽快加以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教育部在2014年也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禁令。通知指出,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校长是学校禁烟第一责任人。

  文/段丽萍、王瑞芳 编辑/王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